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保障測繪定額標準測定方法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航海保障測繪服務方式的拓展和范圍的延伸,以及國家對財政預算編制和支出行為的不斷規范,加強測繪項目的定額管理和規范測繪項目的預算管理工作勢在必行。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作為航海保障測繪行業的管理部門和測繪工作主體實施部門,正著手研究制訂測繪定額標準核定辦法。本文結合航海保障測繪工作實際,提出了生產成本法,為制訂測繪預算定額標準提供參考。
關鍵詞:航海保障測繪;定額;生產成本法
中圖分類號:U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9)06-0040-02
1引言
航海保障中心是交通運輸部直屬事業單位,屬于服務性、公益性和知識密集性于一體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按照中央編辦和交通運輸部的要求,航海保障中心承擔的有關測繪工作職能是:承擔轄區沿海港口航道測繪工作;承擔轄區海事測繪基礎控制網、水文觀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等工作;承擔通航水域水深、水文等航海保障信息的監測、采集、分析、整理工作,并依據權限公布有關信息;承擔轄區航海保障測繪的應急處置工作。航海保障中心下屬的海事測繪中心則具體承擔上述測繪職能,天津海事測繪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財政部和國家測繪局頒布了《測繪生產費用定額》及有關細則的通知;交通運輸部定額管理部門在1995年《航道測量工程定額》的基礎上,于2014年發布了《水運工程測量概算預算編制規定》,表明在相同(關)行業內部對財政預算的管理越來越嚴格。隨著航海保障測繪服務方式的拓展和范圍的延伸,以及國家對財政預算編制和支出行為的規范,加強測繪項目的定額管理和規范測繪項目的預算管理工作已勢在必行。
本文探討以天津海事測繪中心實際測繪工作為依托,以航海保障測繪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為對象,提出了航海保障測繪預算定額標準測定的一種可行方法。
2研究內容
2.1 測繪定額標準定義
所謂測繪定額標準是指某一項測繪產品或測繪服務,在不影響測繪產品質量和測繪服務水平的前提下,依據現行的物價消費水平、工資水平和正常的測繪工作技術條件所編制和測定的費用支出標準。
2.2 測繪定額測定要求
研究參考國內測繪行業的有關費用定額規則以及相關行業的收費標準;充分了解航海保障測繪單位在預算編制、測繪項目費用計算等方面的實施與管理現狀;定額標準成果可用于航海保障測繪單位預算編制,具有實用性和適用性。具體要求如下:
?。?) 合理確定定額結構。做到“量”、“價”分離,實現定額費用直接基價制,以便于進行預算編制的動態管理,利用計算機等管理手段,提高定額管理和預算編制水平。
(2)充分體現新工藝、新技術的使用情況。近年來,天津海事測繪中心增加了許多新設備,在測量工作中采用了許多新的工藝和技術手段,需在定額編制時考慮這些因素。
(3)合理確定定額水平。在現行相關系列標準的基礎上,結合人工費、船舶、儀器、材料費等因素,充分考慮技術進步提高的施工效率,參照現行的國家相關標準及有關細則合理確定定額水平。
2.3 測繪定額測定的現有方法
(1)統計測定法。通過廣泛的調查和研究,獲取各種歷史統計數據,根據當時的測繪生產技術、組織狀況和物價水平等條件,運用一定的方法來確定各種費用項目的定額標準。
(2) 組織制定法。在測繪行業中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學者成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成員獨立完成定額初稿的制定,工作組成員一起討論,分析差異,集體修正,最終取得一致意見后形成定額標準。
?。?)傳統成本計算法。在測繪行業中,以一件產品作為最終的成本計算對象。最終成本計算對象由兩部分構成: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與成本對象直接相關的,如測繪人員的工資、自有測量船的費用、直接的材料費等;間接成本是與成本對象相關聯的,如儀器設備的折舊費、船舶租賃費、交通費、差旅費等。對生產一件測繪產品來說,如果所有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都是合理和必要的,那么與之相關的費用之和就是其支出的定額標準。
2.4 上述辦法的缺陷
?。?)數據資料現勢性較差。數據來源于歷史資料,影響了定額標準的準確性。航海保障測繪單位分布廣,業務種類多,各具特點,會計核算資料、財務管理數據各單位口徑不一致,從業人員素質、領導者管理水平差異也較大。
?。?)定額標準形式上較細,但選取的數據不夠精細。根據2009年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的《港口航道圖測繪工作量核算規定》,圖幅測量工作量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水深測量工作量,二是輔助測量工作量。但是隨著測繪技術、測量區域、業務種類、單位職責的變化,使用原有的工作量核算規定來核算現有的測繪工作量,顯然不能做到精細化。
2.5定額標準測定新方法
生產成本法。測繪產品在進行生產時,要消耗資源并導致成本的發生。生產成本計算突破了產品這個界限,使成本核算深入到生產層面,以單個生產流程為單位收集成本。
航保測繪單位從事的每一項業務涉及的工作環節構成了生產流程,從生產分析的觀點出發,分別對每一個生產流程進行價值確認,價值確認過程中包括確認生產的性質、是否增值、作業效率的高低、必要性如何等。由于生產分析的對象不再是最終的產品或服務,而是構成產品的一系列的生產流程,這樣就確保了分析的效果、可行性。利用生產分析可以發現無效生產和低效率生產,為生產管理和生產改善作準備。
如果說生產成本法是使航海保障測繪單位制定定額標準更為準確,則生產分析和生產管理是在保持航海保障測繪單位服務質量一致的情況下,使費用支出最低。生產管理是航海保障測繪單位降低費用支出的有效方法,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加以應用。下面以航海保障測繪計劃編制一個具體業務為例來說明如何利用生產分析和生產管理來為科學編制預算定額標準打下基礎。
?。?)先繪制航海保障測繪計劃編制流程圖,具體見圖1。上面的流程圖,構成航海保障測繪計劃編制的生產流程,按照生產成本法的原理,這也是一條“價值鏈”,那么對測繪計劃編制的管理,轉化成對每一項生產流程的管理。
?。?)作業分析和作業管理。即分析哪些生產是必須的,哪些是沒有必要的,哪些生產是高效率的,哪些是低效率的。如上述流程中,“依據相關規定進行測繪工作量互查”,目前的方式是由人工手動計算檢查,完全可以利用數據庫系統,依據《港口航道圖測繪工作量核算規定》,開發基于 GIS 技術的港口航道圖測量工作量自動計算系統來進行核算,這樣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資源耗費??梢?,管理控制對象具體到生產流程,便于入手、分析,使得可操作性增強。
3結論
生產成本法是通過更為準確的計算合理將資源分配到航海保障測繪單位的各項生產流程上,而生產分析和生產管理則是采用提高效率、消除無效生產來減少對資源的耗費。利用生產成本法來制定航海保障測繪單位的定額標準是具有科學性的,一是采用多動因作為分配基準,會使航海保障測繪單位服務產品的價值得到更加精確、合理的體現;另一方面生產層面的作業分析和管理,會提高作業效率、消除無效作業使費用支出最小。為了制定較為科學、合理的航海保障測繪預算定額標準,筆者認為還需繼續深入到相關航海保障測繪單位調研,跟蹤了解當前航海保障測繪定額核算管理的現狀,掌握現有測繪定額核定考核的辦法與機制,以便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定額標準核算方法。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港口航道圖測繪工作量核算規定》.2009
[2]王行兵.海事單位預算定額標準測定方法研究.2003
[3]夏啟兵.港口航道圖測量工作量自動計算系統研究.海洋測繪.2013
[4]何烈界.定額管理在多種經營企業中的作用.地質技術經濟管理.19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77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