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乘勢而上謀新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孫考取

   吉林省畜牧業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平穩較快發展,無論是總量擴張,還是質量提升,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牧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條件具備,時機成熟。
  
  回眸“十一五”
  ――攻堅突破,成就喜人
  
   畜牧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省委九屆六次全會決定,用3年時間打一場畜牧業發展攻堅戰,實現畜牧業質的飛躍,建設牧業大省?!笆晃濉逼陂g,省委、省政府7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牧業經濟工作,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牧業經濟的意見》等11個政策性文件,初步構建了涵蓋產加銷各環節的政策保障體系,為牧業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2007年以來,畜禽養殖業產值連續3年超過種植業。2010年,全省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239.7萬噸、95.64萬噸和43.5萬噸。畜禽養殖業產值實現831.45億元,畜牧業成為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來源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畜牧業發展方式深刻變革。著眼傳統牧業向現代牧業跨越轉型,重點推進牧業園區化、規?;蜆藴驶M程。實施以龍頭加工企業為核心、基地縣(市)為保障、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引導加工向養殖基地集中、企業向園區集中,規劃建設了省級15大牧業產業園區和市縣級34個子園區,牽動牧業經濟快速發展。全省備案規模養殖場(小區)發展到7252個,規?;曫B比重達到72%。45家畜禽養殖企業首次被農業部評為標準化養殖示范場。
  畜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企業聯系人制度,堅持“指導、協調、服務”6字方針,主動幫助企業研究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推動畜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全省畜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643家,屠宰加工能力達到10.3億頭(只),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規模以上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38家,屠宰加工畜禽3.2億頭(只),實現銷售收入326億元。畜禽產品精深加工制成品達到11個系列500多個品種。
  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日益完善。堅持把良種繁育作為公益性和基礎性建設,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投入力度,先后從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和俄羅斯引進優良種豬、肉雞和種牛等7個品種。積極選育開發具有吉林特色的地方優良品種,建立了延邊黃牛、松遼黑豬、長白山中蜂等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延邊黃牛和松遼黑豬被納入國家畜禽品種名錄。成功自主培育了長白山黑牛和精氣神山黑豬品種,開拓了高端市場。全省各類種畜禽場發展到283個,生豬、肉牛、奶牛、肉羊、蛋雞和肉雞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5%、95%、75%、80%、95%和97%。
  畜牧業融資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中國農業總行決定把吉林作為金融服務“三農”試點省,在省農行組建了全國首家畜牧業貸款中心,在市州分行和縣域支行設立了畜牧業服務部,農總行承諾,5年內支持畜牧業發展信貸規模不低于400億元。全省籌建畜牧業專業擔保公司20家,注冊資本金4.1億元,授信額度10億元,畜牧業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成效顯著。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結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撲殺凈化工作,并列為國家試點省份,松原、白城兩市被列為試點區,農業部首批200萬元資金到位并投入使用,布病區域化綜合防控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實施。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全省牲畜耳標平均佩戴率達到8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外銷牲畜耳標佩戴率達到100%。無疫區建設穩步推進,部分縣市已進入評估認證階段。全省消滅了牛瘟、牛肺疫、馬鼻疽、馬傳貧四種疫病。穩定控制了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情。防疫形勢保持穩定,連續7年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深入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嚴格畜牧投入品的市場準入管理,堅決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投入品行為,較好地實施了源頭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全省共179個產地和208個產品通過認證,認證規模3.85億頭(只),認證產品總量99.8萬噸,年銷售額84.7億元。
  飼料獸藥產業穩步發展。全省工業飼料企業585家,工業飼料產量460萬噸,實現產值117億元;粗飼料加工企業118家,秸稈飼料年產量2293.58萬噸,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32.8%;獸藥生產企業27家,其中生物制品企業7家,化學中藥企業20家,生產預防用疫苗、治療用藥品及消毒藥13個劑型、500多個品種,年銷售額5億元。
  畜牧業組織化程度明顯提升。組建跨區域的生豬、肉雞產銷專業合作社,積極與北京、浙江兩地開展產銷合作。吉發生豬產銷合作社在德惠市和農安縣擇優確定了10個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生豬養殖企業,作為首批供京生豬標準化養殖基地。全省各類牧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185個,帶戶規模達到12.5萬戶。構建畜牧業信息化網絡平臺,建立畜禽價格信息發布制度和預警機制,定期向農戶、養殖場(小區)、加工企業提供價格信息,指導產銷銜接,畜牧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
  機構和隊伍建設得到不斷加強。通過實施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健全了省、市、縣三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機構,完善了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技術支撐、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畜牧管理服務4個體系,穩定了省、市、縣、鄉、村五級畜牧獸醫工作隊伍,落實了省、市、縣、鄉四級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技術支持所需工作經費。積極組織開展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全省共有486人獲得執業獸醫師資格,1230人獲得執業助理獸醫師資格。加強官方獸醫培訓,成功舉辦了首屆官方獸醫師資培訓班,全省共有65人取得官方獸醫師資格,建立了首批官方獸醫師資隊伍。
  
  展望“十二五”
  ――搶抓機遇,再創輝煌
  
  “十二五”時期具體要抓好9項重點工作,力爭實現7個突破。
   抓好9項重點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規?;瘶藴驶M程。堅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設的方針,積極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進入畜牧業發展領域,大力興建高起點、規模大的養殖場(小區),到2015年,全省畜禽規模養殖比重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達到標準化規模化的養殖場要達到50%以上。圍繞規劃的產業園區,加快推進養殖、加工、市場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等,推進產加銷各環節緊密銜接,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帶動畜禽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是推動畜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按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端市場的取向,推進“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科技對畜產品加工業的重要支撐作用,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加工層次。引導加工企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大力發展梅花鹿、山黑豬、長白山黑牛等優勢特色加工業,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名牌產品、“拳頭”產品,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深入開展招商引資行動,圍繞規劃的產業園區,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加快與沿海發達地區搞好對接,把發展前景好、市場潛力大、帶動功能強、資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大財團吸引到吉林省畜牧業發展中來。通過引進外部要素,著力激活資源、放大存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是努力構建現代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堅持“引育繁”相結合的方針,采取企業為主體、政府扶持、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突出生豬、肉牛、奶牛和家禽,兼顧其他畜禽品種,重點抓好30個原種場和200個擴繁場建設。啟動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在全省范圍內推薦篩選省級重點核心場,支持有條件的核心場配備性能測定設施設備,開展性能測定、遺傳物質交流等工作,逐步開展種豬聯合選育提高。加強種牛繁育中心、種公牛站和基礎母牛核心群建設。加強草原紅牛、延邊黃牛等地方良種保護,擴大群體規模。加強吉林優質特色豬、長白山黑牛等新品種培育開發,加快商品化步伐。加快原種場和擴繁場建設,健全完善冷鏈體系,大力推廣優質凍精,提升畜禽良種化程度。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監管,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畜禽及遺傳材料等不法行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及超范圍生產經營行為,規范種畜禽生產經營市場秩序。

  四是加快推進飼料產業發展。嚴格飼料工業準入門檻,通過整治、兼并、聯合和重組等形式,推進飼料企業的規模化、集團化進程,打造優質飼料品牌,提升自給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鼓勵支持粗飼料加工企業強化技術開發與跟進,培育優質名牌粗飼料產品,推動粗飼料產業向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堅持“保護、開發、利用”6字方針,建立草畜平衡制度,科學確定載畜量,采取劃區輪牧、季節性放牧等方式大力發展草食畜禽,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五是強化獸藥監管和獸醫工作。加強以官方獸醫和執業獸醫為主體的新型獸醫制度建設,大力開展官方獸醫培訓,切實加強執業獸醫管理,不斷提高獸醫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按照獸藥GMP和GSP管理規范,對獸藥生產企業實行日常監督與駐廠監督相結合,獸藥日常抽檢與飛行檢查相結合的監管制度。深入開展獸藥市場整頓活動,強化對獸藥生產、經營、使用的全程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獸藥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確保獸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六是拓寬畜牧業發展融資渠道。堅持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支持重點龍頭企業率先組建擔保公司,努力構建輻射全省、覆蓋主要畜禽品種的融資擔保體系。創新抵押擔保機制,探索信用實體擔保、合作經濟組織擔保、畜禽圈舍和農機具擔保等多種方式,不斷健全完善牧業擔保機制和內容,提高養殖戶反擔保和信用承貸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好養殖戶擴大再生產資金需求問題。
  七是全面加強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堅持發展和保護并重,突出抓好春秋兩防和常年免疫,確保禽流感、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等重點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強化邊境重大動物疫病防堵工作,嚴格落實各項綜合防控措施,嚴防境外疫情傳入。強化動物衛生監督,確保畜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和出縣境檢疫工作全面落實到位,嚴防疫病傳入傳出,保障動物衛生安全。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建設,穩定基層防疫隊伍。加快推進動物標識和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存欄牲畜耳標佩帶率和可追溯能力。實施遏制布病等重點人畜共患病三年攻堅計劃,有效凈化畜群。
  八是著力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加強省市縣三級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提高監測、預報能力。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強對畜禽飼養、種畜禽質量、畜禽交易與運輸的監督管理。深入開展飼料市場專項整治,對各種違法添加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確保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建立健全乳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完善生鮮乳收購、銷售和檢測體系,切實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大力推進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質量認證,提高吉林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的信譽度,增強市場競爭力。
  九是強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畜牧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不斷加大扶持和推進力度,引導農戶進入合作經濟組織,大力發展規?;a和合作化經營,解決好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技術、資金和市場銷售等問題,提高畜牧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選活動,每年評定100個省級畜牧業示范社,在規范發展中促進合作經濟組織轉型升級。加快畜牧業信息化建設,通過連鎖經營、網上交易和訂單期貨等現代營銷手段,有效地溝通產銷雙方,連接大小市場。強化畜產品預警預報機制建設,完善和強化信息采集制度,加強對關鍵時期、重要產品的市場監測與預警,指導生產者合理安排生產,防止畜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充分發揮各種營銷組織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開拓市場新空間,引領現代牧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力爭實現7個突破:
  一是力爭在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上實現突破。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結合以獎代補項目,每年支持500個規模養殖場(小區)開展糞污無害化處理,糞污綜合利用率每年提高5個百分點。力爭通過5―10年努力,全省畜禽排泄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二是力爭在基礎母牛產業發展上實現突破。圍繞規劃的肉牛產業園區,大力推進基礎母牛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提高基礎母牛規?;B殖水平。強化政策扶持力度,保護調動廣大農戶發展基礎母牛的積極性,加快總量擴張,發展壯大基礎母牛核心群,引領肉牛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力爭在振興梅花鹿產業上實現突破。加大政策攻關力度,力爭在人工飼養梅花鹿退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進入藥食同源目錄上突破體制障礙。鼓勵支持梅花鹿規模養殖、精深加工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梅花鹿產業。
  四是力爭在秸稈粗飼料開發上實現突破。充分發揮吉林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深入實施“草變肉”工程,做好秸稈養畜這篇大文章。推廣普及青貯、氨化、鹽化等處理技術,提高秸稈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率。力爭到2015年,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40%以上。
  五是力爭在奶牛產業發展上實現突破。加強奶牛優良品種引進、擴繁和推廣,積極開展奶牛人工受精和性控技術,在保持總量持續擴張的同時,不斷優化群體結構,提高單體產出能力,實現質量和效益雙提升。
  六是力爭在無疫區建設上實現突破。以永吉免疫無口蹄疫區和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為重點,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強化疫病控制、防疫監督、疫情監測和防疫屏障體系建設,力爭到2015,無疫區建設全面通過國家認證評估。
  七是力爭在養殖與加工協調發展上實現突破。引導加工企業與養殖場(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恪守誠信、互利雙贏的聯結機制,推動養殖業與加工業協調發展。鼓勵支持加工企業建立優質養殖基地,提高原料保障能力,促進加工企業達產達效。
   (責任編輯:凡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545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