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對企業研發行為的影響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企業擁有競爭優勢的關鍵在于研發,研發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企業在實施研發行為時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風險投資是其關鍵的資金渠道,研究這個資金渠道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其對企業研發行為的影響。本論文著重分析風險投資影響企業研發行為的理論基礎、方法和如今發展的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風險投資 研發行為 影響
1引言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其生存發展的基礎就是企業研發。由于國家日益重視創新,使得企業的發展也逐漸依賴于研發所帶來的效益。盡管現在出現了很多企業研發領域的研究成果,然而成果總數還是較少。企業開展研發行為的資金基本上來自融資渠道和投資渠道,而風險投資的一個主要特點是以利潤和較短的回籠資金周期為目標,由于受宏觀環境以及風險投資特點的影響,企業的風險投資對于其研發行為來說也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而企業所取得的研發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指導著自身研發的發展。
2風險投資對企業創新行為影響的理論分析
按照Astrid&Brun的理論成果,我們能夠得出在企業研發行為中風險投資和R&D的作用類似。第一,因為風險投資的對象基本上都是風險和收益較高的高新技術類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并沒有像大型企業一樣擁有R&D的扶持,所以其需要使用風險投資的方法來滿足自身的資金需要。第二,對于企業創新行為來說,R&D肯定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由于風險投資和R&D的作用類似,所以使得風險投資對于推動企業研發行為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三,風險投資重點是使用產品研發或者過程研發來提高自身的生產力水平,還通過增強企業吸收和學習先進知識和技術的能力來間接增強自身生產力。所以風險投資對于企業研發行為來說有著積極作用,而且研發成果能夠評價企業研發行為的效率,由于風險投資會對企業研發行為產生正面影響,進而也會提高企業的研發成果和研發效率。
因為風險投資的過程重點由投資環節、退出環節、融資環節和管理環節所構成,所以風險投資對企業研發行為的影響重點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資金方面、監督評估方面、社會關系方面和退出影響方面。
2.1資金
企業開展研發行為需要大量并且平穩的投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研發行為需要的現金條件,其研發行為具有高風險、高收益且效益回收周期長的特點。按照當前的理論成果,風險投資企業可以幫助上市企業大幅度增強企業債權融資的能力。在尋找融資渠道的過程中,風險投資組織的參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平衡現象的發生。在融資資金注入之后,風險投資能夠使企業更加方便地對現金流進行把控,能在研發行為中使用更大比例地資金,風險投資的重點是通過提高自身現金資本的基礎,增強自身的專業人員、機械設備和研發投入,進而提高企業的研發效率。
2.2監督評估
風險投資組織的特點是以利潤和較短回籠資金周期為目標,這就使得風險投資組織會對被投資企業的日常業務運營狀況進行監督和管理,進一步減少了委托人為謀私利而對代理人的權益造成損失的風險。風險投資比較青睞于科技創新,而規范化的監管體系和測評體系能促使被投資的企業在研發行為方面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果。且風險投資組織的經驗愈豐富,會更加偏好企業的創新。形成這種現象的緣由是監管體系能夠對企業管理階層的決策產生影響進而使被投資企業更加關注研發行為和研發方案的實施程度,最終全方位掌控企業的研發行為;風險投資組織還會為了自身利益而提高相應的服務,使用自身專業人員來引導被投資企業的研發行為,如果企業的研發成果不理想或者沒有達到預期時,專業人員會提出改進意見或者制定有關解決方案,還能夠使用分期投資的手段來要求企業滿足風險投資方的業績條件,進而使企業更加關注研發行為。
2.3社會關系
風險投資除了使用監督評估等手段對被投資企業產生影響,還能夠使用風險投資組織的社會關系影響企業平時的管理行為,進而影響企業的研發效率。比如風險投資組織使用自身的社會關系來給被投資企業在顧客、貨物供應商、研究部門等方面建立好的合作聯系;當企業業績不景氣時還能夠介紹相應的管理專家等。這種使用風險投資組織社會關系的方法,能夠使企業的研發過程更加便利,進而增強企業的研發效率。雖然社會關系和監督評估之間有著一些重復之處,但是都在增值活動的范圍之內,它們的結合能夠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研發效率。
2.4退出影響
當企業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風險投資組織已經很難從企業平時業務中得到和投資金額相匹配的收益率,所以風險投資組織肯定會退出不再投資這個企業,轉而對其他企業進行投資。而上市企業能夠讓風險投資組織實現完美退出并能夠帶來諸多好處,比如塑造企業良好形象,提高企業聲譽等等可以進一步推動企業的進步,使企業擁有更多提高自身研發效率的可能性。而使用股份回購的企業,其完成股份回購工作除了使企業管理更加連貫,還保障了風險投資人的選擇權,進而可以更好進行風險投資人十分重視的研發行為。
3風險投資對企業研發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
風險投資和其他的資金渠道相較而言,前者有著更多的好處,然而這不意味著風險投資不會對企業的研發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由于國內和西方國家在市場和法律方面的差距,使得國內企業在使用相同手段時卻取得了和國外并不一致的成果,風險投資市場的發展水平會影響到企業研發資金來自風險投資渠道的比重和企業的研發效率,所以下文深入分析了風險投資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阻礙。
3.1資本市場的體系不夠完善
國內一板市場已經發展了較長時間,而創業板、中小型板等非一板市場在2004年才慢慢被增設?,F在國內資本市場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二、三板發展太慢以及支柱板塊架構單調,中小型板是進行風險投資時采用的主要退出方法,其上市要求大概與主板相同,企業在風險投資過程中運用首次公開上市退出方式更是增加了很大難度。三板在企業中重點扮演著跳板角色,但缺乏實際效果。此弊端對風投企業的資金回收產生影響,若風險投資項目難以實時退出,取得的資金肯定影響整個過程的投資效果以及其機構所持資金的流通能力,從而在分期注資過程中影響其及時性。 3.2風險投資機構不夠完善
風投機制不夠完善重點涉及到下面幾個因素:第一,專業機構沒有充足的配置,和美國等國家的發達市場相比,其市場的中介機構以及風投機構都比較完善,而當前國內大多數風投項目依然受到政府的嚴重控制,政府和企業之間難以實現徹底的分離。第二,監督機構創建后完善程度不足。盡管風投活動在國內已發展了很多年,但其監督機制不存在完整的體系,這種現象就導致進行風險投資時缺乏明確的責任分配,承擔責任的各主體很模糊,為阻止責任進一步擴大分期注資就變成了當今風投顯現出來的主體。目前從完整過程的連貫程度來看,這種做法會對企業研發成果產生影響。
3.3與風險投資有關的法律不夠完善
國內法律體制不完善的現象首先會影響到風投的退出。當前對風險投資過程中的退出環節產生巨大約束力的是《證券法》以及《公司法》,在退出風險投資過程中,成功企業的持有者為使自身利益達到最大化有權利拒絕風投機構提出的回購訴求,堅持進而將退做法。當下風險機構采用的具備成熟性以及有效性的IPO退出方式受到法律的影響導致適用度大幅降低,根據法律條約此方式更適合成熟企業,對中小型企業而言其IPO上市感受到了強大的約束力。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糾紛產生時都能找到可遵循的法律,進而矛盾產生時甚至是最開始簽訂合同過程中就存在“擦邊球”現象,人們以此來獲取利益。
4風險投資對企業研發行為影響的應對措施探究
為有效處理風投對企業研發行為影響過程中出現的弊端,最迫切的需求是應對風投行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4.1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架構
為有效處理風投企業采用IPO方式出現的問題,理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業在中小板市場的上市標準,讓中小板的性能配置得以體現并在處理風投機構資金回籠效率低這一弊端的同時處理了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上市困難和高新企業因為技術更新快產生的獲利環境不充分的弊端,更是規避了中小板不存在具有真實價值的市場的現象。
4.2進一步優化風險投資體制
風投機構以及中間服務部門都能作為優化風投機制的人手點。第一,建設風投機構過程中最需要做的就是讓政府和企業分開,從而減少國有資金所占份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虧自負。此變化不但會提升風投機構對應的投資效果,還對國有資金產生的投資回報有利。第二,創建專業化的服務機構。中間服務組織是投資方和企業間的橋梁,它的存在不但能傳遞信息還能夠對風險進行有效掌控,其專業化進程肯定也會對風投的最終結果及效率造成影響,所以我們理應創建官方的風投協會來加快該行業的專業化進程。美國風投協會(NVCA)為當地最大規模的風投組織影響美國的改革以及立法。那么,中國國內也應存在這樣的協會對相關理論進行探索,也會給立法等奠定技術基礎。
4.3使法律體制更加健全
想要使風險組織使用IPO上市的手段來完成資金退出的成效進一步提高,那么我們除了要健全資本市場體系,還要重視健全有關法律體制和法律環節。第一,要健全《證券法》以及《公司法》的有關條例,使中小企業能夠更加容易地完成上市。第二,發布國內相關的投資法律,使有關行為能夠擁有法律基礎,規避沖突的出現,增強法律合同的法律效應。第三,政府增強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力度,提高企業的研發效率,使其他外部要素對企業研發行為的影響降到最低。
5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保持生命力的關鍵在于創新和研發,風險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企業研發的積極性,本論文首先研究了風險投資對企業研發行為的四個影響方面;其次分析了國內風險投資在影響企業創新行為時出現的缺陷和問題;最后針對其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措施,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也有著一定的現實價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