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食品檢驗中蛋白質測定方法的優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我國當前的食品蛋白質檢測方法中,凱氏定氮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檢測方法,被廣泛運用到食品蛋白質檢測工作中,且這種檢測方法獲取的檢測結果準確性較高。但這種檢測方法的順利落實離不開消解和蒸餾兩種操作,因此增加了檢測工作的操作難度,而且耗時較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分光光度法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食品蛋白質檢測方法,下面主要針對這兩種蛋白質檢測方法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
  一、材料與方法
  檢驗設備與試劑。需要準備的檢測設施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光光度計、凱氏定氮瓶、高溫消解裝置以及天平等。需要準備的檢測試劑主要有以下幾種:氫氧化鈉、硫酸、硫酸銅、硫酸鉀、乙酸、純水等。
  檢驗方法。1.凱氏定氮法。首先取出三種固體食品樣本,當然需要確保樣本的混合均勻,取出2克混合好的樣品放到定氮瓶中進行檢測,分別加入硫酸銅、硫酸鉀和硫酸,數量分別是0.2克、6克、20毫升,然后通過加熱讓樣品消解;進一步加熱直到樣品出現藍綠色,隨后堅持建熱45分鐘;冷置之后,放入一定數量的水,把樣品導入容量瓶中完成定容工作;按照要求完成定氮蒸餾裝置的安裝工作,并加入2/3的純水,隨后適當加入一些乙醇和硫酸,進一步加熱讓樣品沸騰;按照檢測工作的要求合理放置檢測試劑,完成蒸餾操作之后,通過鹽酸標準完成溶液標定工作,進一步汁算出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2.分光光度法。首先,應該按照要求取來0.5g混合均勻的固體食品樣品,然后把樣品放到定氮瓶中,取樣方法與凱氏定氮法中的相同;依次放入硫酸銅、硫酸鉀和硫酸,數量分別是0.1克、1克、5毫升,然后把樣品進行加熱處理直至完全消解,然后進一步加大加熱力度,直到樣品呈現藍綠色為止,然后持續加熱半小時;冷置樣品,加入20毫升的純水,放到定量瓶中進行定容;隨后取3毫升的樣品放入一些硝基苯酚、氫氧化鈉完成樣品的中和,加入一些乙酸調和至無色之后完成定容;分別取不同量的氨氮標準使用溶液放到不同的比色管中,分別加入緩沖溶液和顯色劑,然后加水進行稀釋處理,待混合均勻之后對比色管進行恒溫加熱一刻鐘,冷置后倒入比色杯內,通過相關的參考標準測量出吸光度的數值,結合不同吸光度的數值進一步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出樣品中的蛋白質含量。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應提前設置空白試驗用來比對蛋白質的檢測結果,以提升蛋白質的檢測結果準確性。
  觀察指標。上述提到的兩種食品蛋白質測定方法都需要同時進行三次試驗,計算出三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后的結果,然后比較兩種測定方法的結果及樣品回收情況。
  統計學方法。以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測定結果
  不同樣品蛋白質含量測定結果。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樣品中的蛋白質含量與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中的蛋白質含量幾乎沒有差異(P>0.05)。
  各樣本回收率比較。兩種蛋白質檢測方法下的樣本回收率也在合理范圍內,當然分光光度法的樣本回收率略高一籌,回收效果更為理想。
  我們都知道,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比較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凱氏定氮法,另一種是分光光度法。凱氏定氮法被廣泛運用到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工作中,隨著使用范圍的不斷拓展,測定方法本身的操作方式也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到目前為止,這種測定方法的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不過,這種測定方法的操作較為繁瑣,且用時較長,加之檢測過程中使用的樣品數量較大,因此檢測效率并不太高。分光光度法的樣品準備要求與凱氏定氮法大體相同,但是其中的溶液準備工作明顯較為簡單且易操作,特別是在大規模樣品的測定過程中這種優勢更加明顯。兩種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因此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測定方法,從而提升測定結果準確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8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