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職學校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的調查結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了解我??鐚I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和管理、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方面的狀況,了解學生在就業、學習方面的狀況,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培養出合格的跨專業復合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诖?,通過調查結果本文則主要對中職院??鐚I人才培養模式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以會計與物流基礎與實訓課程為例,對中職院校跨專業人才培養策略進行相關闡述。
[關鍵詞]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探索 調查結果 分析
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很多中職院校與時俱進對一些專業教學進行了大力改革,而現今學習的會計專業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應用學科,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
一、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目前,中職院校許多專業在教學上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革和調整,但是仍然屬于傳統的學科型課程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應變能力差;二是傳統教材重學科體系,忽視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差;三是現階段中職物流專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強調了過窄的專業教育,忽視了復合知識的傳授,局限了學生學科視野和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在教育設計模式上的反映是基礎理論、專業定位有待優化;在教育組織模式上的反映是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為此我以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為研究對像每年會計專業學生在校生3屆共795人,而物流專業學生3屆為350人的就業率來看,從物流專業與會計專業的中職學生實踐教學進行研究探討,進行調查分析。
二、對我校教師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在對會計與物流專業及相關專業任教的教師進行了調查問卷,問卷發放80份,收回80份。調查內容(1)針對中專學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的重點應該是專業基礎課還是專業實訓課程比重較大?(2)通過企業未來幾年對人才需求情況的分析研究,怎樣加快對傳統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的步伐?(3)你的建議是什么?你認為,本校的教學課程體系對你的教學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調查,做出結果分析:在參加此次調查問卷的教師中,年齡在25歲-45歲之間,工作年限都在兩年以上。在教師對本校安排的課程體系結構對教學內容的影響中,有40%教師認為影響非常大,對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有促進作用;有45%的教師認為影響不大;有12%的教師認為影響比較小;3%的教師認為沒有影響。教師對跨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復合型人才比例中,有35%的教師認為對教學管理與就業影響非常大;有45%認為對有一定的影響;有15%的教師認為影響不大,有5%教師認為沒有影響。部分教師對本?;A課的比例提升與培養復合型人才提出以下建議:認為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訓課程后,首先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其次為提高會計與物流專業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學校應積極建設跨專業實訓基地,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加強院校與企業單位的合作力度,拓展會計與物流專業學生實踐平臺,提高其專業應用能力。
三、對我校學生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在對會計專業與物流專業及相關專業部分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問卷發放80份,收回80份。調查內容(1)針對中專學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你認為課程設置的重點應該是專業基礎課程還是專業實訓課程比重較大?(2)你希望企業未來幾年需求怎樣的人才?(3)你的建議是什么?你認為,本校的教學課程體系對現在課堂教學還存在哪些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調查,做出結果分析:在參加此次調查問卷的學生中,年齡在16歲-18歲之間,二年級會計與物流專業學生居多,在學生對于課程設置的重點應該是專業基礎課還是專業實訓課程比重大的影響中,由于大多數中職學生基礎較差,他們希望專業基礎課要加大比例,有42%學生認為影響非常大,有20%的學生認為影響不大;有20%的學生認為對學習專業影響比較小;18%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學生對跨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復合型人才比例中,有45%的學生認為對將來就業影響非常大;有28%認為對有一定的影響;有18%的學生認為影響不大,有7%學生認為沒有影響,有2%學生表示不理解。部分學生對本次調查內容提出以下建議:先打好基礎是關鍵,不局限于學校模擬實訓,加強院校與企業單位的合作力度,提供多方位會計與物流專業學生實踐平臺,以達到畢業等于就業的目的。
四、通過調查結果反思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校沒有對教師形成統一的教學理念教師根據自身的認識開展相關教研活動。從通過深入企業調研(本校合作單位泰和集團、廣西南寧浩天電氣設備維護有限責任公司、中通快遞公司)等,了解企業對于相關專業人員的真實需求,而企業作為一一會計主體,其經營的目的之一就是盈利,而企業對利潤的追求也在不斷改變。以前企業對投資方案選擇的標準是利潤(EBIT)>0;優劣的尺度就是EBIT是否大于零。而現在作為尺度更多的是貢獻毛益總額(Tem)或單位貢獻毛益cm是否大于零,這就反應了每個行業中需求的方向逐步發展相一致了,我國各企業對會計人才需求并沒有飽和,他們需要人才,卻難找到適合的人才。通過向校企合作的業人事部門和往屆會計專業及在物流行業的畢業生發放問卷調查及網絡數據,分析我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在物流行業中所占比例的不足。居多為物流專業畢業中從事物流會計,學校設置的專業課程逐漸不適應當前企業的發展需要,所以就需要利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創新教育手段方法,塑造應用型人才,以達到適應現代化社會。
五、對調查結果提出合理見意
會計與物流專業學科均具有不同的發展特色與教學特征。中職院校應積極培養各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對此,我主要以會計與物流實訓課程為例,提出以下幾點見意。
1.強化實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讓學生學會了合作,培養了團隊精神 中職學校要摒棄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打好基礎前提下增加對學生的實習等環節。實習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是教學環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中職學??梢约哟蠛推笫聵I單位的合作,為學生提供長期的實習和就業平臺。通過學生的不斷實踐和實習,使得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直接上手工作,減少了企業的一些顧慮。
2.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實踐操作教學,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學生是教師教學的對象,是教學活動中心的主體。對經濟各類專業來說,職業技能不僅包含最基本的知識運用能力,還包括計算機操作能力、各種專業軟件應用能力、技能等,所以教師應注重實踐教學,并加強實踐操作教學力度。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課堂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為滿足學生求知渴望、培養學生能力的課堂,讓教師的教變得更有效。
3.注重技能創新,滿足企業崗位需求
中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學生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訓課程后,通過技能實習便可提高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理論思維品質,并在實踐工作中提高創新能力,滿足社會崗位需求。為提高中職院校跨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還應注重會計與物流專業學生多種知識的融合能力與綜合能力,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發現與探討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培養其創新能力,使其能在今后的崗位工作中將理論知識有效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拓展其知識技能。
4.校企聯合,建立學生實訓基地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主要圍繞著培養學生具備高素質的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實習管理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感性知識的途徑,是理論與時間想結合的過程,實際學生課堂教學學不到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職業意識、職業素質等知識的綜合教育,是上崗預備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環節,也是培養技能型人才關鍵的一個環節。我們在校企聯合辦學過程中,還可以根據企業與學生的特點,大膽改革教學內容,開發更適應學生特點的校本教材。為了使學生在實訓中受到現代企業的精神熏陶,應該外請有經驗的企業專家到基地進行實操,實現實訓基地企業化。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真正置身于企業環境中,感受自己的工作場景,為將來形成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為載體“實習一一就業”一體化教學模式,以達到綜合職業能力提升。
總之:目前的中職院??鐚I人才培養仍存在較多問題,而為了更好的推動中職院校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學校應對跨專業學科教學內容、體系進行深入改革與優化,發揮跨專業學科的特色,在有機融合中拓展專業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其綜合應用能力與素質,順應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在跨專業人才培養中打造全方位、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