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壞賬準備核算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對事業單位壞賬準備進行了概述,分析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引入壞賬準備制度的必要性,闡釋了事業單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的原因,歸納了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現存的問題,最后提出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壞賬準備核算方式方法。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
  一、引言
  應收款項在幫助事業單位拓展市場、降低單位管理費用的同時,也使事業單位承擔一定風險。如果事業單位沒有完整及時地收回應收款項,不僅會對單位正常的經營活動造成潛在的威脅,甚至會導致單位資金鏈斷裂,影響單位正常的經營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行的會計制度缺點逐漸顯現,導致事業單位會計信息不真實、不完整,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經濟發展的需求。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可以滿足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與賬務處理的需求,提高單位會計信息質量,適應新時代審計的需求。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使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規定更加體系化、核算對象更加明確,使事業單位經濟業務計量、確認以及賬務處理更加清晰,也使事業單位會計明細設置更加科學合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部分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不完善,導致應收款項發生減值、收回困難并形成壞賬損失。2017年財政部頒布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對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統一,采用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兩種核算方式,使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既相互銜接又適度分離,并對各個會計科目的核算范圍以及會計處理方式進行了詳細規定。此外,新政府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引入了壞賬準備制度,提高了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
  二、事業單位壞賬準備概述
  1.壞賬損失的產生及處理方法
  壞賬損失是指事業單位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造成的損失,應收款項的主要內容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等。對壞賬損失的處理有兩種方法,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直接轉銷法是指單位產生壞賬時,將壞賬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并對應收款項進行沖銷。備抵法是指對壞賬損失進行按期估計,并形成壞賬準備。備抵法核算壞賬損失在每期期末對壞賬損失進行估計,同時提取壞賬準備計入單位當期管理費用中,當單位實際發生壞賬時,無須對壞賬損失進行確認,而對壞賬準備、應收賬款以及其他賬款進行沖銷。事業單位采用備抵法核算壞賬,在發生壞賬時對壞賬增加支出項目不直接沖銷,而是對“壞賬準備”賬戶先進行沖銷,然后在年末對“壞賬準備”賬戶和“其他費用”賬戶進行調整。事業單位采用備抵法處理壞賬可以對應收款項的質量進行準確反映。
  2.新政府會計制度引入壞賬準備的原因
 ?。?)事業單位由于賒銷而產生應收款項,或者由于單位業務經辦人沒有按照合同相關條款的約定進行及時有效的催收賬款,導致應收款項逾期。此外,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會對債權人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債務人出現財務困難等,從而導致應收款項發生減值。另一方面,資產減值會計是壞賬準備的理論基礎。資產減值是指單位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比其賬面價值低,資產減值會計與謹慎性原則密切相關,采用資產減值會計符合權責發生制要求。同時,采用資產減值會計還能使單位的財務狀況得到如實反映,避免無法對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確認而導致的資產和收益高估。此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通常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無須采用資產減值會計,單位應收款項即使無法收回也不能對其提前進行計提壞賬準備。這就導致事業單位財務報告中高估資產質量,不能對政府資產負債情況以及面臨的風險和資產管理績效進行真實準確地反映。
 ?。?)事業單位的債權債務反映了其與個人以及合伙單位的債權債務關系,事業單位應對款項進行及時結算和清理,避免產生債權債務糾紛。但近年來,部分事業單位時常發生債權債務問題,掛賬數額高漲,掛賬時間較長。事業單位如果對債權債務沒有進行及時賬款結算和清理,會導致其在進行機構改革或人員調動時債權債務主體發生變化,使債權債務清賬難度增大,從而導致資金無法回收,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此外,部分事業單位在進行債權債務內容登記時,對于債權債務的相關科目以及債權債務的時間和具體內容記錄得也不夠明確,從而導致事業單位債權債務不斷增多,債權債務項目和內容模糊,對債權債務的賬款回收產生不良影響。
  綜上,新政府會計制度引入壞賬準備制度可以明確事業單位的債權債務內容,更準確地反映事業單位債權債務關系。
  三、事業單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的原因
  壞賬準備的計提,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應對風險的能力,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報表信息的質量和真實性。新政府會計制度遵循謹慎原則,引入壞賬準備概念并設置了壞賬準備會計科目,從而對事業單位的應收款項價值進行核算,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事業單位財務狀況。
  1.有利于確立資產負債表中心位置
  實現財務會計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編制財務報表,在資產負債表以及利潤表中,如果側重資產負債表就會犧牲利潤表的質量,如果側重利潤表就會犧牲資產負債表的質量。以資產負債為中心是指根據資產和負債的變動情況來對收益進行計量,以收入費用為中心則對收益先進行計量,再將其分攤計入相應的資產和負債中。在報表體系中以資產負債表為核心,利潤表只是作為資產負債表收益總括信息的一個詳細說明。計提壞賬準備正是以資產負債表為中心的體現。
  2.體現會計謹慎性原則
  會計核算遵循謹慎性原則。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如果核算結果具有不確定性應審慎選擇會計政策,從而避免高估單位資產或收益以及低估單位負債或費用的情況。同時,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幻莫測,事業單位在經營活動過程中會形成應收賬款等債權資產,甚至有些款項因無法收回而形成壞賬,使事業單位面臨風險。事業單位對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準備,用現值進行計量,從而對單位面臨的潛在風險進行客觀充分地揭示,提高了單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同時也符合會計信息謹慎性原則。   四、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現存的問題
  資產是指未來會給單位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如果預期無法給單位帶來經濟利益,也就不能將其確認為單位的資產。同時,如果前期已確認為應收款項,但其被證明已經發生了減值,應當對應收款項的賬面價值進行減記,這樣可以對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款項的價值進行合理評價。但現行的壞賬準備計提方法,在每年年末對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進行確定時,都采用對應的方法對可能收不回來的應收款項進行測算。然而,單位未來應收款項并不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不能代表單位當前債權的損失及貶值程度,這就導致事業單位應收款項的真實價值與期末的賬面價值出現偏差,不符合單位資產未來經濟利益的本質特征。
  五、新政府會計制度下壞賬準備核算方法
  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應在每年年末計提壞賬準備,這樣不僅有利于操作,還可以保障事業單位年度報告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應在每年年末對收回后不需上繳財政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進行全面檢查,對其收回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對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以及其他應收款進行壞賬損失確認,并計提壞賬準備。事業單位可以采用應收款項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等方法計提壞賬準備。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因此會計核算方法得到確認后不能隨意調整變更,一旦發生變更應按照相關規定報經批準,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詳細說明。
  另外,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應收款項的跟蹤管理,提高應收款項的管理力度,科學制定壞賬準備計提準則以及應收款項賬齡分析。此外,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還應匯總整合各類應收款項,并根據折扣期內、信用期和折扣期之間、超過信用期的客戶,應收款項、應收款項的具體逾期天數以及與其相對應的應收款項數建立完善的賬齡分析數據。同時,事業單位還應對應收款項進行科學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壞賬準備進行相應計提,這樣有利于將應收款項的價值真實地體現出來,同時還能使事業單位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從而提高事業單位應收款項的回收率。
  綜上所述,新政府會計制度使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更加系統化,會計科目的使用更加完善。新政府會計制度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核算對象更加清晰,會計科目設置得更加科學合理。事業單位應收款項計提壞賬準備不僅有利于確立資產負債表中心地位,還能體現會計謹慎性原則。當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無法體現單位資產未來經濟利益的本質特征,壞賬處理比較煩瑣。因此,事業單位應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積極完善還賬準備核算方法,從而促進事業單位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曾璐.備抵法下“壞賬準備”核算原理與改進措施.財會月刊,2015(10).
  2.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財務與會計,2018(23).
  3.袁朱子.資產減值會計的研究思考.中國總會計師,2015(12).
  4.周華.法律制度與會計規則――關于會計理論的反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ㄘ熑尉庉嫞簞⒑A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912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