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制造企業為了爭取客戶,提供賒銷措施為其提供商業便利和經濟利潤,從而產生了制造企業的應收賬款。賒銷業務措施是把雙刃劍,既為賒賬企業的良性生產提供資金周轉支持,使被賒賬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也造成了制造企業大量壞賬、呆賬的出現,給企業經營帶來一定風險。文章闡述了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的類型、原因與加強管理的意義,分析了當前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提出具體對策建議。
  [關鍵詞]制造業;應收賬款;經營風險
  1 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概述
  1.1 應收賬款類型與原因
  應收賬款指的是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因商業目的向客戶企業提供賒銷業務的款項,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向客戶企業銷售實際物品,如材料、商品等,一類是向客戶企業提供無形商品,如提供勞務服務、智力支持等。
  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增加銷售額。高度競爭的市場經濟迫使企業試圖采取多樣措施吸引客戶完成商業交易,如價格優惠、財務賒賬等,后者即制造企業為商業目的允許對方推遲付款時間,進而產生應收賬款,這一策略尤其適用于同質化競爭企業群,當企業所生產產品的種類、質量和價格相差不多時,提供賒銷政策優惠的制造企業在客戶選擇中更有競爭優勢。二是減少庫存量。應收賬款和庫存都是企業的流動資產組成,相比應收賬款,庫存管理還需要人工成本、倉儲費用、自然消耗等,成本更高,流動性更差,持有風險更高,因此企業更傾向于將庫存產品銷售出去變成應收賬款持有。三是企業實力證明。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經營實體,賒賬管理能力高低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客戶企業對其盈潤能力的判斷和交易時的選擇,因此大部分制造企業為客戶的交易行為和后續選擇提供信心。
  1.2 制造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重要意義
  賒銷業務是一把“雙刃劍”,科學合理地使用會增加企業利潤,擴大企業客戶,促進企業發展,運用不當則會造成大面積呆賬、壞賬產生,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因此,制造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表現為:首先,有助于增加企業銷售額。企業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獲得賒賬的便利,客戶選擇企業完成交易,從而增加企業銷售收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其次,有助于減少企業存貨。通過賒銷可以幫助存貨迅速轉換為銷售收入,降低存貨的倉儲、管理等費用,存貨的風險也隨著這一交易行為而發生了轉移。然后,有助于提高企業聲譽。提供賒賬業務,并能科學有效地管理賒賬行為,在提高企業銷售收入的同時降低壞賬率,將被客戶企業視為實力強大、可信賴的標志。當然,企業開展應收賬款管理工作時,不能單純為了利益而放松要求,而要注重企業信用信譽的考察、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避免企業的壞賬損失。
  2 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企業管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
  首先,制造企業管理人員缺少風險意識。銷售人員片面追求銷售業績和經濟利潤,忽視自負盈虧的市場環境中的風險因素,忽略賒賬行為可能造成的壞賬、呆賬風險,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和手段,為企業的穩定運營埋下巨大財務隱患。賒銷業務一味增加,雖然銷售額增加了,賬面數字好看了,但實際上的現金流減少了,資金周轉難度增加了,企業經營風險與日俱增。
  其次,制造企業未樹立操作環節的風險管控意識。在向企業提供賒賬業務時,沒有設置企業的信用調查環節,盲目輕信企業的承諾和保證,信用調查環節不夠嚴謹,可以單純因為其以往賒銷歷史無重大違約現象即批準進行賒賬行為,一旦客戶到期未能按時還賬,企業的催收成本及資金周轉難度都會相應增加。
  2.2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應收賬款發放制度、回收制度、風險預警制度等均存在弊端。制造企業以生產為基礎,銷售為抓手,追求實現整體訂單量和銷售額的增加,促進企業長足發展。但是,在應收賬款發放標準制定上,如果忽視訂金額度的控制,預收款比例不合適,合同履行不正常等,都會影響應收賬款的回收。例如在應收賬款回收環節,若企業未制定明確的回收流程、責任追究制度,進而導致賬款回收未能及時,回收責任模糊不清。例如在應收賬款管理進程中,若缺乏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和觀測手段,財務部門不能對企業的所有應收賬款進行有效觀測,及時提供風險預警,將會大幅增加應收賬款回收的難度。
  2.3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方法不科學
  首先,合同管理不科學。制造企業每達成一筆訂單,在簽訂合同時,對賒銷政策涉及的合同條款審核缺乏制度性管理,合同審批淪為走過場,財務部門對合同條款中涉及的賒銷額度、付款約定等單純根據銷售和客戶的只言片語決定,沒有科學客觀的信息來做輔助判斷,公司沒有建立科學的賒銷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建立后只是由銷售和財務部門各自留存一份,為日后應收賬款難回收、責任推諉等埋下“定時炸彈”。
  其次,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方法不科學。制造企業在與客戶企業簽訂合同后,安排生產并發貨,此時合同開始生效。此后,企業缺乏應收賬款的跟蹤管理,有的企業只是等到應收賬款快到期時去催收,并未在應收賬款存在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方法,及時觀測客戶企業情況、預警風險,造成應收賬款回收難度增加。
  2.4 信息建設不能提供有效支撐
  制造企業多數帶有較為強烈的傳統企業管理風格和特點,在信息化建設上沒有投入足夠的重視,資金傾斜力度不夠,專業人才緊缺,影響信用信息管理和風險觀測管理等工作,不利于應收賬款的有效發放和回收。對各客戶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網絡化管理,在合同簽訂前即可全面掌控該企業近期經營情況及風險,對已簽訂合同的企業進行風險信息觀測管理,將監測事項量化、指標化,可以為企業開展應收賬款回收提供數據支撐。
  2.5 企業缺乏相應的獎懲激勵制度
  制造企業經營中追求產品訂單的最大化,企業對銷售人員績效考核也以訂單量為主要評價指標,對于應收賬款回收率則較少列入人員獎懲激勵制度中,這樣直接導致的弊端是企業銷售人員追求產品訂單的最大化,盲目增加賒銷資金的放出量,加上前面所提到的企業缺少對客戶企業信用風險的評價機制,導致回收賬款增加,企業資金流緊張。   3 加強制造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3.1 強化企業人員風控意識
  企業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其對賒銷業務的風控意識,深刻認識到居高不下的壞賬率對企業資金周轉及后續發展的致命影響,組織開展客戶信用調查評估工作,要求銷售人員在合同簽訂前,使用“天眼查”等信用信息公開系統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了解其經營范圍、資本、股權、納稅、訴訟等情況。同時通過對方公司的財報明確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根據從銀行方獲得的征信材料明確企業信用信譽及對外擔保情況,基于此綜合評估企業的信用額度,切不可因為貪圖銷售額增長而造成企業壞賬。
  3.2 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
  制造企業應明確內部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將核銷業務內部控制管理拆分成有序銜接、相互制約的模塊,由相應部門分別進行組織、制約和考核。首先,要建立賒銷賬款審批權限,明確賒銷標準,設定賒銷限額,在限額以上的賒銷賬款要由企業一把手審批;其次,賬款回收工作納入個人業績考核,誰銷售誰收款,貸款回收率作為銷售人員工資發放的重要標準之一。
  對單位各部門的職能權限進行清晰劃分,財務是賬款發放的審核部門和應收賬款的管理部門,銷售部門是應收賬款回收的主要責任部門,財務部門根據會計準則要求,在資產負債表日計提壞賬準備,在月尾編制應收賬款余額明細表,并與銷售部門建立銜接,銷售部門根據明細表安排業務人員開展催收工作。
  3.3 完善獎懲激勵機制
  對銷售人員摒棄單純以產品訂單為業績考核指標的做法,改為建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將訂單量、利潤創造、賬款回收率等一并納入考核標準中來,據此發放工資。同時,獎懲制度也要明確、嚴格,對年度壞賬率最低的銷售人員要給予物質獎勵,樹立榜樣效應,鼓勵大家學習,對壞賬率較高的銷售人員也要建立口頭批評、警告、再次警告、離職處理等層層嚴苛的懲罰制度。
  3.4 加強客戶信息管理能力
  加強對客戶企業信用信息的網絡化管理,在外部公開信用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投入資金,招攬人才,建立公司內部信息平臺,將所有合作企業的信用信息與內部信息平臺相連接,全面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及時觀測企業經營風險,一旦有指標出現異化,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加強信用預警。
  3.5 應用先進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
  企業管理人員應在應用傳統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基礎上,創新方式方法,例如采用應收賬款保理,一方面幫助企業低成本、高效率籌集資金,規避資金風險,建立融資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已經在債權、債務管理上形成一套專業流程,讓其保理應收賬款業務,可以實現專業分工,提高效率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欣.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機融合與創新發展[J].財經界,2016(11):188-188.
  [2] 肖陸嘉.無錫市飛航電力電子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創新[J].現代營銷, 2016(8):122-123.
  [3] 劉麗娟.淺議應收賬款風險的衡量與防范[J].價值工程,2016(1):247-248.
  [4] 趙敏明.淺析現代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4(24):115-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410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