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問題的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正在為“三農”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文章從互聯網金融角度出發,闡述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最后從文化教育,信用體系,監管防控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和舉措。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三農 鄉村振興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金融與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逐漸形成新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近幾年新出現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致力于解決國家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工作重點和難點的“三農”問題,助力“三農”的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在助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可以有效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同時降低用戶的融資成本,為農戶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農戶們可以更為及時的了解各種信息,增加資金償還的多樣性,助推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互聯網金融在為農村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增加了更多挑戰。
  二、文獻綜述
  李健雄(2015)提出了在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基礎上將“三農”變為“四農”的觀點,他認為互聯網金融支持“三農”發展過程中,需要大力發揮農企引領作用,大力發展基于供應鏈的農村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金融來推動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升級發展。王碩(2015)詳細分析了互聯網金融解決“三農”問題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要順應農業生產規模化,做好金融服務,滿足農業發展融資需求的建議,推進金融服務創新建設。Zhou L等(2016)指出中國農村的金融服務覆蓋范圍較窄,仍然缺乏有效的金融中介機構。在對中國農村改革的過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強調市場體系對農村經濟改革的重要作用,建議政策當局制定垂直合作體系,系統整合各種要素。
  三、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互聯網金融知識普及度低
  首先,由于農民群眾對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對晦澀的互聯網金融知識難以充分理解,阻礙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發展?;ヂ摼W技術在農村的發展仍然較不全面,導致互聯網金融的傳播受到抑制。其次,傳統金融業務十幾年的發展,使得其在農村金融中處于統領位置,傳統的金融業務有著廣泛的農村群眾基礎,已經得到農村群眾很好的理解和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很難沖擊現有的農村金融模式,阻礙互聯網金融在支持農村建設過程中遭到巨大的阻力。最后,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這就會導致,盡管在對互聯網金融的宣傳上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缺乏,最終使得互聯網支農功虧一簣。
 ?。ǘ┗ヂ摼W金融的風險難以控制。
  首先,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其本身就存在較大的風險?;ヂ摼W金融較之傳統金融模式,其風險發現機制,風險預防機制,風險管控機制,風險處理機制等均不完善。因此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較大。其次,當互聯網金融與“三農”問題聯系起來時,會加大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叭r”問題一直是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硬骨頭,受到農業發展落后,農村地域限制和農村群眾信用程度較低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互聯網金融在服務“三農”過程中舉步維艱。最后,互聯網金融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上的,互聯網技術本身就容易發生信息泄露,操作不當等風險,易遭受到電腦黑客攻擊和電腦病毒入侵等危機,給客戶帶來財產損失。
 ?。ㄈ┺r村的信用體系不完善
  互聯網金融服務于“三農”問題的有效發揮的基礎是農村信用體系的健全。但是我國農村信用體系相對比較落后,農村的信用氛圍不夠濃烈,建立農民征信體系難度較大、農業信用建設服務不完善、信用管理制度相對落后等問題。從而會導致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此外,由于農民群眾相關信息較為分散,在對其進行整合時任務繁重,且整合過程中容易遭受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從而使得互聯網金融在農村地區的發展受到極大的約束。
  (四)國家相關政策監管不到位
  首先,互聯網金融監管不到位,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導致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難以迅速跟上其發展的步伐,因而導致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野蠻生長,不受管制,如P2P平臺e租寶事件。這樣的互聯網平臺還有很多,導致整個行業的風險極大,這一風險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缺乏有效的行業監管制度。其次,由于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現有的金融法并不適用,而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又尚未建立,最終導致當出現法律糾紛時,公民的合法利益難以得到保護。對于農村群眾來說,其本身擁有的可支配資金較少,如果難以保證其合法權益,自然會更加增加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的抵觸心理。最后,農村地方管理機構可能會考慮到傳統金融機構的利益而濫用權力,從而使得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四、加強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相關建議
 ?。ㄒ唬├^續推進農村文化教育水平建設
  對農村的互聯網文化水平建設,一方面需要加大對農村的互聯網教育的資金投入,加快農村的互聯網基礎教育設施的建設,提高農村的互聯網基礎教育水平,提高農村人口互聯網金融文化素質水平。另一方面,當地商業銀行及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宣傳力度,確保讓每一個普通百姓都知道并了解互聯網金融,幫助村民正確認識互聯網金融,消除對互聯網金融的偏見和懷疑,擺脫對傳統金融業務的國度依賴,與時俱進,大力推廣互聯網金融政策。由此,為互聯網金融助力解決“三農”問題奠定基礎,促進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廣泛傳播和推廣。
 ?。ǘ┘涌焯剿骰ヂ摼W金融風險防控機制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是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重要環節,也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關鍵步驟。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防范風險的發生,一方面要加大對風險的政策規范,用法律法規來約束行為。另一方面,在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同時也不應該鄙棄傳統金融業務,應將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融入于傳統金融業務中,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從而增加農村群眾對互聯網金融的接受程度。在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調控的同時還應該營造寬松的監管環境。目前,由于互聯網金融所引發的金融風險較多,特別是P2P平臺的亂象叢生。但對于互聯網金融也不能全盤否定,而應該引導其健康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近幾年新出現的金融形式,其對“三農”的幫助的潛力不可估量,應呵護其健康發展,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新的理念。
  (三)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完善的農村信用建設是互聯網業務發展的基礎。一方面要根據農戶在日常交易中的交易數據來預測農戶的資產狀況和消費情況,從而對農戶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價。另一方面也要對農戶所種植的農作物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充分估算,全面的確定農戶信用狀況,建立完善的信用等級。基于這兩方面,綜合評估農戶的信用水平,從而確立貸款額度。通過對農村信用機制的加強,保證互聯網金融在解決“三農”問題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的發展潛力,實現鄉村經濟更快更穩的發展,使得農民脫貧致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
 ?。ㄋ模┩晟苹ヂ摼W金融相關法律建設,打造陽光透明的政府形象
  為了防止基層工作人員權力的濫用,和傳統金融機構沆瀣一氣,應該加強對基層干部權力的監督,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度,讓每一個農民都可以了解國家的政府政策。加強政府的打擊力度,對于侵害農戶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堅決打擊以抑制。維護法律權威,增加法律的威懾力,從而更有效的維護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健康發展。一方面應該建立有效的政府管理機制,確保在進行互聯網金融推廣的過程中,政府管理部門可以高效有序的進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互聯網金融平臺管理的法律規范,確保農戶的核心利益,不讓互聯網平臺成為不法分子剝削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的兇器,而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質量的重要工具。
  五、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逐漸與各種產業相互融合,并進一步促進各種產業的發展,由此形成的互聯網金融貫穿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并逐漸開始與農業結合,成為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叭r”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短板,是困擾政府多年的頑疾。近年來,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城鎮化進度的發展使得“三農”問題越來越嚴峻。如何有效的解決三農問題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ヂ摼W金融的發展目前已經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的模式,P2P、眾籌、電商平臺、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化等形式的出現從不同角度上提供了解決“三農”問題的方法。但從目前存在的問題上看,互聯網金融對“三農”問題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三農”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依靠互聯網金融在各個領域的協調,還需要政府,農民,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21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