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中學的家校共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學生的教育問題廣受關注。尤其是在農村中學教學中,學校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方面,素質教育也要落實到實處。溝通是一門藝術,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該處理好學校、家長、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教育中要提升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為每位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家校共育,保證學生未來發展的順暢性。
  關鍵詞:農村中學 家校共育 策略
  一、農村學校家校共育的背景
  農村中學的家校共育簡單來說就是學校和家長兩方共同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對學生的教育而言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學校的教育是為了學生能夠在適齡階段接受應有的教育,而家長方面的教育能夠在學生成長階段給予一定的保護,家長是學生直接的監護人需要家長在學生的成長路上保駕護航。在學校和家庭共育中值得注意的是科學配合、合理分配,才能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在家校共育中,家長要積極支持和主動參與,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獲得家校共育的工作新進展。[1]
  二、農村中學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對于教育而言,在農村學校和家校共育中,需要做到的工作有很多種,這就需要學校和家庭之間共同配合。在農村教育教學中,家長并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員,然而,對于學生的修養和品德教育,卻遠遠大于學校對學生的影響,通過家庭成員對學生耳濡目染的熏陶,對學生價值感的影響勢必很大。作為教師要做好家長方面的工作,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在大多時候家長的教育觀念較為落后,認為學生學習成績好就是有出息,成績不好就會被教師當做壞學生來看待,殊不知這樣片面性的評價會給學生造成深遠的影響。所以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的重要,只有對兩者密切結合,逐漸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原則,才是實現教育互補性和連續性的關鍵所在。[2]
  三、實現農村學校家校共育具體措施
  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家校共育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一種最新策略。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從學生的在校表現來加強對學生的監督管理還能從學生生活方面及時了解學生性格相關的變化。因此,對于我國廣大農村中學教育而言,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發揮最大潛力的教學。
  1.促進家長與學校聯系,認識溝通的重要性
  目前,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作為最主要的通訊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便利。在農村中學的很多學校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家長群或者是微信群來時刻保持和家長之間的聯系。但由于家長在此方面的認識有所欠缺,對學生的監督和管理并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教師在群中發言或者布置一些活動有的家長從來不發言表態。認為給學生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給學生最好的一切,在農村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在學生需要家長陪伴的期間選擇用金錢來代替。這樣的教育扭曲性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麻煩。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學校不能第一時間和家長溝通解決,這樣單方面的缺失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影響。因此,學校要做好家長方面的工作,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校的相關工作當中來,這種參與并不是被迫參與,而是能夠積極的配合學校,并提出相應的意見來幫助學校改進活動中的問題,推薦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尊重和平等為前提,確立全新的家校共育關系,讓農村學校家校共育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家長進課堂,實現家校共育
  就農村學生家長而言,都是來自不同的受教育群體,在不同行業中,從事各種不同工作,因此,對于學生的教學而言,都缺乏正規的教育去規范。因此,對于教師來言,要做好相關的引導工作,充分挖掘每位學生家長的不同職責,讓學生家長能夠參與到學生的教育上來,并且能夠根據教學來給學生開展多姿多彩的活動。比如,在從事公安消防工作類的家長可以把相關的安全知識帶到課堂,教會學生如何防身、遇到火災時候如何滅火和逃生,這些技能看似不起眼,卻當危險來臨時有很大的用處。在如有音樂方面工作的家長可以在班級上展示自己的樂器才藝,讓學生對樂器能夠有初步的認識,還能夠促進學生有這方面的潛能激發。對于沒有才藝展示的農民工家長可以教給學生一些生活知識,我們所吃的糧食是如何種植出來的,家校共育的方式可以使教學課堂打破原有的陳舊觀念,增加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在學?;顒娱_設中,家長要做好相關知識的普及,協助家長進行更好的教育。[3]
  3.正確看待家長會
  家長會是教師和各科老師和家長接觸最直接的方式,但如果單純的為學生成績而召開的家長會就會失去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有效性。因此,教師在召開家長會的同時不妨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家長在交流和活動溝通中,對于學校教育工作,能夠更加關心和重視,在強烈的責任心驅使下,拉近學校和家長的距離,讓家長可以參與到學校的日常事務管理當中,包括對學生學籍的管理,通過各種交流軟件來促進和家長之間的密切溝通,加強家校共育的有效推行。[4]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中學的家校共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策略,需要學校和家長之間做好密切的配合。學校要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家長要與時俱進參與學生的學習,從而實現家校共育的管理原則。加強學校和家長的合作和交流,是促進家園共育工作的關鍵所在,也是發展我國的教育工作的重點所在。
  參考文獻
  [1] 李穎,袁愛玲.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急需家長樹立的觀念――基于廣東省農村學前教育問題的調查[J].現代教育論叢,2014(1).
  [2] 姚紅霞.以人為本,攜手共進――談農村家園的和諧共育[J].小學教學參考,2011(9).
  [3]岳瑛.我國家校合作的現狀及影響因素[N].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3).
  [4]楊敏.淺談如何構建有效的家校共育[J].軟件電子版2014,(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51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