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效果。方法:將本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PDCA循環模式。結果:觀察組護理后LVEDD(50.12±0.18)mm、LVESD(33.89±1.00)mm、LVEF(54.00±0.25)%、環境風險發生率2.44%、滿意度97.56%。對照組護理后LVEDD(52.17±0.74)mm、LVESD(37.86±0.88)mm、LVEF(50.13±0.19)%、用藥、器械、護患矛盾及環境風險發生率,分別為2.44%、4.88%、2.44%及4.88%、患者滿意度97.56%。結論:實施PDCA循環模式,能夠有效減少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風險
  【中圖分類號】 R71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70-01
  前言:心血管內科常見的重癥疾病,以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為主。患者心功能較差、自我護理能力低,護理風險發生率高。有研究指出,將PDCA管理模式應用到護理風險管理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護理的安全性。本文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資料:性別:男/女=20/21,年齡(65.85±1.95)歲,病程(2.02±0.14)年。對照組資料:性別:男/女=21/20,年齡(66.20±1.84)歲,病程(2.13±0.08)年。兩組患者可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PDCA循環模式。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 觀察組護理后LVEDD(50.12±0.18)mm、LVESD(33.89±1.00)mm、LVEF(54.00±0.25)%。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風險發生率及滿意度 觀察組環境風險發生率2.44%、滿意度97.56%。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常規護理管理方法,對護理風險較為重視。但因管理模式落后,護理風險仍顯著存在[1]。本文研究發現,采用常規方法管理后,患者LVEDD(52.17±0.74)mm、LVESD(37.86±0.88)mm、LVEF(50.13±0.19)%、用藥、器械、護患矛盾及環境風險發生率,分別為2.44%、4.88%、2.44%及4.88%、患者滿意度97.56%。
  采用PDCA循環模式進行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彌補常規管理方法的缺陷。PDCA循環模式在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方法,及其優勢如下:(1)計劃(Plan,P):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應成立“PDCA小組”,共同制定風險管理計劃。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常見的護理風險,以用藥風險、器械風險、護患矛盾、環境風險為主。管理計劃中,應全面涵蓋上述內容。(2)實施(Do,D):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多伴有多臟器慢性病,并發癥發生率高[2]。用藥過程中,一旦藥物劑量、輸注速度出現異常,極容易誘發心率過速,嚴重甚至容易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為減少上述風險,護理人員應遵醫囑嚴格控制藥物劑量及滴注速度,給藥前,應加強核對,避免給藥錯誤。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往往需借助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器械治療疾病。一旦某一器械性能出現異常,極容易導致護理人員錯誤判斷患者的病情,導致護理風險產生。對此,護理人員應在使用醫療器械前,詳細檢查其性能,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焦慮、恐懼情緒一般較為嚴重,一旦護理人員未與其妥善溝通,較容易誘發護患矛盾。各項負面情緒的產生,與疼痛有關。如患者疼痛過于嚴重,應考慮給予其鎮痛類藥物,減輕疼痛、預防躁動。針對已發生躁動者,護理人員應耐心與其溝通,對其進行鼓勵,預防護患矛盾。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機體免疫力低,醫院感染率高。護理人員應每日消毒病房,降低空氣微生物濃度,預防環境風險。(3)檢查(Check,C):各項管理方案實施的過程中,護士長應不定期的對管理質量進行檢查。發現漏洞,應及時提醒,并予以處理。(4)調整(Action,A):PDCA小組成員應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對管理方案進行調整,持續性的提高管理質量。本文研究發現,實施PDCA循環模式后,患者LVEDD(50.12±0.18)mm、LVESD(33.89±1.00)mm、LVEF(54.00±0.25)%。本組患者環境風險發生率2.44%、滿意度97.56%。與常規管理效果相比,患者的心功能及護理安全性更強,優勢顯著。
  綜上所述,實施PDCA循環模式,能夠有效減少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貫瑞雪.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1):73-74.
  [2] 郭曉雅,葉倩.營養風險篩查表2002在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與分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03):64-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8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