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力度,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引發了各界人士的關注,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支出依然存在大量問題。本文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后發現,其主要是由于我國知識產權制度與企業制度的不完善所導致。未來,為優化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投入,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明確研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的界限,提高我國科技創新人才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高新技術企業應該進行適當的企業制度調整,適當地引入QFII。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 研發支出 知識產權 盈余管理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想要2050年完成科技強國的建設目標,科技創新是重中之重。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引發了各界人士的關注。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其既是知識密集型經濟實體又是技術密集型經濟實體。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能力在于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源于研發支出的存量與投入,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支出依然面臨許多問題,如胡凱(2018)研究指出,國家在大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的過程中產生了類似于“歐洲悖論”現象,即公共激勵研發支出是有效的,但創新產出是低效的;張倩倩(2017)研究指出研發支出的費用化與資本化界限不明確,提升了管理者利用研發支出資本化來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降低了研發支出的真實性。鑒于此,本文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支出經費上的投資規模增長迅速,從2007年到2013年短短幾年間,研發支出經費就從3710.2億元上升到11846.6億元,提高了兩倍多。2000年相關研發活動所產生的有效發明專利數僅為1443件,而在2013年增長到84587件,達到了2000年的近60倍??梢哉f,高新技術企業為我國科技創新活動作出了巨大貢獻。根據世界經合組織統計,中國1991年的研發支出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72%;2015年研發支出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0.9%,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約為1.9%。2017年研發支出占GDP的2.1%,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占到全球研發支出的20%。同時,我國也給予了高新技術企業眾多優惠政策,單從國家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稅收激勵來看,2008~2011年高新技術企業累計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2259億元;2015年減征企業所得稅1000多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免征增值稅高達72億元。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占GDP的比值仍然相對較低,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三、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對科研創新的重視,創新激勵不斷加大,高新技術企業逐漸加強對企業研發支出的投入。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研發支出仍存在如下問題。
 ?。ㄒ唬┩獠啃詥栴}
  外部性問題是由于企業外部人士能輕易盜取企業自有知識產權信息并進行技術復制,以較低成本去分享企業原本利潤的行為引起,這大大打擊了高新技術企業進行自主研發的積極性,不利于企業研發支出的投入。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現在就存在較為嚴重的外部性問題。
 ?。ǘW洲悖論現象
  歐洲悖論是指歐洲創新體系的研發支出只在基礎研究和公共激勵的背景下是有效的,但在創新產出上(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商業化方面)是低效的(胡凱,2018)。目前我國就存在著“歐洲悖論現象”,即我國的科研創新大部分為科技模仿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嚴重影響了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
 ?。ㄈ┙浝砣斯芾矸烙?
  管理防御是指經理人在進行公司治理時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會選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所以經理人的研發投資項目可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結果,而非有利于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最優選擇結果,不利于企業研發支出的投入。
  (四)大股東侵占問題
  張玉娟(2018)研究發現隨著第一大股東股權份額的增長,企業參與創新投資項目的積極性減弱。企業研發支出減少,創新產出也有所減少。當大股東為風險規避型時,面對風險大且投資回收期長但有益于公司未來發展的項目時,大股東可能會放棄投資機會,不利于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ㄎ澹┢髽I研發支出盈余管理問題
  張倩倩(2018)研究發現,相對于費用化研發支出,資本化研發支出具有信號傳遞作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存在將研發支出資本化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章衛東(2017)研究發現,企業管理者對研發支出費用化和資本化具有較大決策權力,管理者傾向于將研發支出資本化,進行盈余管理,從而削減企業當期支出,虛增利潤,獲得績效獎勵。這就大大降低了研發支出這一會計科目的真實性。
  四、問題產生的原因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支出存在許多問題,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覈R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
  高新技術企業有別于其他傳統行業,企業的重要資源大多為無形資產,而非傳統的有形資產;由于我國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落實不到位,導致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高,企業不愿意去披露自身知識產權的信息(李莉,2014)。同時,在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成果被竊取后,企業沒有一條有效的途徑去維護自身權益,竊取損益不對等,弊遠大于利,從而導致竊取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引發外部性問題,削弱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
 ?。ǘ┭邪l支出稅收優惠政策不完善   研發支出稅收激勵政策在促進企業進行研發支出的同時也存在漏洞。一方面,市場取向型的產業研發政策無法強制企業投資社會回報率高的項目,而企業出于自身利益會優先選擇企業回報率高的項目;另一方面,技術創新成果的新穎性要求缺失削弱了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導致企業的技術模仿遠遠高于技術創新,引發“歐洲悖論現象”(胡凱,2018)。
  (三)企業內部績效考核不當
  績效考核往往是決定管理者薪酬與去留的關鍵性指標,由于研發支出具有風險性和效益滯后性的特點,所以管理者傾向于投資那些風險性較低、本期獲利快且成本低的項目,或是進行研發支出資本化的盈余管理來降低本期成本,虛增利潤,以達到本期績效考核。
  (四)企業股權結構不合理
  朱德勝(2016)研究發現,不合理的股權結構提升了大股東侵占中小股東權益的可能性,引發大股東侵占問題,影響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并且股權制衡度與公司創新效率正相關,不合理的股權結構導致股權制衡度下降,引發企業創新效率下降,影響企業對研發支出投入的積極性。
 ?。ㄎ澹┭邪l支出資本化與費用化界限模糊
  雖然我國在企業會計準則上明確列出了在研發階段可以支出資本化的條件,但在實際操作中,研發支出資本化還是費用化依舊界限模糊,導致會計上具有可操作性,這就為管理層對研發支出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機會,降低了研發支出的真實性。
  五、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ㄒ唬┘訌妼χR產權的保護
  我國應從根本上改善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要完善知識產權的運作機制,加強相關法律的立法與實施,讓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有專門的機構去受理,在審判過程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
 ?。ǘ┰鰪娍蒲腥藛T的創新意識
  要解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中的“歐洲悖論現象”,就要增強我國研發人員的創新意識。如:只有新穎性的研發支出才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激發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引進國外先進的創新管理體系,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等。
 ?。ㄈ┻m當的管理層激勵
  尹美群(2018)研究發現,對于技術密集型企業,薪酬激勵有助于增強高管創新投入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增強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高管持股作為薪酬激勵的一部分,在保持股權制衡度良好的情況下,提升高管持股比例有助于提升企業對研發支出的投入。并且朱德勝(2016)研究發現,提高高管持股比例也能提升創新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研發支出的質量。
 ?。ㄋ模┻M一步明確研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界限
  企業研發支出中存在盈余管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研發階段中支出資本化與費用化的界限模糊。我國應進一步明確企業研發支出資本化與費用化界限,提高企業研發支出的真實性,防止相關人員利用研發支出進行盈余管理損害企業利益。
 ?。ㄎ澹┮隥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李蕾(2013)、范海峰(2012)、王宇峰等人(2012)研究發現QFII可抑制企業削減研發支出進行的盈余管理。我國可以適當地將QFII引入高新技術企業,如簡化QFII進入高新技術企業的審批程序,縮短進入時間、放寬投資額度等,使其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技術創新有效地融入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加強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監督,防止企業利用研發支出進行盈余管理。
  參考文獻:
  [1]張玉娟,張學慧,長青,湯湘希.股權結構、高管激勵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機理及實證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科學管理研究,2018,36(02):67-70+75.
  [2]胡凱,吳清.R&D稅收激勵、知識產權保護與企業的專利產出[J].財經研究,2018,44(04):102-115.
  [3]尹美群,盛磊,李文博.高管激勵、創新投入與公司績效——基于內生性視角的分行業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8,21(01):109-117.
  [4]張倩倩,周銘山,董志勇.研發支出資本化向市場傳遞了公司價值嗎?[J].金融研究,2017(06):176-190.
  [5]章衛東,黃一松,李斯蕾,鄢翔.信息不對稱、研發支出與關聯股東認購定向增發股份——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數據[J].會計研究,2017(01):68-74+96.
  [6]朱德勝,周曉珮.股權制衡、高管持股與企業創新效率[J].南開管理評論,2016,19(03):136-144.
  [7]李莉,閆斌,顧春霞.知識產權保護、信息不對稱與高科技企業資本結構[J].管理世界,2014(11):1-9.
  [8]李蕾,韓立巖.價值投資還是價值創造?——基于境內外機構投資者比較的經驗研究[J].經濟學(季刊),2014,13(01):351-372.
  [9]王宇峰,左征婷,楊帆.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05):102-107+144.
  [10]范海峰,胡玉明.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公司研發支出——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南方經濟,2012(09):60-69.
  基金項目:本文受到山東管理學院校級課題《金字塔結構上市公司兩權分離度對現金分紅的影響研究——基于異質機構投資者調節作用的角度》(項目編號XJ20170201)和《國有企業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基于機構投資者治理的角度》(項目編號XJ20180101)的資助。
 ?。ㄗ髡邌挝唬荷綎|管理學院會計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29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