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墨經貿糾紛的解決及啟示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美經貿關系與美墨經貿關系有很多相似之處,因而美墨經貿糾紛的解決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墨西哥在美墨經貿糾紛解決過程表現出的既堅持原則性又堅持靈活性和務實性,推動美墨經貿糾紛以照顧各方利益的方式獲得解決也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自由貿易不是抽象的,而應照顧各方合理關切。對于美方一些合理訴求,我們應理解和尊重,對于美方的無理要求,則堅決予以拒絕。還要處理好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的關系,一方面要盡量避免政治問題影響經濟關系;另一方面對于美方遏制中國發展的行為要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美墨加協定;自由貿易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25
  當前,中美貿易戰仍在持續,針對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這場不義之戰,中國人民群情激憤,甚至有人提出要跟美國決戰到底。究竟如何看待這場由美方挑起的貿易戰,如何才能推動貿易戰的解決?事實上,特朗普在挑起中美貿易戰的同時還對其他許多國家發難,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美墨、美加經貿糾紛大致得以解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打算就美墨經貿糾紛的情況進行分析,以期對中美貿易戰、其發展前景及最終解決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和借鑒。
  之所以選擇美墨經貿糾紛,除了該問題已經大致解決外,更因為墨西哥在許多方面與我國存在相似之處。墨西哥也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人口1.29億,居世界第11位,國土面積196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5位,2017年GDP為1.150萬億,居世界第15位,人均GDP為8902.8美元,與中國人均GDP相差無幾。墨西哥是個與美國經貿關系極為密切的國家,2017年對美貿易僅次于中國和加拿大,居第三位;墨西哥也是個對美有較大貿易順差的國家,對美順差僅次于中國。正因為中美經貿關系與美墨經貿關系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美墨經貿糾紛的解決對中美經貿糾紛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1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美墨經貿糾紛的發端
  為應對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競爭,同處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于1994年1月1日建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是通過消除區內貿易和投資的障礙以促進三國經濟增長,保護知識產權和環境也是其重要目標。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效,墨西哥出口到美國商品的一半和美國出口到墨西哥商品的三分之一的關稅立即予以取消,截至到2008年1月,三國間商品貿易的大部分關稅都已取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內經濟的增長,2008年,三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萬億美元,是1993年的兩倍多,三國間貿易達9.461萬億美元,比1993年增長了三倍多,區域內國際直接投資達6.258萬億美元,從1993年到2008年共創造了3970萬個工作崗位,就業數量增長了將近23%。
  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個三贏的選擇,然而各國的收益卻不平衡。墨西哥作為北美自由貿易區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最大贏家。隨著關稅的大幅下降和非關稅壁壘的撤銷,墨西哥對外貿易有了飛躍的發展,2017年,對美貿易總值高達622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三位,同時,對美貿易順差高達687億美元,僅次于中國。墨西哥接收的美國直接投資也大幅上升,成為發展中國家中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大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截止到2017年墨西哥接收的美國直接投資頭寸有1096.7億美元,比中國還多出21億美元。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后墨西哥GDP增速明顯加快,從1995年到2014年,GDP增長了3.65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30倍。
  借助于北美自由貿易區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美國增加了對墨西哥的出口,同時美國企業紛紛加大對墨西哥的投資,這些措施降低了美國產品的成本,提高了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從1993年到2008年,美國制造業產出增長了62%,而從1980年到1993年只增長了42%,2008年,美國制造業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1萬億美元。但從總體看,美國在與墨西哥的經貿關系中獲益并不多,據估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只有不到0.5%,也即從2008年協定全面實施到2018年美國經濟共增加了800億美元,平均每年只增加了80億美元。
  早在美國國會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前的辯論中,就有反對者指出:從墨西哥進口和對墨西哥投資的增加,都會對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造成壓力,即帶來美國工人失業和工資下降。而支持者則認為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的貿易的增加會帶來更大收益,即從墨西哥進口廉價商品會使美國消費者獲益,美國企業從墨西哥進口中間品會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從長遠看,墨西哥經濟的增長和市場的擴大也會擴大美國產品的市場;支持者還認為協議對美國只造成有限影響,因為與墨西哥的貿易只占美國對外貿易的很小部分;也有支持者認為增加對墨出口會增加就業。雙方最后達成的一致意見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只有很小的正面影響,對墨西哥則有很大的正面影響。后來的事實證明,支持派的估計過于樂觀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就業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了。
  2 特朗普上臺:美墨經貿糾紛的尖銳化
  墨西哥與美國人均收入差距非常大,墨西哥時均工資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再加上墨西哥也是世界人口大國,勞動力豐富,因而在兩國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后,美國企業出于降低成本考慮,紛紛把生產基地從美國遷往墨西哥,其典型作法是從美國免稅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在墨西哥加工、組裝成成品后再免稅出口美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加工貿易”,這種工廠在墨西哥被稱為“Maquiladora”。在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之前的1989年至1994年,墨西哥共新建了564個這種類型的工廠,雇用的工人人數增加了47%,而在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后的五年內,則新建了1460個這類工廠,雇用人數增加了86%,到2004年,54%的美墨貿易都是這類企業從事的加工貿易。   根據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能夠增進貿易雙方的總體福利水平,但國際貿易對一國內部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影響卻是不同的。一方面,美國企業通過對墨貿易和投資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提高了美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刺激了美國產品的銷量,提高了美國企業的利潤,市場的擴大也確實增加了美國的就業機會;但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美國企業把某些生產環節遷往墨西哥,對美國制造業工人卻產生了消極影響,導致制造業工人失業或在職工人工資的停滯或下降。對墨西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對美國工人就業的影響受這兩方面共同作用的影響,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信息革命突飛猛進時期,美國經濟增長迅速,產生了大量新就業機會,工人收入也增長很快,因而美國制造業外遷對就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不明顯;然而隨著金融危機爆發、信息革命的減退和國際競爭的加劇,美國傳統制造業聚集的中西部地區工人就業問題變得日益嚴重,并演變成一個嚴重的國內政治問題。
  有關研究也表明了這一點。2013年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Robert E.Scott在其《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遺產》一文中指出:到2010年,與墨西哥的貿易逆差導致美國喪失了682,900個就業機會,其中大部分(608%)在制造業部門;更糟糕的是,美國生產工人的工資受到了損害; Scott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失業和工資停滯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真正遺產。受到美墨貿易沖擊最大的是美國的汽車制造業,數據表明,從1994年以來,美國汽車工業失去了350,000個工作機會,占美國汽車工業就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與此同時,墨西哥汽車工業的就業人數卻從12萬猛增至55萬人。得益于大規模的外國投資,墨西哥成為世界第六大汽車生產國和美國第一大汽車進口國。對墨貿易造成美國制造業就業機會減少這種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因為從總體上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給美國創造的工作機會遠多于減少的工作機會,據估計,美國有1400萬個工作崗位依賴于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同時該協定每年創造的近20萬個與出口有關的工作崗位平均比失去的工作崗位收入高15%至20%。但是由于工作和收入受到威脅的工人存在地域集中、行業集中和組織集中的特點,即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集中在傳統制造行業尤其是汽車制造業,大都是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勞聯-產聯的成員;由于存在這些特點,使他們更容易團結起來,形成一股政治勢力,從而使美國制造業工人的就業問題成為美國國內一個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中西部制造業工人就業問題成為兩黨候選人爭論的一個焦點。
  早在2015年9月,特朗普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就指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個“災難”,如果他上臺,他將退出協議或者重新談判,從而使他可以頒布關稅,以阻止像福特這樣的制造商在其他地方生產針對美國市場的產品,以此增加美國中產階級的就業機會。 2016年9月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時,特朗普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這個國家批準的最糟糕的貿易協議?!钡谌慰偨y候選人辯論時,特朗普說:“我們的工作逃到了墨西哥和其他地方。我們要把工作帶回來”。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多次威脅要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還迫使福特和通用兩家汽車公司放棄了在墨西哥投資和建廠的計劃。2018年3月1日,特朗普宣布對鋼材進口征收25%的關稅,并對鋁征收10%的關稅。6月1日美國對從墨西哥進口的鋼鐵和鋁征收進口關稅,墨西哥隨即推出對美國價值3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征收10%到25%關稅的報復措施。特朗普還威脅要對進口汽車征收高達25%的關稅,其目標直指墨西哥,墨西哥官員對此表示:墨西哥不會輕易就范。再加上特朗普對墨西哥移民的指責和要求墨西哥為美墨邊境隔離墻出資等問題,導致墨西哥國內群情激憤,反特朗普情緒高漲,美墨關系受到嚴峻挑戰,雙方經貿關系也日益尖銳化。
  3 美墨新協議簽署:美墨經貿糾紛的基本解決
  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不久,就要求與墨西哥、加拿大進行談判,并威脅如果美國受到不公平待遇將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區。對于特朗普的挑釁行為,墨西哥起初抱有抵觸情緒,不贊成大幅修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也采取了克制和務實的態度,并沒有完全拒絕特朗普的提議,而是準備好了更新協定,尤其是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對發展美墨關系抱有靈活和務實的態度,培尼亞表示墨西哥將堅持“不對抗,但也不屈從,將堅持主權”的原則,而2017年7月新當選的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也支持以談判方式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并派他的專家小組參加了新協定的談判。
  美墨談判于2017年8月開始,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汽車原產地規則、“日落條款”、能源投資等幾個方面。2018年8月27日,美墨雙方達成協議。隨后加拿大也加入進來。2018年11月30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國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了新協議,此后新協議進入各自國內立法機構批準程序。盡管美國還沒有取消對墨西哥生產的鋼和鋁征稅,但特朗普政府簽署的“附屬文件”使墨西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未來可能征收的汽車關稅。隨著新協議的簽署,美墨經貿矛盾暫告一段落。
  美墨加三國協議涉及農產品貿易、制造業產品貿易、勞工條件、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等諸多內容,協議文本共有34章,其中與墨西哥關系比較大的內容有幾點:一是汽車條款。協議規定在美國、墨西哥或加拿大生產的汽車或卡車零部件至少達到75%才可以零關稅銷售,還規定從2020年開始,這些汽車30%的工作必須由每小時16美元的工人來完成,到2023年這一比例上升到40%。這些規定將迫使汽車制造商將更多生產轉移到美國,從而保護了美國汽車工人的利益;二是改善勞動環境和勞工權利條款。協議規定穿越邊境進入美國的墨西哥卡車必須符合更高的安全規定,墨西哥工人必須有更多組織和組建工會的能力。這些內容迎合了美國工會和民主黨的要求,既有降低墨西哥產品競爭力的目的,在事實上也改善了墨西哥工人的工作條件;三是知識產權保護條款。該條款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后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出現的新情況進行了更新,對專利和商標實行更嚴格的保護,保護的范圍也更為廣泛,包括了商標、國名、地理標識、專利、工業設計、版權、商業機密等等;四是宏觀經濟政策和匯率條款。這是此次談判新增加的條款,規定協議的目標是追求加強經濟基礎、促進經濟增長和透明度、避免不可持續的外部失衡,在匯率方面要避免操縱匯率以阻礙有效的國際收支調整和獲取不正當利益。這一條款很明顯是美國為了避免國際收支不平衡而下的“先手棋”,目標不并僅僅針對墨西哥;五是“日落條款”。即規定協議有效期為16年,每六年審核一次,如果審核通過則協議再延長16年。應該說這項規定既維護了協議的長期性穩定性,也增加了靈活性,更好地維護了各方的利益。   總體上看,新協議并沒有違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基本精神,并根據時代變化做出部分調整,使有關各方利益更為均衡,從而使區域經濟一體化更健康和更可持續地向前發展。新協議的談判是由美國主導的,最大程度地滿足了美國的要求,因而特朗普對協議的達成贊賞有加,稱該協議是歷史上“最大、最有意義、最現代和最平衡”的協定,是一項將給三國帶來“巨大福利”的“革命性”協定;墨西哥通過斗爭,也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自身利益,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在協議簽署儀式上也表示:“貿易協定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根據我們經濟的需求進行更新”。隨著新協議的簽署,美墨經貿糾紛暫告一段落。
  4 美墨經貿糾紛及其解決的啟示
  中美經貿關系與美墨經貿關系存在許多相似之處:(1)中國、墨西哥都是通過發展與美國的經貿關系而獲得很大利益的發展中國家;(2)中國和墨西哥都是美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分別是美國的第一、第三大貿易伙伴;(3)中國、墨西哥都是美國最主要的貿易逆差國,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3357億美元,居第一位,對墨西哥逆差為687億美元,居第二位; (4)加工貿易在中國和墨西哥對美貿易中都占重要地位,早在2004年,以“Maquiladora”形式存在的美墨貿易就已經占到54%,中國的加工貿易也占據了中美貿易的半壁江山;(5)中國和墨西哥都是發展中國家中接收美國投資最大的國家,截至到2017年,兩國分別在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中國家中名列第3位和第2位。
  正因為如此,美墨經貿糾紛的解決對我們認識中美經貿糾紛有很強的啟示作用;同時,墨西哥在美墨經貿糾紛解決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既堅持原則性,既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和利益,又堅持靈活性和務實性,推動美墨經貿糾紛最終以照顧各方利益的方式獲得解決也對我們解決中美經貿糾紛有不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關于中美經貿關系的性質。與美墨經貿關系一樣,中美經貿關系也具有互利共贏的性質。中國通過向美出口、引進美國資金和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推動了自身經濟的較快發展;而美國通過發展對華貿易,使美國人民享受到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美國利用中國的加工貿易降低了美國產品的價格,提高了美國產品的競爭力,對華貿易和投資還推動了美國經濟結構的轉型,為美國經濟向高新技術和服務經濟轉型提供了條件。時至今日,中美雙邊貿易額高達7100億,是世界上最大的雙邊貿易額,美國累積對華投資企業數量居第三位,實際投入外資825.1億美元,在對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居第5位,中國對美直接投資增長也很快,居美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國家第15位,截至2017年底,中國持有美國長期債券共計15380億美元,占外國持有美國長期債券總額的8.80%。由此可見,中美經貿關系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也離不開誰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且中美經貿關系具有世界意義。因而,發展良好的中美經貿關系意義重大,中美經貿關系應該而且有必要穩定地發展下去;(2)關于特朗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的性質。特朗普上臺以來,推行“美國第一”,揮舞關稅大棒,實施了一系列單邊主義和經濟霸權主義措施,并悍然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擾亂了國際經濟秩序,損害了中國國家利益,毫無疑問,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但也要認識到,貿易戰只是手段,手段是服從于目的的,因此我們應該對美方發動貿易戰的訴求進行具體分析。我們都知道自由貿易能增進各國福利,但并不意味著自由貿易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候都必然有益,在實施自由貿易過程中,某些國家可能在某些時候會遇到一些困難,甚至是嚴重的困難,這時候就有必要采取一些特殊應對措施,只有這樣,自由貿易才能為各國所接受,也才能真正造福各國人民。當前,美國制造業工作機會流失已經成為美國內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采取措施促使就業機會回流有其合理性。此外,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中國對外資開放仍然做得不夠;國有企業在海外的收購確實會使人產生一定疑慮等等,這些都是特朗普政策中的“合理內核”,我們對此應持理解和尊重的態度。當然對于另外一些問題,比如指責中國實行強制技術轉讓、指責中國“偷盜”美國技術等,則是無中生有的無稽之談,我們應堅決予以拒絕;(3)關于中美經貿糾紛的應對之策。自由貿易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推行自由貿易過程中應照顧有關各方的合理關切,才能使自由貿易行穩致遠。雖然特朗普的政策是以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的面目表現出來的,但我們也不能采取完全置之不理的態度,而應發現其中的“合理內核”;另外,時代變了,自由貿易的內容也會發生變化,我們應與時俱進,對我們的貿易政策做出適當改進?;谶@樣的判斷,筆者認為要解決中美經貿糾紛就應考慮美方的合理關切,兩國共同采取措施阻止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進一步擴大,中方可以采取諸如降低進口關稅、實施自愿出口限制、對美服務業進一步開放市場等措施,美方可以采取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提高利率、避免過多使用擴張政策等等;其次要約束使用美國產品或技術的中方企業遵守美國相關規定,避免再出現像中興、華為那樣不利于兩國關系的事件發生;再次也應吸收國際上知識產權保護的一些最新規則,更好地承擔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責任;第四,要繼續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厘清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關系,以減少國際社會的疑慮。
  當然,也應認識到中美經貿關系與美墨經貿關系存在一個很大不同,即美國把墨西哥當作盟友而把中國當作戰略競爭對手,這導致美國在處理美墨經貿關系時其目的具有有限性,而在處理中美經貿關系時則夾雜了許多其他考慮。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待美國要求時,要把經濟問題和其他問題區別開來,對于經濟問題要正視并積極予以解決,而對于美方遏制中國發展,尤其是針對中國高新技術發展的無理要求則斷然予以拒絕并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另外,我們自己在處理對美經貿糾紛時,也要把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區分開來,而不能把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混為一談,更不能讓政治問題損害經濟關系,為此要引導國內輿論,要避免出現情緒化和泛政治化傾向,只有這樣,才能使中美經貿關系沿著健康的軌道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并不斷造福兩國人民。   參考文獻
  [1]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EB/OL].[2019-01-17].
  [2] Results:North Americans Are Better Off After 15 Years of NAFTAt[EB/OL].[2019-01-17].
  [3] James McBride and Mohammed Aly Sergie.NAFTA’s Economic Impact[EB/OL].(2018-10-01)[2019-01-17].
  [4] Mary E.Burfisher, Sherman Robinson, Karen Thierfelder.The Impact of NAFTA o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125-126.
  [5] Vietor,Richard H.K., Veytsman,etc.American Outsourcing[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Study No.9-705-037.Boston,MA:HBS Publishing,rev.February 2,2007:6.
  [6] Robert E.Scott.NAFTA’s Legacy[EB/OL].(2013-12-17)[2019-01-17].
  [7] Trump calls NAFTA a “disaster”[EB/OL].(2015-09-25)[2019-01-17].
  [8] POLITICO STAFF.Full transcript:First 2016 presidential debate[EB/OL].(2016-09-27)[2019-01-17].
  [9] POLITICO STAFF.Full transcript:Third 2016 presidential debate[EB/OL].(2016-10-20)[2019-01-17].
  [10]鄭直.特朗普“獅子開口”,美國汽車關稅要漲10倍!全球盟友翻臉開打[EB/OL].(2018-05-25)[2019-01-17].
  [11]USMCA簽署未消美墨加爭吵 美對加墨鋼鋁關稅成新焦點[EB/OL].(2018-12-02)[2019-01-17].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18[R/OL].(2018-11-13)[2019-01-17].
  [13]Foreign Portfolio Holdings of U.S.Securities[EB/OL].(2017-06-30)[2019-0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18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