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管理問題及解決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如今,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互聯網事務所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網絡信息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是,網絡信息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問題。信息安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還會影響著人們的財產安全。所以,進行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門對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還體現在電子政務信息平臺上,電子政務信息對于政府部門、政府信息安全以及國家安全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加強對于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管理的研究有很大的意義[1]。
  關鍵詞: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9-0041-02
  如今,電子政務的發展很快度,在政府部門的工作中也有了很多的應用,有利于政府部門的信息收集和傳播,不僅使得政府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政府的工作更加的透明化,對于政府社會形象的樹立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進行黨政活動的信息披露,通過政府信息平臺能夠實現對于國家公務員的工作的有效監視,充分體現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電子政務的出現使得政府部門的工作更加的高效,可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電子政務信息涉及到許多的秘密信息,這就必須要加大對其的管理,避免信息的泄露,所以,必須要加大力度對于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安全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實現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目標。
  1 電子政務與信息安全
  政府機構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進行辦公就是電子政務,通過網絡技術實現管理和服務的一體化,使得政府的組織結構以及工作流程能夠得到完善。通過這種方式的應用,使得管理工作質量跟高,更加全面以及規范。信息安全包含著網絡安全和計算機安全,可是它們也存在著一些差異。網絡安全更偏向于對于網絡中的信息傳播的各種問題的關注,而計算機的安全要求更加重視信息存儲工作以及安全問題。
  2 我國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管理問題
  如今,我國對于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越來越重視,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使得為一系列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保護法律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進行了電子政務信息安全體系的建立。并且成立了中國特色信息安全的執行團隊,加大對與通信信息系統安全工程的建設。雖然,信息安全的作用很大,但是,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政府的信息安全狀況發展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差距還很大,主要表現在政府系統中是機密的,但是對于此的建設不夠完整,也沒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信息安全技術相對比較落后,使得信息安全產業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沒有一個統一的規模,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無法及時的進行解決,沒有技術力量支持,也沒有科學規范的風險評估體系。
  2.1 管理機制不規范
  我國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機制不夠規范,特別是一下幾點。首先是涉密信息保護機制不夠規范。電子政務信息是公開的,這就使得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將秘密信息與公開信息混淆,在電子政務平臺上公開了機密信息。其次,電子政務的信息監督機制不夠規范。通過電子政務信息平臺進行相關信息的發布之后,政府部門對于信息驗證工作不夠重視,對于電子政務信息的監督工作做得還不夠,使得一些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沒有經過監督,而被公開,在公開之后也為及時的進行刪除,對于電子政務信息安全進行很大的影響。
  2.2 缺少對于安全管理的重視
  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政府部門對于電子政務信息的建設工作更加的重視,缺乏對于安全管理的重視。政府部門的辦公硬件設施比較弱,缺少對于優秀人才的引進,使得缺少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對于電子政務安全信息的發展沒有幫助。如今,網絡安全問題發生的頻率明顯提升,存在著許多的安全隱患?;ヂ摼W黑客等非法分子泄露政府和國家的機密,對于國家和政府的利益有很大的影響。
  2.3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軟件研發技術落后
  如今,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其發展的時間較晚,所以還不夠成熟。大部分軟件的應用還不夠熟練,對于外國技術的應用過于依賴,嚴重阻礙了中國電子政府信息安全軟件的獨立研發。雖然,電子政府信息安全軟件的研發技術落后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但是也因為國家對于軟件的研究開發關注度較低,特別是對于高端軟件研發技術人員的培養。同時,政府機關的機能不同,為了共有的信息資源大量地存在。電子政府信息安全軟件的開發流程沒有統一規格,這與軟件開發過程中重復的設計現象相連,認真廢棄信息和科學技術資源,無法將設計的軟件與各種政府部門有效地結合。因此,研究開發技術的后方性也是影響電子政府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2]。
  2.4 管理制度不完善
  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使得組織管理缺少相應的支持,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能有序的進行,無法將責任明確到個人,責任分布不清楚,技術管理不充分,有一些相關單位沒有最基本的規章制度,給日常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
  2.5 工作人員缺少安全意識
  互聯網非常的便利高效,這就使得政府部門對于網絡系統的建設工作越來越重視。大部分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工作的時候都應用計算機,一些相關的指示和決定也能夠通過計算機進行轉發,有利于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可是一些公務員的安全意識不夠,缺少警戒心,使得電腦受到病毒軟件的威脅,還有些人甚至是將自己的密碼借給他人,不及時的進行密碼的修改,這些做法似乎不太危險。但實際上,網絡系統受到攻擊,可能會導致重要的信息泄漏。
  3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管理策略
  在宏觀管理方面,積極籌備國家信息安全組織的建立,加強國家信息安全組織的管理職能,使得國家信息安全系統管理的目標能夠進一步的實現。政府部門應進行嚴格的規章制度的制定,有效的進行網絡信息的審查,實現更加系統化的管理。
  3.1 建立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機構   完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機構主要應該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一個是為了保護秘密情報的保護機制。不斷地提高政府電子政務信息開發者的危機意識,嚴格的制定相關的責任制度,對于工作中的疏漏進行嚴厲的處罰,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能夠進一步的提高,認識政府的機密信息。信息披露的責任應該適用于個人和上司的指導。第二,規范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管理體制。公開電子政務信息時,政府部門應該專門的進新監督設置,對于信息檢查進行嚴格的監督,及時的發現信息的泄露,使得政府部門的信息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
  3.2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與建設兩手抓
  政府部門應用相關的信息技術的時候,應該注意信息的特殊性,將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的信息安全問題進行重視,不要求電子信息專家解決。出現問題時,在他們自己的部門外。所以,政府部門應該引進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的科技人才,使得電子政務能夠正常的進行,也進一步的防止政府部門對于信息安全管理忽視的問題。
  3.3 提高電子政務信息安全軟件的研發水平
  為了使得政府信息安全軟件的研發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應該重視下面幾個方面。電子信息技術人才對于我國電子政府信息安全管理的發展有很大的支撐作用。所以,應該更加重視對于先進的技術人員的吸引,不斷地對于我國政府的信息安全軟件的開發工作。其次,為電子政府制定統一規格,使所有級別政府部門的資源都能有效共享,在研究開發信息安全管理軟件的過程中,實現政府機關工作的有機整合。提高電子政府信息安全軟件的研發質量,既能為政府部門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又能促進我們社會和諧發展。
  3.4 完善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
  目前,不斷地完善關鍵技術如密碼、認證、病毒防御、入侵檢查,可以逐步改善信息安全狀況。以及監控技術、風險管理技術、測試和評估技術、操作系統、密碼芯片、安全處理器等臨時技術。同時,注意技術和系統的集成,確保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的安全信任。
  3.5 完善法律法規,嚴格進行執法
  法律手段是對于電子政務信息安全進行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一些發達國家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我國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地加大對于立法程序的重視,將國外網絡信息安全立法的一些優秀經驗進行學習,制定并公布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并且,相關部門應該嚴格的進行執法,保證法律法規的落實,對于違法行為決不縱容[3]。
  3.6 建立政府部門內部安全管理制度
  政府部門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公務員能夠更加有序地進行工作,減少失誤的可能性,避免因為人為因素而出現不能挽回地安全問題。管理、復制、移植、各種證書、文檔、賬簿、報告書以及計算機以外的文件需要正式化。嚴格進行規章制度的管理,進行分工制度的確定。根據實際的工作情況,及時的進行規章制度的修改與完善。
  3.7 強化信息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
  不斷地加強公務員信息安全的意識,保證公務員對于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認識能夠更加到位,使得國家安全能夠得到進一步的保障。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應該不斷地加強對于公務員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教育,使得公務員的責任感能夠進一步的加強,工專業技能也能夠不斷地提高,不斷地了解安全知識,并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將公務員信息安全知識不斷地進行推廣。加大對與相關人才的培訓,使得信息安全人才的能力能夠不斷地提高。積極進行安全戰略研究工作,將各個公務員的安全責任進行明確,使得公務員的責任感進一步的加強。
  4 結語
  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為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以及相關的互動工作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且,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性也給政府部門的工作帶來新的挑戰。所以,應該不斷地加強對于電子政務信息管理的推進,使得電子政務信息安全能夠得到進一步的保障,也使得社會保障系統的信息安全能夠得到提高,促進我國社會健康發展[4]。
  參考文獻
  [1] 趙雪.我國電子政府建設中的信息安全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8):45-49.
  [2] 王德恒.電子政府信息安全風險與對策[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6(S1):59-63.
  [3] 胡艷春,王志凱,林小,等.網絡環境下的政府信息安全保護策略[J].電子商務,2009(5):45-47.
  [4] 譚敏,顧躍舉.電子政務安全體系的構建[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7(4):46-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602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