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及解決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也取得了相應的進步,然后由于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其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并不理想,仍然與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甚至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落后狀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呢?本文筆者將對此展開分析,并就如何解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問題;策略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0
  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我國的經濟發展目標之一,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國家,其中除主體民族漢語以外的55個民族皆為少數民族,因此推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和諧與和睦。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距離發展目標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并制定解決方案十分必要。下文中,筆者分析了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比如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缺乏先進的基礎設施、產業效益相對低下以及市場化程度較低等,最后重點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議措施,比如鼓勵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和制定科學的區域發展規劃以及科學控制人口增長等。
  1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經濟基礎相對薄弱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營銷,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一直相對薄弱,尤其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東部地區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不管是在人均消費及收入還是人均GDP等方面,都與東部地區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1.2 缺乏先進的基礎設施
  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先進的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水平相對落后,通訊水平相對之后,整體交通狀況和通訊能力非常不理想。
  1.3 產業效益相對低下
  目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產業類型主要為農業,與發展第一產業的地區相比,其其產業效率相對偏低,且少數民族地區的第一產業所占的比重極其的低,因此其產業效益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此外,雖然少數民族地區的部分資源型重工業所占的比重不低,比如原料工業和采掘工業等,但是其投資效益非常不理想。
  1.4 市場化程度較低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在體制改革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導致其市場化程度較低,且非國有經濟在少數民族地區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非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非常的低且發展緩慢,這也是導致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 解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策略研究
  2.1 實行經濟補償制度
  首先,可以推行有償使用自然資源的制度。資源的開發必然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對當地未來的發展亦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應該對此給予一定的補償,當地居民對自然資源具有一定的優先受惠權,因此當資源發生增值轉移的時候應該給予當地居民一定的補償。
  其次,可以針對不可再生資源設立未來發展補償基金。開發不可再生資源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資源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可以利用稅收的方法將從不可再生資源中收獲的利益轉為當地的未來發展基金。
  2.2 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水平
  改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是改善其經濟條件的有效辦法,是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的有力措施。比如,可以為少數民族地區修建公路以改善其交通條件,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還可以從改進少數民族地區的供水問題和用電問題以及住房問題等方法提高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從而為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做好鋪墊。
  2.3 加強九年義務教育
  首先,要加強九年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嚴格執行九年義務教育。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然而在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九年義務教育的執行情況卻不理想,很多貧困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沒有接受平等的教育,這些地區的教育普及率相對較低。因此,國家應該加強九年義務教育法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宣傳,嚴格監督其對九年義務教育的執行,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普及率。
  其次,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待遇和教學條件。國家應該致力于對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待遇和教學條件的改善,以提高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一方面要增加在教學設備設施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則要注重少數民族地區師資水平的提高,可以通過定期推舉教師到教育水平發達地區進行學習和進修的方法來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修養及其專業水平,還可以通過召集志愿者到少數民族地區支教的方式提高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學水平。
  再次,發展適合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特色教育。職責技術教育是培養少數民族地區人才的一種有效方法,因此國家可以針對不同少數民族地區的不同的具體條件設置適合的專業,比如設計農林牧副漁等管理專業,鼓勵畢業生到貧困地區從事與其專業對口的職責,以帶動貧困地區的的發展,提高貧困地區的對于農林牧副漁業的管理經營水平,進而提高其依靠農林牧副漁業獲取經濟收入的能力,最終實現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目的。
  2.4 鼓勵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
  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區域發展特色,因此,可以鼓勵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其特色的產業,比如加強對當地農牧業的經營發展,以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提3高其生活水平。再如,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心城市,可以鼓勵其發展機械電子工業和化學工業等,以提高中心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進而提高其城市現代化水平。此外,還可以鼓勵發展邊境貿易,發揮少數民族地區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實現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目的,比如,可以鼓勵發展口岸經濟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5 制定科學的區域發展規劃
  良好的經濟發展必然離不開科學的經濟發展規劃,因此若想促進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首先要制定科學的區域發展規劃。規劃的制定要圍繞著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進行,以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為目的,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2.6 科學控制人口增長
  目前,我國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都存在著生育觀念相對落后的不足,其計劃生育控制工作不到位,因此若想促進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則必須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增長進行合理的控制。合理的計劃生育是解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現狀所需要采取的必然舉措,降低多孩率、控制計劃生育率、加強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科學生育觀念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少數民族地區的已婚育齡婦女進行相關的婦科檢查,如此一來既能夠達到合理控制人口的目的又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婦女的婦科健康。
  3 結 論
  我國的經濟發展目標之一就是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推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和諧與、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解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對于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非常必要??梢酝ㄟ^實行經濟補償的制度改善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可以通過改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可以通過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來拉動當地經濟進步。還可以鼓勵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其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還要注意制定科學的區域發展規劃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增長進行科學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姚遠征.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J].商,2015(43):255.
  [2]徐杰,朱承亮.資源環境約束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增長效率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8(11):96.
  [3]李玉婷,于善波,賈希玲.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0):87.
  [4]金珠.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一帶一路”下的發展[J].西部皮革,2018(16).
  [5]呂政寶.民族地區傳統經濟管理模式的時代采納[J].貴州民族研究,2018(8).
  [6]董婷.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9).
  [7]李梅.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797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