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思考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在新課程理念下提出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要求,調整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小學語文教學;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4B-0096-02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要綜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創建良好的教學模式,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強化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一、明確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中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強調自主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為關鍵的就是構建良好的環境,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構建良好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創新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在小組中提升集體主義意識,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發展的機會。
構建“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就要構建一個平等、互動、民主的課堂模式,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在人文的關懷下,釋放學生的個性。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通過設置問題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獲得知識,進而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同理,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自主、合作、探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合作的方式收集寫作素材,充分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而做到“言之有物”,這樣才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組織與協調能力。
二、重視個性發展,合理創建學習小組
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基于人本主義,結合學生發展的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實踐中要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及時調整,整改教學模式,合理布置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構建良好的環境,增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發表意見,讓學生大膽發表想法,這樣才可以地提升教學質量。
合理分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積極性等因素合理配置,要設置不同的小組角色,提升學生的參與性,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創建小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情創設不同主題的小組活動。例如,對具有一定觀察能力的學生可以創設觀察小組,將觀察作為主要內容;對思想活躍的學生可以創設探究小組,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在確定小組主題的時候可以發揮學生的優勢,也可以彌補學生的短板,要根據實際狀況合理設置。
在小組合作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踴躍發表想法,要給學生一定的肯定,鼓勵不同的學生積極參與,這樣才可以推動全面發展。在以校園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自主、合作、探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合作,收集寫作素材,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進而做到“言之有物”,這樣才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組織與協調能力。
三、合理設置內容,強化探究引導
合作學習是一項系統化、結構化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置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一些具有延伸性、拓展性的內容,基于教師的個人經驗,強化引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避免學生被動吸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動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設置不同的問題。在問題設計過程中要加強對以下幾點的重視:
第一,營造氛圍。營造氛圍是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價值的有效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第二,掌握時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探究,鼓勵學生充分發表想法,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根據自己的認知進行分析,在分析中獲得知識與經驗。
第三,構建機制。在教學中要有效地避免學生出現無效學習行為,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教學內容構建不同的規則,加強對學生的約束,提升教學質量。
第四,宏觀調控。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要根據學生討論的問題、綜合進度等因素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以及調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記憶會更為深刻。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與自己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書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在閱讀中要敢想敢做,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問題要及時提出來,在小組中、班級中不斷地分析研究,這樣才可以增強閱讀理解與感受,強化體驗,進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注重評價,完善激勵機制
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個體的成長與發展,要探究有效的教學評價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對此,教師在實踐中可以通過競賽開展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在教學中通過相互監督、競爭達到學習目的,教師對于優秀的小組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探究有效的評價方式與手段,將教學激勵與獎勵、指導等有效融合,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質量。
在教學評價構建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合作的價值,要基于人性化,拓展評價的層次,要兼顧各個群體,充分調動弱勢群體的積極性。同時,要重視個體差異,基于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合作討論分析,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探究,合理合作學習。
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教師則要深入地觀察學生思考、交流以及辯論的過程,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分析,加強引導,根據學生的思維結構以及內在規律合理開展,凸顯“自主、合作、探究”的價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結束語
在新課程理念的支持下,教師要明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價值,要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特征,整合教學模式,拓展教學資源,通過合作學習做到優勢互補,通過合作探究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推動語文教學的改革,進而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自主、合作、探究”,構建一個和諧的語文課堂,這樣才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國忠.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J].神州, 2018,(9).
[2]宋瑩.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5).
[3]孟素艷.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究[J]. 課外語文,2018,(7).
[4]劉杰.打造“活動課堂”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 基礎教育研究,2019,(6).
[5]李春昌.關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思考[J]. 小學語文教學,2006,(3).
[6]高軍玉.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機制──淺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J]. 小學語文教學,1998,(3).
[7]孫維敬.語文教學要回歸閱讀[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7,(26).
[8]楊敬偉.語文教學的新思維[J]. 才智,2009,(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