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論晚粳“嘉花1號”直播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選擇性狀優良的水稻品種,是提高水稻栽培產量與質量的關鍵。“嘉花1號”是嘉興市農科院采用雜交育種方式培育的晚粳品種,該水稻品種自2002年開始示范種植以來,一直有著良好表現,在巢湖南岸、廬江、長豐等地均有著廣泛種植。現將晚粳“嘉花1號”的品種特性和直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關鍵詞:晚粳稻;嘉花1號;播前消毒;病蟲害防治
  一、嘉花1號的品種特點
  1.品質優
  據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嘉花1號糙米率83.5%,精米率76.0%,整精米率74.9%,粒長4.9mm,長寬比1.8,堊白粒率6%,堊白度0.8%,透明度2級,堿消值7級,膠稠度72mm,直鏈淀粉含量16.6%,蛋白質含量8.6%,9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1級標準。
  2.抗性強
  據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微所抗性鑒定,嘉花1號葉瘟平均5.4級,穗瘟平均3.0級,穗瘟損失率平均3.5%;白葉枯病平均4.3級;褐稻虱9級。中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感褐稻虱。經中科院遺傳所鑒定,嘉花1號高抗白背稻虱。
  3.產量高
  我市于2014年開始引進晚粳“嘉花1號”,并選擇在長豐縣、廬江縣等幾處示范田,進行試點栽培。為消除誤差影響,在2014-2017年連續栽培三年,與武運粳21號進行對比,結果如下:“嘉花1號”連續3年平均產量為614.9kg/畝,“武運粳21號”連續3年平均產量為507.4kg/畝,“嘉花1號”畝產量高于“武運粳21號”17.4%。
  4.株型好
  苗葉細,葉色淡綠,分蘗及分蘗成穗率中等,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有彈性,冠層葉挺。直播主莖總葉片為15葉左右,株高約86cm,地上5個伸長節間,劍葉長×寬為20cm×1.6cm,倒二葉長×寬為29cm×1.5cm,倒三葉長×寬為32.7cm×1.4cm。葉色較深,較易脫粒,后期轉色好,青稈黃熟,熟相較好。
  二、晚粳“嘉花1號”直播高產栽培技術
  1.種子消毒
  選取粒大飽滿的水稻種子,將其倒入清水中浸泡10min左右。浸泡過程中,用手或木棒等工具進行不斷的攪拌,可以讓一些秕谷浮于水面,然后將其撈出。反復淘洗幾遍后,至水面無漂浮秕谷后,將沉底的水稻種子倒在干凈紗布或篩網上,放置于陽光下曬干。晾曬過程中,紫外線還可以起到一定的殺菌效果。晾曬過程中也要進行翻動,但是要注意不要擠碎、壓裂稻殼。水稻播種前2-3天,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將水稻種子浸泡于4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5min后撈出,用清水沖干凈,陰干后即可播種。
  2.適時播種
  采用直播栽培的優點是減輕了前期整地的工作量。播種時間一般選擇在6月中下旬,在小麥收獲后,使用旋耕機在麥田上進行滅茬深耕,保證田間平整,土壤透氣。同時將麥田表層大塊土壤破碎,將雜草、石子等清理干凈,營造良好的水稻直播條件。按照合肥市氣候條件,正常年份下最遲于7月初完成播種。目前,合肥市各地農村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播種,可以很方便的調節田間播種密度,每畝地的基本苗數量控制在12-14萬棵。保證合理的栽種密度,不僅有助于稻苗健康生長,后期也能夠降低常見病害的發病率。
  3.科學施肥
  直播水稻在苗期對肥料的需求較少,但是仍然需要施足肥料,以提高稻苗的抗病能力。水稻栽培期間至少需要施四次肥,分別是:(1)基肥。在插秧之前要向田間施足基肥,基肥一次性施入,肥量占整個生命周期施肥總量的30%-40%。(2)分蘗肥。插秧后20天左右,要開始施加分蘗肥,可以根據田間水稻的生長情況,或是通過測土配方的形式,在分蘗肥中適當增加一些微量元素,對于促進分蘗也有顯著效果。(3)穗肥。在水稻抽穗期要施加促花肥,可以是稻谷穗大粒多,這一期間補充穗肥對提高水稻產量有重要影響。(4)粒肥??梢蕴岣叩竟荣|量,減少秕谷數量。
  4.水分管理
  水稻在不同生長期,對土壤中水分需求量也有較大差異,并且不同品種的水稻,需水量也不盡相同。以晚粳“嘉花1號”為例,水分管理應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從苗期開始,田間土壤水分含量需要保持在70%以上,可以保證稻苗對土壤中養分、礦物質的正常吸收。在返青期,水稻進入第一個需水期,需要進行一次灌溉;另外在幼穗發育期、灌漿期等,也需要結合當年的雨水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灌溉。此外,水稻雖然需求旺盛且具有一定的耐澇能力,但是如果田間長期積水,也容易導致水稻根系呼吸不暢,保證土壤水分合理也是提高直播水稻產量的重要因素。
  5.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合肥市晚粳“嘉花1號”栽培中常見的病害有稻曲病、紋枯病等幾種。以紋枯病為例,在夏季午后高溫、高濕環境下,容易發病。最先出現于葉片,然后逐漸向莖稈蔓延。對于紋枯病,通過增施鉀肥、鋅肥,可以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對于已經出現的病害,每畝地可以使用20%的己唑醇80ml,兌水30kg,進行噴霧治理。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噴霧,連續3天左右可以見效。另外,可以優先考慮一些綠色、高效、低毒的農藥,在取得較好防治效果的同時,也避免了出現環境污染。
  (2)蟲害防治。合肥市晚粳“嘉花1號”栽培中常見的蟲害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幾種。以稻縱卷葉螟為例,在安徽、浙江一帶每年可發生5代左右,幼蟲主要分布在心葉或葉片背面,導致葉片出現透明半點。對于這類害蟲,通過清除田間或田邊雜草,可以取得較好的預防效果。對于已經出現的蟲害,可以使用化學方法治理,每畝地使用30%的殺蟲雙水劑200ml,兌水40k,進行噴霧。隔2天進行一次噴霧,連續噴2-3次可以見效。另外也可以選擇生物方法防治,在田間放養適量的澳洲赤眼蜂、赤帶扁股小蜂等,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三、結語
  晚粳“嘉花1號”經過示范種植,實際種植效果良好,具有推廣種植價值。地方農技人員要做好晚粳“嘉花1號”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幫助本地農民掌握該品種水稻的栽培技術要點,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切實提高水稻產量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全軍,康鑫,徐軍,等.晚粳寧88在寧波市奉化區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12).
  [2]胡獻軍.優質晚粳“嘉花一號”在江淮東部地區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19-19.
  作者簡介:吳前紅(1975-)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市槐林鎮農業綜合服務站,助理農藝師,中專,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