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學分制制度下分層教學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秦 澄
摘要:文章結合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實踐,提出了學分制制度下高等職業教育分層教學中層次的劃分方法,從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和教學管理等方面探討了分層教學實施方案的編制,對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職教育學分制分層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能夠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數增加較多,由此也引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生源狀況的變化,學生的文化基礎、心理素質、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怎樣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怎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分層教學意義的認識與層次的確定
分層教學是職業教育轉變教學觀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分層教學是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條件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符合自身特點的最佳教育和全面發展;分層教學既滿足了部分學生由中學升入高職、高職進入普教的需要,又可適應市場對人才多樣性的需求;分層教學有利于轉變教育質量評價的觀念,改變教育質量單一目標的考核方法為多目標的考核體系;分層教學能夠促進教學管理的現代化,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分層教學是在承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差異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摸底考試,問卷調查,師、生座談會所獲取的信息,用發展動態的觀點,綜合判斷,客觀地確定學生所在的層次。就目前而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1 雙優型,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比較好。
1.2 雙弱型,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比較弱。
1.3 單優型,此類型又分三種:一種是智力因素尚好,但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缺陷,如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不正確,缺乏鉆研精神,意志品質薄弱等;別一種是智力因素雖較弱,但是非智力因素較好,此類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自覺性高,有刻苦鉆研的精神;還有一種是特長較突出,但存在嚴重的偏科性。
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必須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兩個方面因勢利導,采用不同的方法,設置不同的目標,盡可能的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提高。
2. 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
要使分層教學落到實處,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在教學計劃、課堂教學、質量考核和教學管理四個方面分別做好分層教學的貫徹、實施、落實和保障工作。
2.1 教學計劃中貫徹分層教學的思想
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適應市場多變性和一專多能的原則,結合學生的不同層次,就業崗位群的不同要求,在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我們把各專業課程體系劃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個平臺。
對于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兩個平臺上部分課程,如高等數學、英語等設置合格、標準和升學三種不同的目標,通過分層學習的方法來實現相應的目標。
對于專業課平臺中的同一專業,設置不同的專業方向,將專業課程按不同方向進行分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和基礎情況等自由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參加學習。
2.2 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
分層教學實施初期,可采用不同層次分班授課和同一班級分層授課相結合的方法。
2.2.1 不同層次分班授課
在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中,我們是按合格、標準和升學三個目標分別組織教學。
合格目標,只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內容和基本的運算方法,形成基本能力,在教學中適當降低理論要求,加強實踐和操作練習。這類學生將來可進入職業崗位群的第一崗位,從事具體的操作工作。
升學目標,主要針對參加本科入學考試的高職學生。對于該層次的學生,利用選修課,按照有關考試大綱組織教學。
標準目標,這一目標下的學生人數眾多,他們雖屬于同一層次,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別,又可歸結為同一班級不同層次的教學范疇。
2.2.2 同一班級分層授課
對于同一班級分層教學必須切實做好分層備課、講授、練習和輔導等工作。
教師要在深入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時間和策劃教學方法。要特別注意把握講授內容的深淺度和運用知識的難易度,并體現出層次感。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分層目標,做到分層設疑、分層提問、分層解答,使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處于活躍狀態,讓每個學生都有表述自己觀點的機會。在不同層次之間起到鞏固和激勵的作用。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內外練習的安排在數量和難度上要區別對待,對每個練習做到認真選擇題型、精心設置層次。既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問題解決后的愉悅,又讓他們有繼續努力的目標。
課外輔導工作是此類分層教學中重要的輔助環節,在時間安排上可采用固定時間和隨機時間相結合的方法,固定時間由教務部門統一安排,隨機時間由教師根據教學具體情況自由確定;在形式上,宜多樣化,如采用集體與個體輔導相結合,學生詢問與教師提問相結合,查漏補缺與提高拓展相結合,以及作業面批等方法,解決不同層次學生存在的各種不同問題。
2.3 質量考核中落實分層教學的目標
傳統教學質量的考核,大都用同一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這一考核方法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多目標的實現。
分層考核是根據分層教學目標,設置各類不同的考核標準,如合格考核、標準考核、升學考核等,并將各類考核標準及考核的形式、題型提前向學生公布。學生可依據自己對所學知識及技能的掌握情況,再結合自身的愛好和特長選擇參加其中的某一類考核。
分層考核是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類考核的總分相同,但通過考核后獲取的學分有所不同,因而可以有效地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教學管理中保障分層教學的進行
分層教學對日常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層選課(包括選修課的開設)淡化了固定班級、固定教室的觀念,學生更多地按所選修的課程組成臨時班級。因此要保障分層教學的實施,在教學管理上應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4.1 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具有高素質和敬業精神的教師隊伍是實施分層教學的的基本保證。
2.4.2 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特別是調停課審批制度,從嚴控制調停課率。
2.4.3 提高教學設施、實驗設備的利用率,增加每天有效授課時間,錯開教室、實驗實習場所的使用高峰。
2.4.4 加強學生的考勤管理,杜絕遲到、早退和曠課現象。
2.4.5 積極推行教考分離制度,由過程考核逐步轉變為目標考核。
2.4.6 加快現代化教學管理的步伐,自制和引進高效、實用的教學管理軟件。實行網上選課,軟件自行編班以及學籍、學分的無紙化管理。
3. 進一步深化分層教學的思考
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分制教學制度的全面實施,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采用。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分層教學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按學生的層次制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并按不同層次分班組織教學;要逐步減少多層次合班教學的分層教學方法;建立建全激勵機制,使不同層次間的學生能夠相互流動;大力推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現代化的進程,深入探索各類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方法;增加教學投入,優化教學資源配置。
參考文獻:
[1] 楊振峰、田萬國.分層教學:充分發展學生強勢智慧[J].上海教育,2009,18.
[2] 孟祥林. 分層教學與教學過程最優化:從中日美對比論我國的策略選擇[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7.
[3] 賀莉等. 工科高等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8.
作者:
秦澄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5/view-1375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