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互聯網時代的網絡版權保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是人們重要的信息源泉,人們的作品都會傳到網上,使其他受眾可以從中獲得所需的有價值的信息。網絡版權隨之出現。網絡版權的客體即網絡作品,就是將傳統的印刷作品轉變為數字化的電子版,其不具有“有形形式復制的意識”。與傳統版權相較,由于網絡空間的虛擬性和開放性,網絡作品存在的形式不影響網絡作品的可創造性和復制性。因此,保護作品出版者的人身權和財產權需要制度創新,為出版者權利訴訟提供法律依據。針對豐富多彩的網絡侵權行為,完善相關立法,推進技術創新,增強公民的版權保護意識。
  【關鍵詞】網絡環境;版權;保護
  一、我國網絡版權侵權的原因
 ?。ㄒ唬┥虡I利益的誘惑
  大多數網絡經營者將他人作品上傳網絡以盈利,許多不法分子未向著作權人申請網絡許可,將紙質圖書作品制作成電子作品上傳到網絡空間。通過網絡技術攻破,獲取大量網絡資源,大量的網絡消費者由于自身需要向網絡服務提供商支付電子貨幣,從中獲取其應得的利潤,不良商家通過一定渠道獲取作品,又將該作品大量復制,從而大量盜版文學作品屢禁不止。
 ?。ǘ┌鏅啾Wo意識不強
  我國的版權歷史發展較晚,發展規模還未成型,公民的版權保護的意識較弱,對法律規定的內容了解不全面。公民在看到認為好的值得轉發的相關鏈接時,并未意識到隨意下載、分享他人的都是屬于侵權行為的。更有許多消費者明知商品是盜版商品,還是會選擇去購買。導致的結果就是盜版文學現象屢見不鮮,給著作權人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著作權人、網絡服務提供者、版權消費者的矛盾不斷加深。我國公民保護版權保護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轉載不標明出處、沒有鏈接名稱、未經許可等。
 ?。ㄈ┍Wo措施不完善
  目前我國并沒有統一的網絡技術標準,也沒有統一的規范體系,合理使用限度沒有明確規定,在我國《著作權》法第22條中規定了12項合理使用的范圍,與現在的版權發展相比較,其體系較為僵化,使用范圍過于狹窄,限制了網絡數字網絡環境下的合理使用范圍。例如:從《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來看中規定的供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這屬于合理使用的范圍,但就《網絡信息傳播權保護條例》看,對服務提供商的要求較為松弛,對內容提供商的要求較嚴。侵害了著作權人的相關權利。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應當以《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為依據,該條例還存在很多問題。
 ?。ㄋ模┚W絡空間的獨特性
  網絡環境的便利,使每個個體都能夠獲轉載在網絡中獲取的版權信息,借助于網絡技術傳播的廣泛性和快速性,使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對著作權人上傳與網絡空間上的作品進行修改,體現了網絡環境的個體性。其獨特性主要在版權侵權方面的表現為:網絡空間的開放性、虛擬性和復雜性。
  二、完善我國網絡環境中版權保護措施
 ?。ㄒ唬╆P于網絡環境中版權保護的立法建議
  1.民事立法方面
  我國民事保護方面主要注重保護版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對受害人最大程度給與精神上和經濟上補償。保證原創作品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給社會公眾。
  首先:針對刪除通知的送達,也應當做相關具體的規定,法官作為一般理性人,要靈活變通,不必拘泥于嚴格的通知格式。在合理期限內采取相關措施刪除侵權作品,有助于網絡提供商完善自己的管理,規范自己的投訴渠道,建立健全信息處理機制,避免因自己怠于行使權力是而失去“避風港”的保護,承擔連帶責任。關于了解的程度,網絡服務提供者對自己提供的網絡服務是侵權時辯稱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時,應由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更多的舉證責任。
  其次:合理使用限制的規定應進一步明確網絡版權合理使用的范圍,使著作權法中的相關許可使用進一步細化,從而更好的約束、規范權利相關人的行為。因此,應該遵循國際普遍做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既要遵循不影響著作人正常使用,也不得作品的正常使用相沖突。
  2.刑事保護方面
  在刑事立法方面,降低承擔法律責任最低起點,加強懲罰力度,增加相應的侵犯網絡版權保護的犯罪,進一步強化財產剝奪型處罰。使侵權人不至于唯利是圖,為減少自己經濟損失,控制自己的侵權行為。
  3.行政保護方面
  在行政方面應該加大行政處罰力度,以國家版權局為主導,協同其他部門的綜合管理,履清各管理部門職能,明確部門權力與責任,不越權,履行好自己的義務。避免相互推諉,辦事線率低下的情況出現。還應該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進行,完善群眾監督機制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ǘ┘訌妵鴥戎g的合作
  進一步加快建設網絡信息內容執法體系,我們要加強管理部門之間的執法辦案聯動,加強互聯網基礎管理,進一步發揮網絡資源優勢。這就要求我們:
  1.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協調
  目前我國網絡版權的保護手段很多,主要采取的有技術手段、市場手段、法律手段等。當前應該把這些手段整合起來,使其整體力量大于局部力量,發揮整體的效應。但技術手段是常用且簡便的一種重要手段。首先,利用反技術,對網絡侵權站點進行實地追蹤,對其侵權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其次,借助于媒介的強大功能,大力宣傳各地各部門打擊侵權盜版工作的重要舉措和突出成績,爭強全民眾的版權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版權的良好氛圍。
  2.協調好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切身利益。
  網絡傳播涉及到多方面網絡連接主體,因此網絡版權保護關系到各個主體的經濟利益,如作者,轉載者,網絡服務提供商等相關利益者。要把這些主體和各個環節協調起來,平衡好各方的利益。目前我國在這些方面協調得還不夠全面,尤其是服務商、提供搜索引擎者,要有主體意識,明確本身的職責和義務,提升網絡相關主體的版權維權意識,政府要指導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三、結語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網絡越來越成為知識普及的重要途徑。為了很好的保護個人知識產權及市場的穩定,網絡版權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要。我們要努力加強對保護網絡版權的保護,實現版權所有者、網絡傳播者和使用者三方的共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25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