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接種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調查北京市民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接種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進行問卷調查,并用統計描述、卡方檢驗等方法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共回收88份有效問卷,47.73%的調查對象聽說過二類疫苗,72.73%的調查對象接種過二類疫苗,流感、甲肝、肺炎疫苗是調查對象最愿意接種的二類疫苗,46.59%的調查對象更愿意接種進口疫苗,年齡、文化程度、性別是影響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情況和接種意愿的主要因素。[結論]加大對二類疫苗的宣傳科普力度,增加公眾對二類疫苗的了解程度,對提高二類疫苗的接種率,進而提高傳染病的防止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北京市民;二類疫苗;認知情況;接種情況;接種意愿;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35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預防接種的生物制品,在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護武器。根據《疫苗流通和預防管理規范》(國務院令第434號),疫苗可以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并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目前,一類疫苗的接種率已打95%以上,普及率較高。但是,二類疫苗的接種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同疫苗的接種率差異較大。研究顯示,目前很多公民尚不能有效區分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區別,對部分二類疫苗的使用也缺乏明確的指導。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北京市民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接種現狀及影響因素,以調查現狀,并提出有針對性的科普宣傳和綜合防治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與方法
通過網絡問卷的方法,在2018年12月進行調查。截止到收卷日,共回收有效問卷88份。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情況,對二類疫苗的接種情況和接種意愿等。
1.2數據處理與分析
通過Microsoft excel 2016和SPSS 20.0兩款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用卡方檢驗的方法檢驗不同亞組的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接種現狀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共回收有效問卷88份,涉及調查對象88人。其中,男性有33人(37.50%),女性有55人(62.50%)。調查對象的平均年齡為歲33.88周歲,標準差10.378。文化程度為高中/中專及以下的有15人(17.05%),大學本科或大專的有65人(73.86%),碩士及博士有8人(9.09%)。工作和生物醫藥相關的有5人(568%),與生物醫藥不相關的有83人(94.32%)。已經生育孩子的有58人(65.91%),沒有生育孩子的有30人(34.09%)。
2.2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情況
88名調查對象中,此前沒有聽說過二類疫苗的有43人(48.86%),知道二類疫苗的有45人(51.14%)。
在對二類疫苗的了解程度方面,比較了解的有9人(10.23%),此前只是聽說過“二類疫苗”這個說法的有33人(37.50%),對二類疫苗完全不了解的有46人(52.27%)。
在此前聽說過哪些二類疫苗方面,疫苗知曉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水痘疫苗64人(72.23%)聽說過,流感疫苗61人(69.32%)聽說過,狂犬疫苗58人(65.91%)聽說過,甲肝疫苗51人(57.95%)聽說過,破傷風疫苗48人(54.55%)聽說過,肺炎疫苗31人(35.23%)聽說過,滅活脊灰疫苗23人(26.14%)聽說過,HPV疫苗19人(21.59%)聽說過,輪狀疫苗13人(14.77%)聽說過,Hib疫苗10人(11.36%)聽說過。
在了解二類疫苗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方面,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獲得相關知識的有14人(15.91%),通過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獲得相關知識的有31人(35.23%),通過醫護人員獲得相關知識的有23人(26.14%),通過親朋好友獲得相關知識的有6人(6.82%),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相關知識的有14人(15.91%)。
2.3調查對象二類疫苗的接種情況
在調查對象接種二類疫苗的種類數量方面,24人(27.27%)沒有接種過任何二類疫苗,39人(44.32%)接種過1種二類疫苗, 31人(35.23%)接種過2~4種二類疫苗,6人(6.82%)接種過5種及以上二類疫苗。
在接種過哪種疫苗方面,疫苗接種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水痘疫苗37人(42.05%)接種過,狂犬疫苗13人(14.77%)接種過,流感疫苗12人(13.64%)接種過,甲肝疫苗10人(11.36%)接種過,滅活脊灰疫苗4人(455%)接種過,肺炎疫苗3人(3.41%)接種過,破傷風疫苗2人(2.27%)接種過,輪狀疫苗1人(114%)接種過,HPV疫苗和Hib疫苗均無人接種過。
2.4調查對象二類疫苗的接種意愿
對于還沒接種過的二類疫苗,調查對象愿意接種的疫苗,按接種意愿由高到低依次為:流感疫苗31人(35.23%)愿意接種,甲肝疫苗25人(28.41%)愿意接種,肺炎疫苗23人(26.14%)愿意接種,水痘疫苗22人(25.00%)愿意接種,HPV疫苗17人(19.32%)愿意接種,破傷風疫苗45人(17.05%)愿意接種,狂犬疫苗13人(14.77%)愿意接種,滅活脊灰疫苗8人(909%)愿意接種,Hib疫苗7人(7.95%)愿意接種,輪狀疫苗4人(4.55%)愿意接種。
在是否建議自己的或親友的孩子接種疫苗方面,32人(36.36%)建議接種各類疫苗,45人(51.14%)只建議接種列入國家免疫計劃的免費疫苗,8人(9.09%)只建議接種自愿接種的自費二類疫苗,3人(3.41%)不建議接種疫苗。 在調查對象對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選擇方面,27人(30.68%)更愿意接種國產疫苗,41人(46.59%)更愿意接種進口疫苗(雖然價格更高),20人(22.73%)不在意接種哪種疫苗。
在影響疫苗接種意愿的主要因素方面,71人(8068%)主要考慮安全性問題,10人(11.36%)主要考慮有效性問題,5人(5.68%)主要擔心麻煩,2人(227%)主要考慮經濟性問題。
在接種疫苗后是否還需要注意避免接觸傳染源方面,76人(86.36%)仍會注意避免接觸傳染源并會做好防護,12人(13.64%)會注意避免接觸傳染源但不一定會做好防護,沒有人認為不再需要主要避免接觸傳染源。
2.5相關性檢驗結果
本研究通過卡方檢驗的方法研究各項數據之間的相關性,以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工作性質和是否有孩子作為分組變量,以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情況、接種情況和接種意愿作為檢驗變量。結果如下:(1)不同年齡分組的調查對象對疫苗分類的知曉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29),35歲以下組的知曉率顯著高于35歲以上組。(2)不同性別分組的調查對象,在是否建議自己的或親友的孩子接種疫苗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47),女性建議孩子接種二類疫苗的比例顯著低于男性。(3)不同性別分組的調查對象,在對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選擇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38),女性愿意接種進口疫苗的比例顯著低于男性,女性不在意接種哪種疫苗的比例顯著高于男性,二者在國產疫苗的接種選擇上差距不大。(4)不同文化程度分組的調查對象,知道二類疫苗的種類存在顯著性差異(P=0.048),文化程度越高,知道的二類疫苗的種類越多。(5)不同文化程度分組的調查對象,在對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選擇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文化程度越高,越愿意選擇進口疫苗,越不愿意選擇國產疫苗,其他各組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
3討論
研究表明,僅半數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尚不知曉,網絡、電視等媒體是調查對象獲取疫苗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七成調查對象接種過二類疫苗,水痘、狂犬、流感疫苗是調查對象接種比例最高的二類疫苗。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的接種意愿較高,流感、甲肝、肺炎疫苗是調查對象最愿意接種的二類疫苗。與國產疫苗相比,多數調查對象更愿意接種進口疫苗,安全性是疫苗選擇的最主要考慮因素。年齡、文化程度、性別是影響調查對象對二類疫苗的認知情況和接種意愿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網絡問卷的方式,樣本量較小,結果外推可能會有一定偏倚。本研究所收集的數據均為調查對象的自述數據,對疫苗的了解情況、接種情況可能和真實情況存在差異。
作為預防傳染病的重要生物制品,在一類疫苗接種率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加大對二類疫苗的宣傳科普力度,增加公眾對二類疫苗的了解程度,對提高二類疫苗的接種率,進而提高傳染病的防止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佚名.《國務院關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全文公布并施行[J].中國應急管理,2016,(4):40-42.
[2]李玉成.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現狀及影響因素探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04):94.
[3]蔣妍,季麗,張磊.0~6歲兒童二類疫苗接種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8,29(07):488-491.
[4]張雪海,李娜,張雙鳳,等.我國第二類疫苗接種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8,19(07):548-552.
[5]段瑾.北京市朝陽區兒童家長第二類疫苗接種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3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