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及其與父母依戀的關系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采用問卷法,以90名高中生為被試,分析我國青少年的同伴自我表露水平特征,并探索其與父母依戀的關系。結果表明:(1)高中生在外圍層自我表露水平最高,核心層最低,對好朋友的自我表露高于普通朋友,對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程度高于異性朋友;(2)女生對同伴進行自我表露的程度高于男生,但僅外圍層內容上表露差異明顯,女生面對好朋友時,表露水平高于男生,但面對普通朋友時在分數上表現低于男生或無差異;(3)父母依戀與高中生自我表露呈正相關,但核心層的自我表露與其無關。
  關鍵詞: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父母依戀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8.039
  1 問題提出
  自我表露是指個體與他人交往時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實地展示自己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思想。自我表露是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適度的自我表露有利于解決問題、舒緩壓力和不良情緒。恰當的自我表露有助于同伴親密關系的形成,是青少年期友誼的重要特征之一。
  現有研究存在著如下問題:我國關于自我表露的研究相對較少,已有的國內研究中,大多集中于大學生,較少關注高中生這一群體;研究自我表露時較為常用的問卷主要針對大學生,大多以表露內容進行維度劃分,如將其分為觀點、興趣、金錢等,層次不夠清晰,本研究選用了以自我表露深度為標準,按照外圍層、中間層和核心層測量的自我表露問卷。
  依戀是指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雙方互有的親密感受以及互相給予溫暖和支持的關系。有研究發現,安全型依戀個體向他人自我表露的水平高,對表露自己的信息感到舒適,回避型個體則相反。兒童時期父母依戀的形成,會影響個體自我表露水平的形成。
  綜上,本研究將關注于我國高中生的同伴自我表露水平,并探索其與父母依戀的關系,從而讓教師更好地了解高中生的自我表露情況,幫助高中生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本研究的被試來自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區某中學高二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共90人,男女生各45人。
  2.2 工具
  自我表露問卷問卷由陳丹在2012年以Altman和Taylor對自我表露的分類為依據編制。本問卷以自我表露深度為標準進行維度劃分,包括外圍層,中間層,核心層,共計16題。外圍層的內容主要是個人基本信息,共4題;中間層的內容主要包括個體對人或事物的看法、情感和態度等,共9題;核心層的內容主要包括個體的需要、價值觀和信仰等,共3題。
  被試在每個項目上需要針對4類表露對象分別回答,分數從1到5分,分數越高表示對該對象的自我表露程度越高。問卷各維度及不同表露對象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899-0.925之間。
  父母依戀問卷是由孫育智在2004年對依戀問卷(IPPA)進行中文版修訂后形成,問卷分為溝通、信任、疏離三個維度。該問卷共包括20個題目,其中溝通包括9題,信任包括7題,疏離包括4題。分數從1到5分,其中疏離維度需要反向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答題者與父母的情感聯系越強。問卷整體及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705-0.934之間。
  2.3 施測程序及數據處理
  問卷施測在班級教師的協助下通過問卷星網站完成。本研究發放問卷90份,篩出不合格問卷1份,有效問卷為89份,數據由問卷星網站導出并由SPSS20.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高中生對同伴進行自我表露的基本特征
  高中生面對同伴時,對外圍層內容表露最多,對中間層、核心層表露相對較少。高中生對好朋友的自我表露程度高于普通朋友,對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程度高于異性朋友。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進行檢驗發現,高中生進行自我表露時,關于中間層和核心層的私密內容,關系親密度影響顯著,但同性、異性朋友對表露水平的影響較小。
  3.2 高中生對同伴進行自我表露的性別差異
  高中女生對同伴進行自我表露的程度高于男生,但僅外圍層內容上表露差異明顯。女生面對好朋友時,表露水平高于男生,但面對普通朋友時在分數上表現低于男生或無差異,在面對不同性別的同伴時,表現差異較小。
  3.3 高中生的同伴自我表露水平與父母依戀的關系
  父母依戀對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整體解釋程度占9.7%。分維度來看,外圍層、中間層與各依戀維度存在顯著正相關,但核心層不存在相關。
  4 討論與結論
  4.1 高中女生僅在外圍層內容上對同伴進行自我表露的程度高于男生
  女性心思細膩,傾向于通過溝通交流與人建立關系,高中女生的總體自我表露程度高于男生符合生活經驗。但這一差異僅體現在外圍層上,這說明面對一些深層次且相對較為私密的內容時,高中生均有較低的自我表露。此時性別差異主要體現在男女生面對不同類型同伴時的表現上。
  4.2 女生面對好朋友時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男生,但面對普通朋友時無差異或低于男生
  女生一般通過分享個人信息、想法以及秘密來尋找共同話題,而男生則更傾向于通過一些娛樂活動來結交朋友,例如打球、打游戲,即便好朋友之間深層次的溝通也相對較少,所以女生面對好朋友和普通朋友時,會表現出明顯的自我表露程度差異,而男生差異則相對較小。
  4.3 父母依戀與外圍層、中間層自我表露存在正相關,但與核心層不相關
  孩子從小接觸到家庭的整體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性格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依戀越好的孩子,性格更外向一些,相對更善于溝通交流,也更容易信任同伴進行自我表露。外圍層和中間層涉及的內容都是較表層的,比較容易受到性格等因素影響。但關于父母依戀與核心層不相關的問題,本研究無法進行分析和驗證,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進行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在不同維度上,高中生在外圍層自我表露水平最高,核心層最低,在面對不同對象時,對好朋友的自我表露高于普通朋友,對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程度高于異性朋友,但在中間層和核心層上,表露對象的性別影響較小。女生對同伴進行自我表露的程度高于男生,但僅外圍層內容上表露差異明顯,女生面對好朋友時,表露水平高于男生,但面對普通朋友時在分數上表現低于男生或無差異。父母依戀與高中生自我表露呈正相關,但核心層的自我表露與其無關。
  參考文獻
  [1]邱蕾.人際關系中的自我暴露[J].社會心理科學,2009,(3):10-12.
  [2]冀婷婷,王家奇.大學生依戀對自我表露的影響[J].文學教育:中,2013,(6):40-42.
  [3]邱莉,陳會昌,岳永華.中學生自我表露的發展[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22(1):43-46.
  [4]楊震.留守初中生親子依戀、監護依戀、學校歸屬感與復原力的比較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7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