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再談社會主義經濟優越性:從經濟危機到經濟全球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濟危機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缺陷和剝削本質。中國實現了經濟的崛起并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本文探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缺陷,并認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保證。
  【關鍵詞】社會主義經濟優越性 經濟危機 經濟全球化
  一、當代基于資本主義利益的全球化格局岌岌可危
 ?。ㄒ唬┊敶鷩H經濟秩序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殖民的延續
  西方國家的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擴張,其主要目的是確保原材料和能源供應的穩定、吞食和占有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其主要方式是將過剩的資本向海外輸出以追求高利潤、將非核心技術輸出以實現對外海市場的技術壟斷。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肆鼓吹所謂的經濟自由化和自由競爭,特別是將比較優勢理論包裝成“通過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能夠獲得比單獨生產更大的經濟利益,實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共贏”。然而真實情況卻是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其控制的國際分工體系以低廉的價格獲取原材料和能源,對外輸出高價產成品的經濟現實。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建立了國際貿易規則和以西方貨幣體系為核心的資本流動機制,將經濟全球化變成其資本擴張的有力工具。
  (二)以資本主義國家壟斷利益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是對世界的剝削
  經濟危機爆發后,西方國家經濟下滑、購買能力下降,因而減少了對發展中國家原材料、能源和初級產品的購買,加劇了發達國家的產品過剩?,F存國際分工體系造成了全球經濟的螺旋式下降,形成了經濟危機后的全球經濟的惡性循環。
  資本主義國家以資本和技術為打擊手段,以產權制度為防御手段,進一步剝削發展中國家,妄圖將廣大發展中國家淪為其經濟附庸。
  資本主義國家還通過貨幣政策加深對全球經濟的剝削和掠奪。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對匯率和利率操縱,實現貿易保護主義目標。其次,利用貨幣體系不斷印鈔和舉債,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財富。最后,經濟危機后,發達國家通過量化寬松政策將經濟危機的代價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西方發達國家以資本和技術為依托實施壟斷,將其剝削的經濟利益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其國內,加劇了全球的貧富分化。在發達國家掌控的不平等國際分工體系下,留給發展中國家的卻是以環境污染、工人得不到應有保護為代價的最低水平的“溫飽”。
 ?。ㄈ┙洕C加速現存全球化經濟體系的瓦解
  上世紀7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先后經歷了長期的經濟滯漲,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國際市場轉移國內的經濟問題。資本主義國家的銀行家更是將不良資產堂而皇之的偽裝成優質資產向民眾發行,貪婪的榨取每一分錢,最終導致了次貸危機爆發。
  雖然本輪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威脅已經大為減弱,但卻加劇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速了現存全球化經濟體系的瓦解,對全球政治格局和經濟體系的影響比以往更加深遠。
  二、中國經濟地位顯著提升,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
  (一)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為全球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從建國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當代中國和平發展、分享共榮的對外政策理念,都體現了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做出的積極貢獻。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與作用也得到了顯著提升。2008年,為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中國啟動了高達四萬億的大投資計劃,成為了對抗全球經濟危機的領袖,并成功的將全球經濟拉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泥潭。
  (二)對中國經濟提案的支持即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認同
  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來命運共同體,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和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計劃,得到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支持和參與。2016年,G20會議召開,中國為全球經濟發展提出了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中國方案。
  現象折射本質,世界各國對中國建議和政策的廣泛認同,實際上是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經濟成就的肯定。中國取得的經濟成就由中國經濟制度的先進性決定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也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成功。
  三、中國經濟的成功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優越性
  中國將馬列主義思想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而經濟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組成部分,因而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無法比擬的先進性。
  中國的經濟發展理念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決定了中國經濟發展理念在認識論上的先進性。先進的認識論是中國制定各項經濟政策的正確指導。其一,運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我國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國情結合,形成了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二,以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我國將改革開放作為中國的基本國策,使中國經濟融入了世界經濟大家庭。其三,根據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我國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其四,正確認識到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我國提出了兩步走發展的戰略。
  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支持大眾創業創新政策的提出,無一不是中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和實踐論的運用。中國不但始終踐行馬克思主義哲學路線,更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成果向世界分享與傳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121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