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全面預算管理在民營企業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宮艷杰

  摘要:文章基于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實施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國民營企業實施預算管理所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措施,旨在針對民營企業的管理現狀,有效地將全面預算管理方式引進來,以促進企業管理的提升。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民營企業
  
  預算管理是18世紀首先在歐美等國家出現的一種管理方式,其真正應用于企業管理始于20世紀,在20世紀末我國一些大中型企業也逐漸開始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并成功運用于企業內部的管理。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大多數民營企業經過了近二十幾年的蓬勃發展己初具規模,但家族式管理的缺陷制約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其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嚴重不足,而很多成功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表明,全面預算彌補了企業管理上的不足,它通過戰略規劃和預算管理的銜接,增強了企業管理的預見性。
  一、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對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性
  (一)強化風險管理、實現戰略發展的需要
  作為一個民營企業本身的管理基礎就比較薄弱,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強,企業的發展受限于資金、技術、政策、市場等的約束,內部缺乏科學的抉擇機制,往往由于一個決策的失誤就給企業帶來了滅頂之災,很多民營企業缺乏資源配置能力,管理的優化整合處于摸索之中,企業的管理者很難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案。而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先評估后執行、收入支出早安排、工作模擬布置等手段,對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增強了企業的預見性和抗風險能力,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起了促進作用。
  (二)強化控制意識,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需要
  企業的領導人對企業的管控在于企業經營的計劃性,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完善內部控制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預算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使企業內部的各個運轉部門加強自身約束力,注重經營管理的過程控制。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人人參與的管理活動,通過將這項控制活動,與考核機制的有效銜接,使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緊密聯系起來,這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提供了有力的內部保障。
  (三)強化監督體系,為企業考核機制的有效實施提供依據
  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可以對工作做出適時和全面的評價,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便于發現實際工作與標準的差距,找到問題的所在,以及時彌補和改進。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的績效考核工作提供了標準和依據,通過預算數據與實際的對比,可以發現績效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用績效結果不斷修正預算中的偏差,使管理更規范、決策更有預見性。
  (四)維護所有者的利益的需要
  民營企業發展初期,老板集經營權和所有權于一身,管理人員也都是家庭內部成員,管理成本相對較低,不存在信任危機,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分離成為必然,兩權的分離給企業的所有者帶來了很多困惑,所有者和經營管理者的目標有時不一致、獲取的信息不對稱,很多時候企業所有者對企業的管理是鞭長莫及,為了控制和約束管理者的行為,維護企業的長遠利益,企業的所有者有必要通過全面預算把握企業的日常經濟行為,控制企業的經營發展方向,實現企業長遠發展戰略。
  二、民營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者對預算缺乏足夠的認識
  預算管理是企業經營戰略的預演,民營企業管理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戰略不清,對企業發展缺乏技術層面的數據分析;二是認識不清,缺乏對預算的基本認識,認為預算就是財務預算,由財務部去做就是了,或者認為全面預算應該包羅萬象,對預算管理的局限性沒有客觀的認知;三是把握不準,預算管理是一種高層次的技術工作,許多原生的企業家對一些管理理念不能很好把握,他們更傾向于對企業發展的拍腦袋預測,總之,管理者對預算認識的不足是民營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大障礙。
  (二)企業領導不重視,影響預算管理的效果
  民營企業大多數是從家庭作坊發展起來的,已習慣了原始的、經驗式的管控方式,這些企業家們對很多管理理論不太感興趣,何況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根深地固,它天生就排斥考核,自己信得過的人擔任職務,對稱職與否并不在意,重點是信任,企業考核只能是對下不對上、對外不對內,這勢必引起管理的松懈,也根本忽視了預算管理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思考。另外,民營企業的管理者更加注重管理的靈活性,擔心搞預算會制約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開展。管理者的不重視,使預算管理制度的推行缺乏有力的組織和指揮,失去了嚴肅性和權威性,難以達到預想的管理效果。
  (三)預算編制不科學、執行不徹底
  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使很多重要崗位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對較低,這勢必影響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規范性,很多細節設計不合理不具體,以至于執行難度加大,甚至中途流產。領導的表率作用不容忽視,其對一項制度的不重視直接影響到執行的力度,松懈的情緒一旦形成,預算執行的不徹底便是必然。
  (四)預算的考核和監督不到位
  很多企業在制度建設上存在著有制定沒執行、有執行沒監督的問題,往往是制度建設時轟轟烈烈,而執行、監督、檢查時卻變得異常松懈,監管不到位又沒有績效考核制度的配合,預算便難以達到其實施管理的目的,預算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
  三、民營企業推行預算管理的策略
  明確預算管理的目的、范圍、方式、方法,對預算的編制、執行和監督等環節進行科學的設計,建立完整的制度體系,形成規范的管理和運行流程。
  (一)管理層要高度重視,要用預算管理保障企業戰略實現
  預算管理要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部分,要由企業的最高領導親自來抓,它是企業的一把手工程。預算本身是對未來發生事件的合理測算,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但又是企業所必須控制的,所以不能讓風險與不確定性成為下屬不接受預算控制的借口,最高管理者親自參與預算管理是預算執行力的最大保障,同時預算又反映了企業戰略的調整方向,領導參與會使預算編制可行性更高。預算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設立一個由企業最高決策者負責的具有權威性和獨立性較強的專門機構,這是保證預算管理成功的基礎。
  (二)設置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
  通過設置預算委員會、預算管理辦公室以及預算管理責任中心等機構,分別承擔著與其經營決策權相適應的預算責任,以組織協調或實施的企業的全面預算工作。
  (三)對全員實施培訓,強化控制意識
  聘請專家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知識的培訓,培訓的對象從高層到一線員工,讓企業全員認識預算、參與預算,強化全員控制意識,讓人人都能清楚自己在全面預算中的位置和責任,做到心中有數,操作用法。
  組織預算管理的核心人員到成功的企業進行考察,汲取其在預算管理中的經驗,對照自己的企業特點取長補短。
  (四)選擇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預算的編制方法有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和綜合預算等,民營企業管理者要立足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適合企業現狀的編制方法,同時,對不同的經濟內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避免預算編制的模式化。
  為了提高預算的編制效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可有選擇地引進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電子預算的統一預算編制過程,有利于對預算進行匯總整理、減輕預算調整的繁重工作,同時也有利于財務知識欠缺的部門和人員進行預算的過程操作。
  (五)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考評
  預算執行的過程控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通過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管、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考核,使預算執行者更加注重管理的細節,重視實際與預算的偏差,從偏差中找原因、從偏差中找管理的漏洞,有針對性的進行修正和改進。同時將預算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通過績效考評使部門的小群體利益、個人利益與其工作業績緊密聯系起來,以充分調動各責任單位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四、結束語
  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式,在民營企業中應用具有其先進性,在民營企業戰略管理的執行與風險控制上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民營企業預算管理有其獨特性,靈活的管理機制,避免了預算管理的僵化,使其對企業戰略管理更具有指導作用。本文的探索重點針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推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應采取的操作策略進行了解讀,意在以責任到位為目的來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對于不同的企業在具體實施可能出現的問題,將隨著認識的深入作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尚淑青.以全面預算管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J].發展,2009(1).
  2、孫月云.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J].現代商業,2008(9).
  3、施蔚清.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的作用及對策[J].公用事業會計,2009(2).
  (作者單位:華峰集團有限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278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