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留置導尿管漏尿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長期留置導尿管漏尿原因及預防對策。方法:本研究選擇2015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漏尿原因,并依據實際問題實施針對性解決。結果:由此可見對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采取預防護理可降低漏尿發生率。結論:通過對長期留置導尿管漏尿患者進行規范的個性化護理,可降低漏尿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留置導尿; 漏尿; 原因; 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1 臨床資料
分析研究我院于2015年~2017年留置導尿管漏尿患者30例,在所有患者中,6例患者因導尿管堵塞漏尿、14例患者因尿道松弛漏尿、9例患者是由于導尿管過細而漏尿、5例患者因膀胱沖洗漏尿、8例患者因尿路感染漏尿、4例患者因其他原因,以上因素單獨或合并存在。
2 結果
2.3 兩組留置導尿管患者滿意度比較
3 漏尿的原因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臨床醫學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勢,氣囊導尿管的發明為臨床醫學的進步貢獻出一臂之力。從結構上來看氣囊導尿管中一個腔與氣囊聯系密切,當氣囊充滿水或氣候便可在患者膀胱處予以固定,同時不宜脫落,與固定尿管相比氣囊導尿管應用優勢顯著。
除此以外氣囊導尿管的外觀更加美觀,在臨床應用中可起到有效的應用效果。就目前來看,在臨床使用中留置導尿的應用十分普遍,可使患者排尿困難大大降低,此外還可避免患者產生皮膚感染,與此同時還具有一定經濟性。為患者置入導尿管后其行動不會受到影響,因而在臨床醫學中被廣泛使用。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留置導尿管過程中漏尿現象十有發生,對護理干預與臨床治療均帶來不便。通過對漏尿原因的分析來找出有效預防對策,降低漏尿發生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3.1 假性導尿管阻塞 假性導尿管阻塞是發生是由于引流袋放置不當、患者體位影響而產生,此外是由于膀胱黏膜堵塞尿管中,尿管與引流袋構成一個封閉系統,致使尿液的溢出。
3.2 真性導尿管阻塞 真性導管阻塞是因相關人員在手術操作中動作不規范損傷患者膀胱或尿道,從而形成血尿,使其凝結為血塊,導致尿管被堵塞。實際上導致尿路感染的根本是由于導尿操作不規范引發,其中留置導管是發生感染的關鍵因素,其中導尿時間越長其感染率則更高。尿路感染與以上因素共同存在,在臨床治療中醫務人員通過會采取沖洗膀胱來控制尿路感染的發生。經相關研究調查,經沖洗患者尿路感染率不會比未行沖洗者低,據此,不合理運用抗生素治療是導致尿路感染產生的關鍵因素。
4 護理對策
綜上筆者對漏尿原因進行了分析,為改善這一現狀,應加大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護理干預力度,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力度、對操作流程予以規范、對尿管堵塞進行處理、括約肌松弛的護理、對尿路感染加以預防,詳情如下。
4.1 心理護理 在長期留置導尿管漏尿患者護理中,應對患者心理護理予以強化,對患者給予足夠的重視,將留置導尿目的及方法告知患者,使患者心理壓力逐漸減輕,一旦患者出現不良癥狀便需立即處理,加強護患的積極溝通與交流。由于患者自身特點不同,病況各異,在臨床護理干預中應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開展,提高臨床護理干預水平。
4.2 嚴格規范操作流程 其次還應對相關操作流程加以規范,在插尿管前對尿道口進行消毒處理,可采取0.5%碘伏來進行。在插管時盡量動作輕松,避免強行插入,如若采用氣囊導尿管,需見尿后插入4~5cm,將10~20ml生理鹽水注入氣囊內部,避免空氣入內,否則會導致流通不暢。值得注意到時,在生理鹽水注入過程中應保持均勻的力度,對壓力變化加以重視,避免損傷到患者尿道。老年患者因容量變化、膀胱結構變化,囊內注液量應盡量小于10ml,如若注液量過大會帶來不好的效果。在臨床護理干預中,應嚴格按照相關流程來執行,避免操作過程中安全隱患事件的發生。在操作流程執行中應將消毒制度有效落實,避免尿路感染的發生,如若導尿管被污染便禁止再使用。
4.3 處理尿管堵塞 為了避免尿管發生扭曲,應對患者膀胱黏膜堵塞情況加以重視,并將20ml無菌生理鹽水注入患者體內,對體位及時變換。如若有血尿存,便可在100ml生理鹽水中添加8mg甲腎上腺素,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勤喝水,通過這一手段可確保膀胱沖洗目的的實現,與此同時還可避免形成尿管結晶現象,護理人員在臨床干預中應對導尿管及時更換,避免尿管堵塞。另外護理人員在尿管粗細選擇中,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開展,同時還需熟知尿道解剖關系,將石蠟油潤滑劑涂抹在尿管上,待尿管球囊部送入到患者膀胱后對球囊注水。
4.4 括約肌松弛的護理 護理人員在選擇導尿管時應盡量選擇管腔粗、型號大的導管,部分選擇小型管患者需時刻對陰部清潔予以保持,降低感染發生率。如若患者存在尿液流出現象需及時清理。 護理人員在拔管時應盡量慢、穩、輕,確保球囊排空一格,避免患者自行拔除尿管。
5 小結
上述筆者對導尿患者漏尿相關原因展開了分析,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產生護理人員應將有效的干預對策運用其中,通過心理護理、嚴格規范操作流程、處理尿管堵塞、括約肌松弛的護理來預防漏尿的發生,使患者痛苦逐漸減輕,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彭操,馬驊,朱文宇,蔣麗方,趙麗萍.長期留置導尿管病人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18,4(03):221-225.
鐘弦弦,王玉芹,梁爽.長期留置導尿管老年女性患者漏尿護理的研究進展[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6,33(06):494-496.
吳君賢,董淑華,楊永紅,張蕾.經尿道留置導尿管的并發癥及處理對策[J].空軍醫學雜志,2012,28(01):18-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