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及護理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及并提出護理對策。方法:調查我院收治的356例心衰患者中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結果:年齡越大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的發生率越高。結論:對心衰患者加強護理,可以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機率,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心衰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5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60-01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深受心腦血管病的困擾,由于病情的不斷加重,逐漸發展成心衰[1]。血栓形成和血栓堵塞是心衰患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對心衰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嚴重影響。經相關醫學研究發現,心衰患者之所以會發生死亡與靜脈血栓有著很大的關系,也是心衰患者主要的住院原因之一。如果護理人員能夠加強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認識,對于預防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本文即分析了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并提出科學的護理對策,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6年1月至2018年我院心內科收治的356例心衰患者的病例資料,其中男215例,女141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55歲。該組包括心功能I級22例,Ⅱ級72例,Ⅲ級175例,Ⅳ級87例。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收集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356例心衰患者的病例資料。對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52例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相關標準進行確診。
  1.2.2 分析的內容和方法 回顧分析確定本次研究的內容,認為年齡、心衰嚴重程度、性別等方面可能是影響心衰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
  1.2.3 護理對策 對于心衰級別比較高且年齡較大的患者,一定要加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重視程度,密切觀察患者下肢的圍度和皮膚溫度變化以及動脈搏動情況。由于心衰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性,對所有患者進行血栓形成原因評估,并給予規范性的預防和治療,以降低心衰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機率。
  對于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患者應該為患者更換平躺的位置,并為患者在固定時間針對下肢進行輔助運動。長期輸液患者不能在同一個位置進行反復穿刺。對于刺激性比較強的藥物,在使用時一定要加強注意。另外,要密切觀察患者雙腿下肢是否出現腫脹和皮膚表面顏色的變化等。經常對患者的雙下肢進行周徑測量,如果相差較大,需要及時報告醫生。
  1.3 觀察指標 不同年齡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比較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與心衰嚴重程度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如表1所示為不同年齡段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發生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年齡越大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的發生率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與心衰嚴重程度的關系,心衰級別高的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機率明顯升高,比較不同心衰級別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發現,心功能Ⅲ級和心功能Ⅳ級的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機率高于心衰級別低的患者。<60歲患者與≥60歲患者發生DVT比較,X2=8.523,P<0.01,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近些年來,我國心衰患者人數持續升高,基于此病的嚴重性,已經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經臨床調查發現,之所以心衰會出現死亡,與下肢深靜脈血栓有很大的關系,為了降低心衰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機率,提高治療效果,應該不斷加強對于心衰患者的護理工作的重視,從根本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3]。
  本次調查發現年齡越大心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情況的發生率越高,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與心衰嚴重程度的關系表,心衰級別高的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機率明顯升高,比較不同心衰級別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發現,心功能Ⅲ級和心功能Ⅳ級的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機率高于心衰級別低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因此在具體的護理過程中,應該加強年紀較大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的預防重視程度,密切觀察患者的肢體圍度和皮膚溫度。對于長期臥床患者應該經常為其更換躺臥位置,并在固定時間為其做下肢輔助運動。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如因為勞累導致的肢體缺血壞死,預防措施主要包括:叮囑患者注意休息,將肢體抬高,使血液保持正常流通狀態,減少靜脈內的壓力[4]。在患者的局部位置進行熱敷,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溶栓和抗凝,并持續觀察患者的病情狀況。幾個小時觀察一次患者的肢體皮膚溫度和顏色變化,并進行及時的記錄。每天測量患者的下肢周徑,觀察是否有變化,為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據?;颊咧w的腫脹會使肢體因為受到長期的壓力,出現血液循環不暢的情況,應該為患者更換床墊,用酒精對受壓位置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早晨和晚間的護理,保持患者皮膚干凈,保持病床整潔,沒有雜物,減少對患者皮膚的刺激,經常輔助病人進行運動量較小的下肢運動,減少局部受壓時間[5]。
  綜上,應該對心衰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才能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唐玉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8,9(03):239-240.
  [2] 王海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8,3(47):121+125.
  [3] 謝燕.ICU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護理方法與效果觀察[J].廣西醫學,2018,13(10):178-179.
  [4] 李春燕.ICU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的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8,15(07):629-631.
  [5] 徐美亞.早期系統化護理干預在預防ICU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2(05):90-91+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9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