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安春
摘要: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為依據,闡明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指出了完成實踐教學的方式和途徑。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 Marxism's practice view as the basis, expounded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ocess's importance, simultaneously, had pointed out complet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e way and the way.
關鍵詞:高職教育 實踐教學 重要性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Important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9-0143-02
培養高等專門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是高職院校教育的基本任務。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決定了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
一、實踐教學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
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觀點。實踐作為人特有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能動地作用于外部世界,它涵蓋了人的全部生活。實踐活動的哲學基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實踐是人類的本質及存在方式;二是人的主體地位是在實踐活動中確認的;三是實踐活動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1.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固有之意
首先,從職業教育的歷史發展來看,現代職業教育是在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過渡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手工業時期,主要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學徒制進行,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實踐教學的雛形。隨著生產的發展及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學徒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大量生產一線工人的需要,因此,開始設立專門的學校來培養產業工人。隨著這類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便發展為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可見,職業教育是從對生產服務第一線從業人員的技能訓練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它產生初期,就非常重視學員的動手實踐操作。其次,從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的區別來看,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在于其職業性,一個職業之所以成為一個職業,則是因為這個職業有著與其他職業不同的工作過程,包括工作的方式、內容、方法、組織以及工具的歷史發展諸方面。可見,職業性所包含的這些特征都是人們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具有可操作性規范性。再看,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關注綜合能力的養成,其實踐的“味道”越來越濃。職業教育面向的是為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培養產業工人也好,開展應用性的研究也罷,總之,社會的發展是由實實在在的生產勞動推動的。不僅如此,科技創新的大部分也歸屬于應用性研究,而這些均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范疇內,其實現都會依靠具有實踐能力的勞動者。
2.人的主體性通過實踐教學得以體現
人是實踐的主體,實踐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行為過程。教育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它既不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改造的過程,也不是受教育者被動、僵化的接受過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為活動對象,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對象化的過程。
在高職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對象,為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要使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才有可能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發揮其主體性的功能,實現促進人的發展的最終目的。實踐教學正是通過突顯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理論在實踐環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通過實習、實訓、實驗、畢業論文設計、課題項目設計等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實現高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為目的的主體性實踐活動。
3.實踐教學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認為,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完成了自身的發展,人的勞動實踐使“生產者也改變著,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梢?在實踐過程中,人們不僅能獲得知識、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會伴隨著世界觀的形成或改造、社會生活基本素質的養成,最終實現了個人能力、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的充分統一。因此,對于高職教育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以自身體驗的方式參與教學過程,不斷地獲得知識、技能及道德行為等多方面的提升,不斷地習得和積累社會生活經驗,逐步養成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
二、充分認識高職教育教程中實踐教學的作用
1.高職教育的特點就是強化高職生技能素質培訓。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培養的人才定位,是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有專業較高層次的技能。作為高職教育,就應突出它的職業技能教學的特色。技能的訓練,掌握技術.才是向社會表現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能力,才會受到社會的關注。技能型的人才培養,需要按技能的要求從事訓練,“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是學習”。所以在職業技能教學方面應緊跟新技術的發展的方向相結合而進行研究探索。
2.要確立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的中心地位。只有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才有可能以實踐教學為中心.實踐教學才不會成為理論教學的附屬,實踐教學才會發揮出作用。在德國,專職職業教育的教師。不能從學校畢業就可以當教師,必須在企業中工作3―5年之后有了實際工作的經驗,有了企業的思維方式之后,才可以在職業教育的院校中擔任教師。而現在的職業院校的教師和領導,基本是由普通院校直接轉到職業教育,所以在制定教學大綱及教學文件方面,都是重視理論課教學及提高。盡管也意識到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但由于能力、環境、方法等因素,重視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實踐教學充其量只起到一個驗證理論的作用。實踐教學體系的確立,從教學的目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管理、教學的評價等一系列實踐教學環節迫使教學、管理、評價打破原有的惰性.實踐教學的中心地位才可能確立。
三、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動手能力
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在教學教程中,必須通過多途徑多渠道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強化實驗課的教學。實驗課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實驗課教學的類型有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過去,高校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實驗主要不是為理論教學服務,而是為培養學生能力服務,是技能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對學生進行實驗思路、實驗技術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
2.注重運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根據不同教育對象、不同教育目的的要求,把教學內容編列成案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它選取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典型材料作為教學內容,非常直觀形象地提供給學生,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它是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學以致用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說,學生對實際問題特別感興趣,我們要利用這種心理,在教學過程中多運用案例教學法,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在提出案例的同時還要提出問題,啟發思考,組織計劃,讓學生通過思考,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活躍思維,開闊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3.做好實習工作。實習一般分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教學管理部門必須對各類實習的內容和目標做出明確的規定,認真編制實習大綱和實習計劃。帶隊教師要認真負責,嚴格管理,實習結束時要進行考試和評價。特別是畢業實習,它是在學完基礎課和專業課之后進行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要有符合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習或設計題目,鼓勵學生圍繞實習課題,通過實踐收集所需資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在生產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踐教學模式是依賴于實踐教學主體不斷總結、探索和建構的。一方面,學校不同、條件不同、特點不同、學科專業不同、主體和個性不同,不可能有完全統一的模式;另一方面,任何教學都是個性化的、教無定法。從理論上說,教學模式是開放性的、沒有邊界的。每一種模式都應該具有獨特的個性,具有不同的價值、功能和特點,具有自身意義和價值的多樣化。在這樣的前提和背景下,實踐教學模式要以創新為主導,要勇于實踐,大膽探索,在數量上進行積極擴充;努力建設資源共享的“實踐教學模式庫”,為實踐教學提供方法論的支持。
實踐教學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橋梁,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環節。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壓力如此之大的今天實踐教學更有現實意義,隨著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中必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參考文獻:
[1] 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杭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者哲學教程>
[2] 編寫組.馬克思主義者哲學教程.浙江人發出版社,1984.
[3] 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新概念.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92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