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隨訪中心對改進醫療服務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建立醫院專職隨訪中心,融合電子病歷信息系統和智能化隨訪軟件,對出院患者開展電話回訪、患者咨詢、信息管理和滿意度測評,發現醫生診療、醫生回訪、醫院管理、內部流程等方面的問題和不足,為持續改進醫療服務,改善患者看病就醫感受,提供借鑒和參考。方法:采用完全隨機抽樣,選取醫院內分泌科2018年5月份200名出院患者,隨機設置對照組(n=100)和實驗組(n=100),實驗組接受隨訪中心電話回訪,對照組不進行電話回訪。利用已經檢驗的《出院患者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實施滿意度對比分析和醫療服務改進綜合評估。結果:隨訪中心開展回訪的實驗組較對照組滿意度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通過分析患者反饋,可更清晰的得出醫院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從而針對性的予以整改,達到改進醫療服務的目的。結論:在醫院建立專職隨訪中心,開展電話隨訪,可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系統分析匯總患者反饋意見,可有效改進醫療服務。
關鍵詞:隨訪中心;醫療服務;回訪;監督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國家衛計委在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5-2017)中明確提出,公立醫院要積極借鑒銀行系統滿意度測評做法,在窗口或辦理出院手續時實施滿意度評價,廣泛利用電話、郵件、信函、訪談等形式開展患者隨訪,進而改進住院服務。國內大型公立醫院開展患者回訪已經成為一項基本醫療工作制度,也是目前改善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常見的一種做法。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綜合國內外醫療機構多種患者回訪模式,形成了符合自身特點的醫生隨訪中心
健康教育科三級電話回訪工作機制。其中,成立專職隨訪中心開展第二級患者電話回訪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隨訪中心回訪與醫生回訪的區別
1.1是對醫生回訪的補充和監督
近年來,由管床大夫對出院患者開展回訪和康復指導,己成為國內醫療機構的一種共識,得到了推廣和患者的高度認同。研究表明,與其他人員相比,管床大夫在病人診療當中處于主要地位,病人信任度較高,醫患溝通相對順暢。但不可否認的是,單純由醫生主導的患者回訪存在著諸多缺陷和不足:醫生對出院病人回訪積極性不強,存在敷衍塞責的現象;回訪內容主要圍繞病情康復,相對單一;對于服務、行風、醫療費用、內部流程、后勤保障等領域起不到作用,很難收集到病人群體對醫院整體的意見和建議。鑒于此,部分醫療機構將患者回訪工作列入醫生績效考核。為彌補醫生回訪的不足,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設置了內設機構隨訪中心,專職對出院患者開展意見征詢,既是對醫生回訪的補充,也是一種監督和考核。
1.2隨訪中心主要工作職能
醫院信息化建設主要圍繞電子病歷為核心,為此,我們引進開放了隨訪中心軟件與電子病歷的接口,實現各項功能和數據抓取全融合,有效解決了住院患者的隨訪信息問題。主要功能有:患者信息管理功能;隨訪功能,設置人工呼叫模式和電腦自動撥號模式;病人咨詢功能,患者可通過服務電話開展就醫咨詢、信息查詢、醫保咨詢、項目查詢等建立醫務人員醫德檔集問卷發放調查數據統計和科研等。
1.3隨訪患者設定內容
從患者對醫護人員、診療效果、工作流程、醫療費用、醫德醫風、后勤保障等領域出發,主要隨訪患者對醫護人員的印象,對診療效果的認可,對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的反饋,對醫院管理層面的意見和建議等,試圖將患者入院、治療、出院整個環節流程囊括進去,全方位的呈現患者的觀點和看法。
2資料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選取醫院內分泌科2018年5月份200名出院患者,隨機設置對照組(n=100)和實驗組(n=100),實驗組接受隨訪中心電話回訪,對照組不進行電話回訪。對兩組實施滿意度測評問卷調查,其中兩組有效問卷均收回86份。在診斷標準上,參照WH01999年糖尿病診斷相關標準,確診為1型或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超過額定值。
2.2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根據《出院患者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問卷,(該體系確認經過信度、效度檢驗),對實驗組、對照組實施問卷調查,獲得出院患者對醫院診療流程、診療環境、服務態度、診療費用、醫德醫風、醫療技術等滿意度情況共6大類38項指標,問卷滿意度均設5個選項,非常滿意(5分)、比較滿意(4分)、一般(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
運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問卷結果實施t檢驗和相關統計分析,發現滿意度差別。分析描述開展隨訪中心回訪與滿意度指標的相關程度。
3結果
診療環境(包括科室設置、交通與停車、診療空間、醫院標識、衛生環境、病房安靜、熱水膳食質量與價格、信息查詢)實驗組滿意度為81%,對照組滿意度77.3%。
診療流程(包括手續便捷性、醫生問診、醫生診查診斷、掛號繳費取藥的方便程度、復診)實驗組滿意度為88.2%,對照組滿意度84.9%。
服務態度(窗口人員、導醫人員、醫生、護士、餐廳人員、保潔保安人員)實驗組滿意度為87.96%,對照組滿意度為84.36%。
醫療費用(檢查、藥品、花費明晰度、開藥患者知情同意、床位、護理費用)實驗組滿意度為88.28%,對照組滿意度為83.02%。
醫德醫風(尊重患者隱私、醫務人員著裝、索禮受賄情況、推諉應付病人情況、醫務人員在崗情況、解答問題耐心程度)實驗組滿意度為93.02%,對照組為91.58%。
診療技術(醫生病情判斷準確度、治療方案及時性、治療方案的有效安全性、院內感染情況、并發癥情況、護士技術水平、醫療設備先進齊備性)實驗組滿意度為91.88%,對照組為89.26%。
整體上看診療流程、診療環境、服務態度、診療費用、醫德醫風、醫療技術,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整體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整體滿意度對比分析,見表1。
4實施隨訪中心電話回訪的討論
第一,有效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暢通醫患溝通渠道。醫院成立專職隨訪中心,一是在患者出院后定期開展電話隨訪,了解其出院后疾病轉歸、治療用藥的依從性以及復診的時間。二是在與患者溝通的同時,可適時提供分診預檢、專家出診信息、排班情況、就醫流程、特色優勢、項目價格等方面的咨詢,讓患者深入了解醫療過程。三是對患者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記錄,適時答復。整體上能夠幫助患者產生一種受尊重的心理感受,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四是明顯提升患者滿意度。
第二,有效監督醫護人員一級回訪。隨訪中心開展回訪首要出發點是對醫生一級回訪的監督和復核,醫院將醫生回訪成功率和回訪工作量納入醫生績效考核,實施目標管理,與獎懲掛鉤。有效提升了醫生回訪病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了醫患互動。
第三,有效改進醫院各層面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隨訪中心隨訪內容包括了醫護人員以外的人員群體服務態度,形成對醫療服務的有效支撐。
第四,有效推動了醫院管理的PDCA循環。PDCA螺旋式上升管理模式,是實施高效管理的有效手段。醫院內部管理人員對各項常規工作習以為常、見慣不怪,很難發現一些容易忽視的問題。通過病人的視角去發現醫院各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可有效彌補自身不足,快速精準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PDCA閉環管理。我們重點加強了臨床藥學的職能發揮,充分發揮藥師作用,開展全程化藥學服務,有力促進了合理用藥和大處方監控。通過了解患者不滿和需求,在患者表達情緒的同時,也能推動醫院持續完善各類規章制度、服務流程。
綜上,在醫院內部建立專職的隨訪中心,實施出院患者回訪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可客觀公正地征集患者的意見和建議,為醫院完善管理、改進服務提供參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0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