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科學施教 優質高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標英語教材是在與時俱進不斷實踐中誕生的,其時代性、方向性、針對性、目標性、靈活性、完善性、實用性以及科學合理性都是相對完美的,其內涵在結構布局、篇目選擇、目標要求、功能實施、訓練要素等方面都有所調整和升級,如何去融會貫通、掌握核心要求、俱佳設計、精準實施,達到教學相長、效能攀升與可持續提高之目的呢?這不僅給教育教學人員提出了更新、更難、更高的素質教育標準及要求,也給教研工作者不斷深入實踐、探索、創新、獲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教育教學呈現出新的課題和使命。
  關鍵詞:英語教學 科學方法
  一、目標管理偏低、績效發揮受制
  1.激勵機制弱化,差異性程度大。在績效長期滯后的學校,激勵制度彈性大,在年度考核中,校委成員與一線普通教師之間,長期形成雙重或多重性標準,出現不科學、不合理不公正的評價行為結果,導致教學團隊成員之間產生矛盾罅隙,互相傾軋,精力內耗,嚴重分散了教學的集中力度,使學校教學成效大打折扣。例如:知識淵博、技能高超、教學優秀的一線教師相對清高倨傲,對管理者的言行看不慣,有異議或抵觸情緒,成為管理者輕視、疏遠、貶低、甚至排斥的對象,項目操作建議被擱置、或不予采納置理,過程性考核成績被抹殺,致使教者信心不足、激情不高,實施環節縮減疏漏,自主創新技巧被抑制、淡化、放棄,長期被動陷于粗淺、粗放的傳統式教學。相對而言,那些知識功底欠缺、技不達人、教學能力有限的,卻處處與管理層粘黏,極具親和力,其代課量不及其他一線教師的一半,卻擔任這室那室的主任或組長,掌握著績效考核的主動權和優先權,各種獎勵積分占盡。[1]
  2.資源配置不當,技能發揮較差。教學經費的投入對教學資源的使用與分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薄弱校中,相當一部分單位的經費使用在學校教研、教師培訓、圖書資料、實驗儀器、教具、器械、衛生消毒工具、供水供暖設備、多媒體信息化平臺等正常運行上的開資金額微乎其微,教學硬件設施升級差,創新型教學活動受限。而外阜培訓、走教、交流考察、論壇會、環保亮化美化工程、普法與安全、消防與禁毒、扶貧建檔立卡等不下幾十種各種名目的活動實施與宣傳、展室裝修與廣告包裝幾乎耗盡全部辦公費用,而開展教學項目活動變相成了誰設計應用誰付費,這種自掏腰包的自助式教育阻滯了創新式高效課堂的施展。用于激勵教學的獎學金和助學金開資幾乎清零。經過核實,不是教學經費不足,而是把絕大部分經費花在反復性亂拆濫建的校園工程,抑或是支付各種檢查驗收的宣傳資料印刷及接待中,極度浪費,賬務公開猶抱琵琶半遮面,民主、科學、合理化的教學設計設想建議與推動實施被放棄,教職工對教學經費不能為教學所用的學校管理狀態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應付態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使得已有的教學資源難以啟動和利用,經費投入和使用誤區阻礙教學的主動性與獨創性,高效教學的有生力量處于雪藏和休眠狀態。[2]
  3.盲目跟風表演、自主創新失效。教學改革需要客觀科學、求真務實,在學習和工作實踐中不斷地探索與積累總結,形成一整套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適應自身高效發展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發展與形勢要求而不斷地完善和更新,并不是一蹴而就那么輕松簡單。相當一部分學校把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寄托在掐頭去尾的嫁接上,不斷地組織教師學習各地名校名師的教學模式,作為本校實施教學創新發展的首要任務,大前年學北京海淀,前年學黃岡,去年學山東杜郎口,近年學江蘇洋思,從國培、省培、市培、縣區培訓到校本訓,課賽、聽課、交流、評課、寫心得、做筆記,仿制設計教案、導案,層層加碼天天照搬,年年轉換年年套路,教學設計制作、課堂操作演繹及各個過程環節的要求與考核方式變換無常,教師稍不留神就轉不過彎、跟不上趟,成為“落后”的典型,績效報酬的殉葬品,面對極具轉向的學習方式,學生很難貫徹和適應,把學習當作演戲給老師、學校和家長看,一旦怠慢滯后受到批評,就表現出曠課、逃學、輟學、失學等自暴自棄的現象。
  二、強化資源配置、加快技能升級、提升目標效率
  資源配置差、利用率低下是制約現代教育教學水平升級發展的重要因素。每一次科技創新都會迎來新的工業革命,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教育亦然。以英語課目教學為例,從單一的借助錄音教學到雙維的語音室教學,從電視錄像教學發展到電化遠程傳輸教學,從多媒體平臺教學到互聯網在線教育,每一次技術換代都顯示著教育革新的魅力。所以,實現現代技術教育的全覆蓋是創新教育、高效教育的總趨勢。至于條件差、硬件設備跟不上、資源配置不公等等,這些都不是阻滯教學體系升級換代、提升效率的主要矛盾、困難和口實。
  1.創新技術化教學手段,變抽象教學為印象化教學。實踐證明:掌握一門或數門外語,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只能是事倍功半。調研中發現:五年前,有一所山區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倒數一二位,而近五年的教學成績直線上升,綜合成績連續排列全市前茅,在連續三年的全市英語競賽獲獎名單中該校蟬聯全部一二等獎,其它科目成績更加喜人,成為其它學校取經的“圣地”。主要歸功于一位新任校長,他上任伊始,把課堂技術技能教學作為教師績效考核的重中之重,鼓勵和敦促教師實施電視遠程化、多媒體化、課件化、網絡在線化教學。教師們還通過自導自演自拍的方式制作微教學記錄片,將課本內容融合,把目標問題以游戲競猜的方式穿插其中,把英語課堂生成學生“英語微劇院線表演天堂”,學生由難張口很快變成脫口秀,時時處處都能聽到學生在用日常英語對話。[3]
  2.創設情景化語境,促進對話欲望,給力自主學習的動能。課題組針對近幾年教學成績一直排列在前十位的鄉鎮中學進行調研分析,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些學校與本市風景旅游區的導游們建立常態化的聯絡機制,每當有講英語的外籍人士來本土旅游參觀,導游們總會想辦法將這些外籍人員帶進學校,與學生們一起吃住,一起游玩和做小游戲,老師督促和鼓勵學生與外籍人士對話、交流,教師充當翻譯與導演角色,并做好詳細記錄,對交流最多的學生提出表揚和發給他們小禮物,學生由進校時面對外教不敢靠近漸漸轉化為爭先鞏后和外國人搭話,一部分學生擔心與外國人交流說錯話而“丟人”,開始加緊學習英語單詞和句型,主動購買和隨身攜帶外語學習機,積極地與英語老師用英語對話,請英語老師矯正,為下一次能夠更好地和外籍人員交流做準備,學習英語的勁頭十足,除此,學校還與城區有外教的學校建立支教關系,常常在外教工作之余,學校出車接送外教來校,為本校學生創造外語交流環境,語境與教法的改變大大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外語的興趣和能力,英語教學成效顯著。   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打鐵先得自身硬
  俗話說:“師傅不高、徒弟扭腰”“名師出高徒”。唯有專業合格、博學多才、勤于思考、勇于實踐、不斷探索、務實創新、攻堅克難、精益求精、忠于職守、愛生如子、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者才能擔當名符其實的優秀教師的稱謂,方可具備教出優秀學生的條件。
  課題組成員先后對全市三十五所相對薄弱的中小學百余名英語教師的授課跟蹤聽課,在語音、語法、句法、聽說連讀、閱讀理解與作文、做題答題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現誤差,專業知識講授正確率與滿意度僅占63.3%,與課題組隨行的外籍教師與英語授課教師課后交流,36.7%的教師對答遲鈍,所答非所問,能夠答對一半對話的占21%,能夠完成基本對話交流的占23%,結果堪憂。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自認為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足以應對中小學教材講解和書面教案,走上崗位后安逸于“熱蒸現賣”的狀態,花在自修、外培、學研上的時間少之又少,實際上處于學業不精的“夾生飯”水平?!皹I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誰都懂,除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轉變觀念態度、提升熱愛本職工作的程度外,學校在考核制度設計方面,重點放在激勵機制和促進提升教師素質上,加大教師專業知識測試、教研成果、備案設計展評、崗位課堂技能大賽,作業設計與批閱程度評估、成績達標率等因素的考核比重,以內塑和外促方式激勵、培育教師不斷地奮發學習、深化專業知識、升級技能、創先爭優、促進成長。
  四、精心策劃、獨特設計、求精才會贏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學重在課堂,要真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要有上好一堂課就是打贏一場仗的心理態勢,唯有如此,教而不優。教學設計必須依據教材大綱要求、內容目標、價值觀取舍、資源配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量化考核依據和評價標準等因素綜合考量構思。教學設計的優劣直接體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水平與能力,至關課堂教學成效與成敗。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俱佳策劃、優化設計方法和技巧很多,關鍵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一定時間區間內預期實現和達到教學節次內容的階段性結果,是教材的客觀要求與教師主觀上的知識要素提煉,也是教師授課的任務目標。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首先熟諳教材核心點;提煉目標綱要;構思目標實施的步驟;設計各節段內容時限;掌握和貯備目標所涉及的精彩內容;考量可實施的資源配置及技術手段;制作每個環節內容布局的課件;檢查資源設備的良好性;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在目標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動態變化,盡可能做好充分的預案。我們經常說:“課堂因生成而精彩”,這并不意味著不要教學目標而將內涵“天女散花”式滿堂灌,隨意性授課往往出現目標任務上的點滴疏漏或失誤。只有確定好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教師與學生在授課環節才能步步為營、水到渠成,師生間才會更加默契,才能發揮課堂的俱佳效果。
  2.梳理教學思路、嚴密進展邏輯
  布局一節課好比構思創作一篇完美的文章,外延框架與內涵填充都需要清晰的脈絡,過程演繹必須精巧符合邏輯推理。如果思維模糊混亂,亂點“鴛鴦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是前后矛盾就是上下銜接不當,不是斷章取義就是廢話連篇,不是主次關聯含混就是李鬼李逵不清,那肯定不是什么好文章。而內涵飽滿、取舍恰當、抑揚有度、過度自然、構思巧妙便可奠定好文章的大半個基礎。同樣是教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厘清教學思路,就會出現教學設計的殘缺和偏差,盡管教師備課豐富,講得很細致,其結果是避重就輕、點面倒置,真正達不到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師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學生學習和訓練也會誤入盲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3.授課輕重有別,訓練精準無瑕
  書本知識繁雜,課堂教學必須把握好尺度,嚴格執行教學設計。調研中發現:原本講解某種類型的句式結構特點是本節課設計好的重點目標內容,就因為課本例句中出現一個人名和地名,該教師就此人的生平背景、作品成就、地域位置特點等等講了多半節課,課時時間到了,只好蜓蜓點水式提了一下該句式的概念定義,匆忙要求學生課后完成設計的訓練題,結果,能夠按要求完成作業者不到30%,該錯怪誰呢?本來是準備好的最佳教學設計,一踏進課堂卻偏偏因為某個次要的線索引發教師長篇宏論的滿堂灌,不知不覺中放棄原有的教學設計,出現備課與授課兩張皮,什么內容都想教,結果什么都未被學生掌握,丟了西瓜抓芝麻,這是相當一部分教師所犯的通病。提高成效不僅在授課上,學生的作業訓練尤為重要,必須抓住知識重點精心設計相應的試題,一部分教師借助教輔和網絡全盤挪移對應課目章節的練習題作為自己的訓練設計,不做細致篩選和精心修訂,不做新的設計,這些題不是陳舊過時就是與當節課內容有錯位,抑或是生僻偏執,導致學生費時費力走了好多彎路,其考核成績低下。故而,精準設計學生訓練作業是高效教學的重中之重,同樣不可小覷。
  總之,對于新課標的有效實施不是簡單思維和操作,它是一項比較復雜和系統的工程,體現在體制發展、頂層與基層設計、管理能力、資源利用、團隊精神與素質、工作技能、激勵機制等諸多因素上,不僅需要我們理論上的長期研究,還需要永久性的探索、創新、實踐與完善,將最新成果反哺教學,唯有如此,才能持續促進教育教學科目總體目標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姚梅.淺談新時期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0(02).
  [2]劉曉艷. 多媒體課件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01).
  [3]賴美婷. 探究性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淺談[J]. 校園英語. 2015(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6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