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心臟才會好(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芳塵
有時我們會發現,各項檢測指標正常的人也會突然死于心臟病發作。而一個醫學結論更令人震驚:有50%的心臟病是醫院無法檢測出來的! 美國心臟病學的領軍人物、著名心臟病專家米米?嘉妮麗博士是美國心臟病綜合治療中心的創始人,根據自己終生的從醫經驗和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揭開心臟不為人知的一面:心臟不僅僅是一個機械壓力泵,更是一個智能器官,它有自己特殊的“語言”,并通過壓力、抑郁、憤怒、悲傷等情緒表達自身的問題。因此,治療心臟病最好的藥不是阿司匹林、斯達停舒和ACE抑制劑,而是愛、寬容和樂觀向上的心情。
1、不為人知的心臟
現代醫學的最大悲哀之一,就是將心臟視為一個簡單的機械壓泵,而忽視了它的情感需求。這是現代人心臟日益脆弱的根源!
現代醫學的一切手段都只是在關注人的物質身體,而不是人的靈魂。醫生的手術刀能解剖人體的每一個部分,卻永遠無法解剖人的精神。因此,有時候,心電圖顯示出的數據遠不如與病人的一席長談。但遺憾的是,現在醫生的面孔越來越冷漠僵硬,他們只相信儀器顯示的證據,而不考慮病人的心情。
心臟不僅擁有心理特征,會受到敵意、壓力和抑郁的影響;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智慧,它自身的神經系統能夠與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進行溝通;甚至心臟還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它渴望達成更崇高的目標。
2、敵意情緒是心臟病的罪魁禍首
實際上,有50%的冠心病并不是肥胖、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脂等造成的,其罪魁禍首是我們的敵意情緒。
(1)壓力
長期以來,人們十分重視飲食和運動對心臟的影響,但卻忽視了壓力對心臟的影響。在壓力狀態下,我們體內會分泌出壓力荷爾蒙,身體的這種應激反應會逐漸損害我們的血管,產生高血壓、各種炎癥以及血管損傷。換句話說,一個人心臟監測的指標都很正常,但由于壓力過大,他也可能突發心臟病。相反,一些諸如想象、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減壓手段則是治療心臟病的良藥,它們能讓血管放松,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
我們大多數人會對壓力有更深的反應,只要我們醒著,身體就會自動產生壓力荷爾蒙。生物鐘讓我們從睡眠中清醒,在整個白晝,我們的體內都會分泌出壓力荷爾蒙。按響汽車喇叭、工作期限的迫近、響個不休的鬧鐘,這些事情都會讓我們的心臟跳動加快。如果血液在外來壓力的作用下猛地涌進心臟,我們的身體就會發出無聲的吶喊:“失火了,請注意!”長期慢性的應激反應會逐漸損害我們的心血管系統,產生高血壓、各種炎癥和血管損傷。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只有在我們熟睡之時,我們才有可能完全擺脫壓力。
(2)憤怒
心臟不僅是位于身體中的一個器官,它還與文化背景、地點與時間相關聯。我們也發現了許多誘發冠心病的與身體相關的傳統病因,比如肥胖、高膽固醇、高血壓、吸煙、糖尿病以及靜止不動的生活方式等,但是,仍然有50%的冠心病患者無法用這些病因來解釋。我們現在已經清楚,其他一些非常微妙的心理因素,例如孤僻離群、抑郁癥和敵意等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的這些情緒,同樣可能導致心臟疾病。
最近有研究表明,敵意情緒比諸如吸煙及高膽固醇等傳統因素更容易誘發冠心病。研究者們發現,相對于具有傳統的致病因素的人,那些在心理性格測試中表現出易怒與敵意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心臟病、狹心癥或其他冠心病癥狀。
這是因為,健康人如果產生敵意情緒,往往伴之而來輕度的抑郁,會使體內的IL-6蛋白質值升高,這種蛋白質使得人的情緒激奮,最終會導致動脈血管壁增厚,成為心血管疾病的誘因。
容易產生敵意情緒的人群,一旦處在被激怒和挑釁的環境中,經常成為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高發群體。他們還會養成許多非常危險的習慣,比如吸煙,暴飲暴食,放棄鍛煉,等等。
在人們感到生氣憤怒和生活無望時,體內會分泌出諸如體內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大量的壓力荷爾蒙,從而誘發高膽固醇值和高血糖。
而且,許多證據也表明那些性情暴躁易怒的人很容易患上心房顫動,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律失常。
從人體的角度來看,敵意與憤怒的意念就像正在響動的警鈴,警告身體預備好打一場硬仗。為了處于高度戒備狀態,心跳會加速;肌肉緊繃;壓力荷爾蒙會釋放出來;視力與聽覺都會變得敏銳集中;整個身體都處于緊繃狀態。只有當這些威脅消除以后,人體的這些反應才會逐漸消散。但是一個易怒的人常常終日都帶有這些應激反應,那些怒火就像隨時爆發的大鍋爐一樣。
(3)抑郁
而有時候我們很難意識到的抑郁情感,則像慢慢烤著的小火一樣傷害著我們的身體,它們最終也會反應在身體的表征上。
心情不好,心臟自然就會不好。有研究指出,抑郁和焦慮都提高血壓,影響心律,改變血液凝結狀況,最終導致提高了體內的胰島素指標與膽固醇指標。所以,抑郁癥和心臟病總是一前一后,結伴而行。
詹姆斯?林奇曾經指出,心臟病與孤獨有關系。孤獨會由于家庭或社會生活因素更加嚴重。人們對電腦或其他電子通訊工具產生了更多的聯系與依賴之后,這種孤獨更會蔓延開來,成為一種隨處可見的普遍現象。
根據林奇的研究結果,缺乏關愛而且在家里備受指責的人,會存在交流障礙,他們往往回避與他人交往,在整整一生中,這種生活模式一直延續下去。許多抑郁孤獨的人把面對面的交流看成一種威脅,一旦要與他人進行交流,他們就會馬上戒備起來。這時,體內分泌的壓力荷爾蒙,使血壓升高,讓心臟加速跳動。經受過這種焦慮感的人往往更傾向于從人際交往中抽身出來,變得更為與世隔絕。反復循環下來,這將會導致抑郁癥。
為什么抑郁會傷害心臟呢?抑郁和焦慮都提高血壓,影響心律,改變血液凝結狀況,最終提高了體內的胰島素指標與膽固醇指標。這些因素伴隨著肥胖,與其他跡象和癥狀一起,成為心臟病的預兆。抑郁癥還會緩慢地增加體內的壓力荷爾蒙水平,使人體分泌出體內皮質醇和腎上腺等壓力荷爾蒙,這同樣能使血壓升高,增加體內的甘油三酸酯值,以及其他有害的膽固醇(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
(4)悲傷
對心臟危害最大的莫過于悲傷。在悲傷的氣氛中,身體從交感神經系統中分泌出大量的壓力荷爾蒙,使得心跳加速,動脈縮緊,因而出現某些心臟病的癥狀,如胸痛、氣促和休克等。現在醫學研究者已經明確地將悲傷列為心臟病發作的誘因之一。
悲痛有很多種表現方式:高度緊張,無法釋懷的抑郁和憂傷,甚至還包括憤怒與敵意。那些沉溺于悲痛的人常常停止服藥和鍛煉;他們重新抽煙,酗酒或者濫用藥物來排解痛苦。
在悲痛的氣氛中,身體從交感神經系統中分泌出大量的壓力荷爾蒙,使得心跳加速,動脈縮緊。
事實上,急診室的醫生經常會遇到患上了應激性心肌病或“心碎綜合癥”的病人,他們平時健康狀況良好,沒有心臟病史。他們通常遇到了一些急發事件,比如親人的死亡,因此,他們會感覺到身體出現類似心臟病的癥狀,如胸痛、氣促和休克等。
當回流到心肌的血液遭到血栓的阻礙時,心臟病便會發作。在冠心病人中,情感壓力常常促發心臟病?;加小靶乃榫C合癥”的病人往往診斷為沒有血管栓塞和動脈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在心電圖中看到,他們的心肌酶有少量提高,從而暫時性地減弱了心肌跳動的能力。
這種病癥也被稱為壓力性心力衰竭,其誘因不是血管栓塞,而是突發性打擊。它使腎上腺素和其他壓力荷爾蒙分泌在短時間內激增,許多毒素流向心臟,降低了心臟輸血功能。研究者發現在患有“心碎綜合癥”的心臟里,荷爾蒙、鄰苯二酚胺或腎上腺素等指標比正常人高出了30倍之多,甚至比一些心臟病發作的病人還高了5倍。
悲痛會引發一系列心理變化,而且,這些變化還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研究了大多數人在面臨自己或他人死亡時的心理階段。這些階段包括:拒絕接受、憤怒、協商、抑郁和最后接受。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所有的心理階段,但大多數人起碼經歷了其中的兩個。
正常人的悲痛過程是逐漸完成的。而一個沒有完整地經歷上述心理階段的人,往往會陷于某一階段而沉溺不已,不能自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153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