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法律邏輯學教學措施應用研究毛永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毛永紅

  摘要:針對法律邏輯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和問題所在,文章就作者的實際經驗,結合高等教育學和高等教育0理學理論知識,從圖示法、案例法、互動教學法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在法律邏輯學教學措施應用方面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法律邏輯 教學措施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3-144-02
  
  一、問題提出與原因分析
  
  邏輯是思維的工具,法律邏輯學是為法學學習和應用服務的。法律邏輯學是一門法學基礎學科,也是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學習法律邏輯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各部門法知識,同時,也為法律系學生在以后工作上進行法律實踐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但是,法律邏輯學教學由于自已固有的一些特點,導致學生接受起來有難度,這樣就不得不從教學方法上作一研究,以便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實踐。法律邏輯學的具體教學難度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法律邏輯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法律邏輯學是法理學、法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邏輯學的一個分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原理知識,必須從法學、哲學、數學、語言學,還包括大量生活方面引用實例與知識,以幫助同學們理解法律邏輯學基礎原理知識。因此,本課程蘊含的知識含量比較豐富,而且內容相互交叉融合。這樣就需要同學們理解一定的法律、哲學、數學、語言學等知識,對于生活的理解也要比較深入,并且,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發現邏輯與法律之間的內在關聯,并進行主動靈活運用。
  第二,法律邏輯學是大學初期學科。一般來說,法律系學生在大學生初期開始學習本課程。這樣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立足于為法律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初步建立法律思維方式。但是這樣面臨的主要困難有兩方面:其一,大多數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沒有很好的學習主動性,這需要教師對于其自主學習要進行更好的引導;其二,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掌握不系統,不了解各部門法的具體法律知識,頭腦中也沒有典型法律案例,不具備法律思維方法。實際上,有部分法學大學生在面臨畢業之時,才發現自己雖然記憶了不少法律條文,也能如數家珍說出許多法學家名稱和法律格言,但對于這些知識在社會中如何運用卻不知道,以至于產生了自己雖然學習了四年法學,但到底學了什么技巧和能力都不清楚的疑問。這固然有許多方面的原因,但沒有進行正確領會法律邏輯學知識,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第三,法律邏輯學是抽象性與具體性高度統一的學科。目前,盡管對于法律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在理論上尚存爭議,但對于其主要部分卻已有共識。從各種版本的教材內容看,我國法律邏輯學課程主要有普通邏輯學基礎知識、部分法哲學基礎知識、法律思維學基礎知識、立法學基礎知識、法律解釋學基礎的較為抽象的知識,還有各部門法律典型案例、法庭論辯、犯罪偵查等方面較具體知識。這樣進行課程內容編排的目的,在于其符合一般到特殊的學習過程。但在這種由基礎原理過渡到靈活性非常強的具體法律實際運用過程中,同樣面臨著兩方面的教學困難,一方面學生們知識積淀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們跨越高度抽象性到實踐具體性這一鴻溝時要付出更大努力。
  
  二、解決對策與措施
  
  (一)學習遷移理論與典型事例導入
  學習遷移是一種學習中習得的經驗對其他學習的影響,學習遷移的影響條件有學習對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經驗的概括水平、認知技能與策略和定勢的作用。典型事例的導入是充分有效地促進學習遷移的重要條件,根據學習遷移規律的要求,應把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主要內容。要通過典型事例導人進行講解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態度等。好的典型事例對于學習遷移能產生積極影響,當后面的任務是前面任務的同類課題或它的特例時,定勢能對后來課題的學習起促進作用。
  選擇典型事例非常重要,一是要增加學習者對于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的相似程度;二是選擇已有概括水平高的經驗;三是選擇一些適當難易的,一定的認識技能與策略水平學生均能夠掌握的事例;四是在實際教學中,既要考慮所學課題與原有經驗的同一性,利用積極定勢幫助學生掌握解決一類課題的方法,同時又要變化案例,以幫助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防止產生消極定勢。
  根據學生們大一學習了憲法知識,對于憲法學知識已經有較好掌握的實際情況,可以就具體的憲法條文章節設計法律邏輯學教學案例。比如我國憲法“第四章國旗國徽首都”,先請同學們思考這個章節題目的法律意義所在,再引導學生們理解國旗國徽首都之間存在一個邏輯關系,即三者都屬于國家標志這一概念;然后引導同學們思考國家標志這一概念根據同樣的標準劃分是否還應該有其它內容。之后再進行引導啟發,同學們發現還應該有“國歌”這樣一個國家標志,而憲法章節中并沒有顯示,因此才有了相應的憲法修正案把國歌增加上去。因此,通過選擇同學們已有概括水平的憲法知識,主動科學運用學習遷移理論知識,逐步引導同學們體會邏輯上的概念外延知識,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抽象和形象思維結合與圖示法
  根據教學理論研究,大學生的思維過程是由形式邏輯思維逐步向辯證邏輯思維過渡的過程,無論是形式邏輯還是辯證邏輯的思維,都需要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具體結合。而對于知識原理的掌握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采用圖示法。美國圖論學者哈里曾強調說:“千言萬語不及一張圖。”在課堂講授上以常規的簡潔板書和準確優美的語言,再恰當地配合運用圖示就能達到以圖激趣、以圖增記、以圖啟智、以圖感美的最佳學習效果。具體而言,所謂圖示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線條、方框、記號、箭頭以及關鍵的語詞等構畫成簡略圖,以求簡明扼要地把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形象地表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整體結構、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以及內在知識與外在知識的能量互動交換,一個好的邏輯框架圖,非常有助于學生們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理解。
  在邏輯框架圖構建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其一,圖示的層次性。繪圖的主要目的不在圖,而在于板書結合,以形象的方式條理出主要知識點之間的脈絡聯系。在設計圖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知識的系統性,首要體現于層次性,必須注意邏輯主干的架構。在宏觀教學的整體安排或微觀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中,要把相關部分的最大學習價值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即上位的學習放在首位,建立教學內容的主干。其二,圖示的簡略性。針對法律邏輯學部分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的特點,相應的圖示法目的在于形象性輔助理解,必須注意不能過于追求完滿,而將諸多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知識羅列在圖中,這樣會導致重點不清,因此,邏輯框架圖中只能擇其重要基本原理顯示。其三,圖示的顯明性。一個圖是一個系統性產物,為了幫助同學們真正理解內部關聯,可采取將圖中最為關鍵的知識點以特殊線條著重指出的方法,必要時可以附加典型事例旁注,以幫助學生們切中要害,掌握學習要點。其四,圖示的開放性。根據系統論觀

點,一個科學的系統不能是封閉的空間,而應當是開放的系統。因此。在采用圖示法中,要注意不能將學生的思維局限于某一個圖中,而是以圖為指導,引導啟發同學們創新思維,可采取設問題的方式,啟發學生們思考,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指導參與理論與師生互動教學
  現代教學理論一改傳統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主導地位的認識,而是認為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同時,當代大學生思維靈活,非常具有積極性,正如“我們需要做的只是點燃其中的火焰”。師生互動是有效手段。從學生參與的時間段來劃分。包括課堂互動教學、課下互動教學、同學們查閱相關資料等。
  課堂互動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根據知識對象采取相應課堂互動的方式。比如,對于概念內涵與外延的掌握,同學們已經學習了許多法律概念.教師可采取提問等簡潔方式,就能夠達到師生互動效果。而對于命題的分類,命題間的對當關系推理等知識,由于同學們以前不具備相應知識,在初次接觸類似知識時。采取提問方式并非最佳選擇。教師可采取以例題或習題引入,指導同學們討論分析。由同學們自己發現問題所在。這樣會激發大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真正起到課堂互動的教學效果。
  課堂互動教學由于時間空間所限,不足以應對法律邏輯學科的諸多內容的學習,因此就必須采取課下互動教學,將教學過程在時間與空間方面進行拓展。在進行課下互動教學時注意的事項有:其一,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范圍。對于知識點思考范圍的劃定非常重要.主要是避免學生們漫無邊際地進行思考,這樣達不到有的放矢,學習效率不高。同時,也能夠使學習自主性不高的學生在一定知識范圍內主動學習。其二,指出主要方法。法律邏輯學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性學科,在對法律邏輯學相應知識點的學習必須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具體而言,要求同學們多參閱課外書,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絡的便利條件,對于一個宿舍的同學可以就某個原理性知識的應用舉行課下討論會、辯論會等,采取綜合方法鼓勵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鼓勵同學們尋找法條中的核心法律概念,自主采用歐拉圖表示概念間的外延關系,進一步深刻體會屬種關系、壘異關系等邏輯原理.再進一步應用三段論進行法律推理的的特殊方法等。其三,監督學生自覺活動。必須承認的是,由于大學生與高中生所處的學習階段有根本不同,這個階段從本質上講是以大學生自覺學習為主??墒牵捎谠S多大學生剮人大學,對于這種學習方式不能深刻領會,更不能自覺形成習慣,這就要求法律邏輯學的教學過程中??蛇m當采取課下學分制,課堂課下連續一條龍的學習應用方法,通過運用一定的監督方法,采用凱爾曼的價值內化三段論法,使這些學生們的學習態度達到遵從――認同――內化的逐步良好過渡,最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實用興趣學習法與法律典型案例激發學生興趣
  沒有興趣,學生就不會主動地深人到教材的學習中去。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挂舱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說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法律邏輯學理論性較強,有許多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比較抽象。這與大學初期學生年齡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導致了“課難教,師難當”。研究其中的原因,有學生們畏難思想的影響。也有老師授課枯燥,方法簡單,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注重興趣促進學習法.加強法律邏輯教學。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方法有許多,筆者在此僅就法律案例的教學運用談談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實用興趣學習法。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中的一條根本原則。它對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起著根本的指導作用。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不但不能夠實現學生對知識到能力的轉化,還會導致學生對法律邏輯知識的科學性、真理性、實用性心存疑問。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的內容,用典型實例讓其輕松地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述概念外延關系的重要性時,筆者先讓學生先仔細閱讀刑事訴訟法第152條的法律規定,然后讓學生自已分析其中法律概念的關系。經過學生自主分析和小組討論后,再針對學生們發現的問題進行具體講解。學生們真正理解了屬種關系間概念內涵與外延的反變關系,深刻理解了限制與概括的哲學聯系與實際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與直接進行理論講解相比較,其積極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法律邏輯學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將邏輯理論和方法應用于立法和司法實踐,為制定法律解釋法律適用法律提供一套邏輯分析、推理、論證的工具。并且,總的來說,法律系學生對于法律案例有種天然的敏感,有天然的親切感。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典型法律案例。在案例的選取上注意從不同角度進行選擇,一種是難易程度上,選擇難易適中的法律案例,在時間段上,既可選擇最新發生的時效性非常強的法律案例進行分析,也可選擇古典的傳統的法律案例。比如,在古典案例方面。筆者選擇了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和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中的斷案實例進行法律推理分析,在時效性比較強的實例中,選擇“三鹿毒奶粉”事件進行法律邏輯分析。在這樣實例引導下,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在快樂中掌握相關法律推理技巧,在比較中發現演繹推理、歸納推理與類比推理各自的應用特點。
  
  (五)總體教育與個別指導
  根據統一要求進行總體教育和進行個別指導的因材施教相統一的原則,這是取得教學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面向全體同學提出統一要求,保證質量標準,同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按照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采取不同方法教學,使不同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學生的基礎不同,導致學習層次不同。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三類同學.一類是基礎知識比較牢靠的學生.一類是大多數同學,一類是基礎知識欠缺的學生。教學過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同時要兼顧兩頭。這是因為大學的職能決定,不僅是精英教育.而且是大眾教育,一定要將普遍知識傳播開來。對于第一類同學。教師在其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指出理論前沿問題引導其深入探討,同時可以啟發其將法律邏輯知識普遍原理廣泛應用于生活.應用于法律實踐中去;第二類同學是學習主要承受者。教師要將基本原理與典型事例,使其形成層次嚴密的知識體系,并要不斷鞏固其認知結構,努力培養其綜合能力;第三類同學是基礎相對不牢靠,如果按照普通學生的要求進行指導學習,會導致其喪失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要注意發現,多利用時間多交流努力發現其學習障礙,對于其可能有學習心理、學習技術和具體知識體系方面的學習障礙,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實際,幫助其排除困難,掌握本門課程主要基本知識體系,努力轉化能力并使其能一定程度靈活運用。
  作為一門課程而言,必然具備普通課程教學的一般特征。這體現在多方面,比如教學態度、教學言行、教學多媒體的應用等教學多方面。這都是在法律邏輯教學過程中必須具體靈活采用的方法與對策。
  
  三、結語
  
  法律邏輯學對于學生們的法律學習和法律思維培養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僅短期表現于其它法律課程的學習中,而且長期體現在具體法律工作中;不僅體現于法律領域內,而且體現于做人做事各方面,其外延范圍非常廣泛。這樣,雖然在教學學習中有難度,但是只要教師本著為教學負責的精神。深入教學過程,努力發現其中固有規律。對癥下藥采取相適應的方法,就會在教學效果方面有較大進步。能夠有助于同學們汲取知識營養和培育綜合素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324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