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課改中永?!罢Z文味”的醇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語文老師,有必要追尋語文課堂的“語文味”,更有責任永保“語文味”的醇美,讓“語文味”的芳香溢滿課堂。
關鍵詞:課改;語文味;醇美;追尋
還記得任教的第二年,縣里領導來我校聽課。正好抽到了我的課。當時上的是《從小就要愛科學》。上完課后,領導稱贊說上課流程很清晰、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但是從語文課的要求來講,這一節課有兩個很明顯的漏洞。首先是忽視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對所舉的一些科學家不能僅僅說出名字,而應讓學生舉一些他們從小就愛科學的例子,并暢談自己的感想,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能力。其次,忽視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說得白一點,就是沒有引導學生去學語言。引導學生挖掘一篇課文的語文內涵,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失去這一點,語文課就失去了“語文味”。經專家領導的點評,我茅塞頓開。從此將“語文味”三個字牢牢地銘記在心,經過許許多多的學習,不斷的嘗試、總結、實踐。我漸漸地體會到了語文課保有“語文味”的妙道。
形象地說,“上課”猶如“燒菜”。成功地上了一節課就如同燒了一桌可口的飯菜。那么。如何才能讓每一次的菜肴都美味、可口呢?如何才能讓吃菜的人總是回味無窮呢?筆者認為勢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觸及學生情感的琴弦――語文教學情感化
俗話說“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背錆M語文味的語文課應該是情感的課堂。課堂上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依然是情。讓情感洋溢著課堂,就能讓學生流淌真誠,閃動靈性,學生的語文素養自然得以提高。心靈在舞蹈、文字在綻放。真情盡在其中。語文課堂上,以真實的情感為主線,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達到了教師、文本、學生的情感相通,在濃濃的情感中,知能和情感的培養,過程與方法的感悟,則全在其中。課堂導入語是教師傳情入境的手段,閱讀教學課如此,復習課也如此。在初三復習課上,我常常以輕松的話題。平淡的語言來打破課堂的緊張氣氛。比如在古詩歸類復習課上,我先拉家常似的導語:“同學們,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是什么?”這樣的談話一下子拉進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暢所欲言、豐富多彩的答案展示了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表明了他們對世界,對人生稚嫩的認識。然后,我話語一轉,深情地說:“剛才有同學提到了朋友,確實,朋友經常相見,可能不覺珍惜,而一旦分別,也許再難相聚時,才感到朋友的珍貴以及心中的那份留言,正是這個原因,在古詩詞中,有一類詩特別動人,那就是友人間的‘離別詩’?!备挥懈腥玖Φ脑捳Z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畢業臨近,分別在即,依戀無限。
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學言語化
記得在教完《背影》這篇文章時,我讓學生也學寫一個描寫親人的細節。寫完后,讓他們到講臺上來展示,沒想到許多同學聲淚俱下。問及原因,說是講自己的事,感觸很深,于是淚水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來。因此,我想,語文課只要融入真誠的感悟,它的味道就會變得醇美。新課標理念中倡導:“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逼鋵?,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賞析、積累、應用。這就要求我們重點引導學生去誦讀,去品味,去感悟,尤其要多讀。
同時,要讓學生多積累語言、美文、深刻的思想。于漪說積累就要記憶,記憶離不開背誦。如在教學《春》、《濟南的冬天》、《山峽》等文章時,我就讓學生背誦精彩語段,力求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語言積累的多少決定了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此外,語文課的“語文味”還體現在讓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內化語言??山Y合課文,抓住每一處可練寫的機會,讓學生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清楚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不斷地提升語言素養。
三、饋贈給學生更多的美的享受――語文教學審美化
語文課獨特的美感是豐富多彩的,語文課要教出并讓學生體會到語文課的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與文化美等。如課文中有許多語言優美、音韻和諧、節奏勻整的詩文,教學這些詩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文的優美語言和音韻節奏進行領悟,體驗,品評,從中獲得美感;文章中也有許許多多舍己為人、英勇獻身、助人為樂、品質善良的人物形象,教師應該使學生在品評、領悟這些人物形象的同時,也要去體驗、領悟人物內心種種具體的情緒和情感,使學生感受到人物的美好的精神品質,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獲得美的享受,提高自己審美的價值觀;課本中有許多描寫祖國秀麗河山、自然風光的優美文章,在教學活動中要引領學生品味領略自然的美。這樣以巨大的藝術魅力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審美意識。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給學生一種美感。
另外,課堂上要彌漫著一種其樂融融的氛圍美。語文是一門很感性的學科,許多時候需要一種感應,一種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而這種交流特別需要一種心理環境。課堂教學的氛圍美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環境。它能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感情和信息的無障礙交流。
有人問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樣把石頭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頭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樣的道理,語文課要盡可能的把不是語文或不具有“語文味”的東西清除出語文課堂,“刪繁就筒一樹花”,達到課堂目標最優化。語文教學真是一門藝術,在此,真誠地祝愿我們所有的語文老師都能上出充滿“語文味”的語文課。讓醇美的“語文味”溢滿整個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教師》2008年1月刊第5頁
[2]于漪《以情激情體驗感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5年第7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