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國家保護區朱鹮保護及周邊村民經濟狀況調研報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1981年在漢中市洋縣發現世界上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到2005年國務院批準成立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然后一直到今天,朱鹮保護工作已經持續了近40載,朱鹮種群數量也由最初的7只發展到今天的2600余只。朱鹮保護作為一個較為成功的事例極具有借鑒價值。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實地調研,發放問卷的方式發現當地有機水稻的種植、梨果種植業發展情況,以牛頭坡為重點的旅游業發展現狀,朱鹮等鳥類的生存環境以及朱鹮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得關系,并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以提出具有針對性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區;草壩村;有機農業;朱鹮
一、引言
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2005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位于陜西秦嶺南坡,跨越洋縣和城固兩個縣。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隸屬陜西省林業廳,管理局位于陜西省洋縣縣城東區,保護區涉及43個鄉鎮和246個行政村。
草壩村位于洋縣縣城以北三公里,澢河東側,位于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邊緣,是世界珍禽朱鹮棲息地。草壩村自1997年起有朱鹮營巢棲息,臨近朱鹮生態園,我們在此通過生態調研了解當地生態概況、朱鹮保護現狀;并通過對當地的生產生活調研,從側面反映保護區的社區發展情況,使我們更加了解保護區建立對當地發展得影響。
二、調研目的及方法
?。ㄒ唬?調研目的
我們首先希望了解漢中朱鹮保護區近五年的生態保護對當地居民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效益,當地居民的就業環境有無較大的改善[1],保護區的發展與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有無潛在矛盾。了解保護區管理、建設狀況,朱鹮保護的具體工作進展及取得的成效,朱鹮繁育的方式方法、種群數量和分布以及保護區對朱鹮的主要保護措施。通過訪談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向政府部門了解近五年來針對朱鹮保護區出臺的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及監管力度以及政府部門對因建立保護區而經濟受損的人民群眾的安撫情況。
(二) 調研方法
1.問卷調查:通過走訪當地村民,用問答的形式填寫調研問卷。2.宣傳教育:廣場宣傳朱鹮相關保護知識。3.實地考察:在朱鹮自然保護區以及朱鹮梨園景區內進行生態調查。4.訪談調查:采訪當地的朱鹮管理局、林業局、街坊街道辦以及村委會等單位。
三、調研結果
?。ㄒ唬┲禧q保護成果
自保護區成立以來,當地政府就出臺相關政策,禁止砍伐朱鹮巢區和夜宿地林木,營巢樹和夜宿樹周圍,禁止砍柴、放牧等人類活動。2017年,保護區完成了在核心區5000畝的封山育林任務,改善了朱鹮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此外,保護區通過人工投食這一直接措施補充朱鹮食物來源。
朱鹮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了春季野生朱鹮繁殖情況調查活動,調查涉及共8個縣,37個鄉鎮,調查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在此次調查中,共發現野生朱鹮巢183處,其中空巢17處,成功營巢166處。自此,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朱鹮專項調查活動在洋縣正式啟動。為加強保護區疫源疫病防治工作,保護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疫情報告及時、準確、高效。同時保護區已開展多次人工繁育朱鹮的野化放飛工作。成立了專門的野外巡護稽查隊確保朱鹮保護的安全性。為了充分發動群眾參與朱鹮的保護,保護區通過多種途徑在學校、集市和朱鹮活動區進行廣泛宣傳,讓社區群眾和中小學生認識朱鹮、了解朱鹮。如印制朱鹮樣式的掛歷發放等等,使朱鹮保護深入到千家萬戶。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當地居民普遍具有很強的保護朱鹮等野生鳥類以及其棲息樹木的意識,并且自覺使用規定允許的有機化肥。草壩村1組還有一些居民自愿接受保護區雇傭為護鳥員,承擔一些日常看護工作。此外,還經常接待一些來自日本的觀鳥愛好者。
?。ǘ┲禧q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得關系
1.農業方面
朱鹮保護區建立給當地帶來的主要弊端是朱鹮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農藥通過食物鏈傳遞到朱鹮體內會嚴重影響其生長和健康,影響朱鹮的數量增長。所以在保護區內必須推廣有機農業。保護區建立最直觀的益處就是,當地植被保護工作做得很好,多種珍稀動植物在這里繁衍棲息,生態環境良好。隨著朱鹮品牌效應的提升[2],有機農業產品有著極大潛力,將會極大促進草壩村經濟的發展。同時受到政府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穩步發展,政府也會免費提供有機肥料,部分種子補償村民。因為朱鹮物種的特殊性,日本人對于草壩村相關的投資不少,而這些投資使得當地群眾受益頗多。草壩村內的小學有部分課桌,田間的滅蟲燈是由日本人資助的。
2.旅游業方面
朱鹮梨園位于草壩村,占地共387公頃,分為三個園區:梨園、現代農業觀光園和朱鹮生態園。梨園梨子主要有川西、黃金梨、麻梨等20多個品種,其中園中梨樹的種植面積高達上萬畝,果粒年產量有兩萬噸以上,山下還種有大面積油菜花,春季大約三月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除果樹農作物之外,園內還設有水上樂園、室內游泳館、羽毛球館、茶館、農家樂、人工湖及其他游樂設施。近些年來,隨著梨園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旅游業的發展,游客數目在不斷增加,但增速緩慢。并且目前梨園的其他相關產業并不多,并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觀鳥活動逐漸興起。由于朱鹮以及眾多野生鳥類在草壩周邊的存在,草壩也迎來了全國各地甚至來自日本的觀鳥愛好者。
為解決朱鹮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得矛盾,近年來保護區正在嘗試一套以社區共管為基礎的朱鹮保護可持續發展模式,即當地社區和保護區對社區和保護區的自然資源進行共同管理。一方面,國家和當地政府投入資金扶持開展種植食用菌、經濟林木和中草藥等多種經營項目;另一方面,與中航工業等企業合作開展有機水稻種植。
四、結束語: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長久以來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朱鹮保護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由于良好的建設和長期的規劃,保護區已經獲得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也走上正軌。但當地旅游業依托于朱鹮品牌這一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根據以上成果,本文給出建議:
?。ㄒ唬┙竦匮a償制度,每年在合適地域開發人工濕地以補充因干旱等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濕地減少,以此確保保護區濕地面積大體穩定。
?。ǘ┘訌娕c高校合作[3]。高校的加入可以為保護區農業、工業、旅游業等的發展提供強力的技術支持,解決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如梨果種植新品種的開發,同時也為高校找到一個廣闊的實踐基地。
(三) 把梨園承包給對種植感興趣的農戶,經專業加工和市場化營銷形成產銷一條龍,以獲取最大經濟和生態效益。
(四) 塑造朱鹮品牌旅游,開發鳥類博物館,朱鹮紀念品等一系列產業,與梨園、觀光園、生態園的游樂設施相結合,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參考文獻:
[1]. 郭向榮,溫亞麗.保護區農戶朱鹮保護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林業經濟問題,2012(5)
[2]. 段偉,溫亞利,王昌海.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農戶對環境和朱鹮保護的態度影響分析[J].濕地科學,2013(01)
[3]. 翟天慶.朱鹮生態特征與劃定朱鹮保護紅線研究[J].綠色科技,2016(1)
作者簡介:劉渝楓(1998-),男,漢族,重慶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熱能與航空發動機基礎原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8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