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湯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43例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中藥真武湯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雙盲法納入分組,對照組(n=43)采用基礎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服用中藥真武湯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服藥后,血漿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相關指標均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4.65%)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真武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效果明顯,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功能,控制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湯;血漿NT-proBNP;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4-0092-02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可導致患者出現循環障礙。近年來臨床提倡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筆者采用《傷寒論》中真武湯劑輔助西藥,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選病例均為50歲以上,滿足臨床診療標準[1],患者本人或家屬對臨床用藥治療知情同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n=43)男22例,女21例;年齡50~80歲,平均(71.89±3.55)歲;心功能分級:Ⅱ級30例,Ⅲ級10例,Ⅳ級3例。觀察組(n=43)男23例,女20例;年齡50~80歲,平均(72.14±3.47)[KG-*3]歲;心功能分級:Ⅱ級31例,Ⅲ級10例,Ⅳ級2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納入和排除標準 診斷標準[2]:①西醫根據功能障礙分為收縮功能障礙性心衰、舒張功能障礙性心衰;觀察患者是否具有冠心病、高血壓病、肥厚型心肌病等體征。一般情況下,舒張性心衰先出現,然后再出現收縮性心衰表現。②中醫:陽氣虛衰、運血無力,或氣滯血瘀,血瘀血停,合并心脈不暢。
納入標準:①能夠按時服藥的患者;②知情同意者;③無其他影響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疾病;④無明顯治療風險者;⑤中藥服藥耐受性較高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類嚴重疾病者;②肝腎、心肺功能嚴重損傷者;③合并內外科嚴重疾病及器質性病變者;④多種原因導致服藥中斷者;⑤合并嚴重用藥治療風險者。
1.3 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減輕心臟負擔,積極對鈉鹽攝入進行控制。與此同時,合并呼吸困難者,視病情給予吸氧治療,糾正電解質紊亂,對病因及誘因進行積極防治。適當給予利尿劑,并強化患者心肌收縮功能。采用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常規藥物進行治療,部分患者進行利尿、強心等對癥治療??诜劳新鍫柧忈屍琜四川省瑞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05;規格:50mg/片]初始劑量控50mg/次,每天2次,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適當增減藥量,最大服藥劑量不能超過100mg/d。在此基礎上給予曲美他嗪[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73709;規格:20mg/片],20mg/次,3次/d。
?、谟^察組:在上述治療方法基礎上,給予本組患者中藥真武湯進行輔助治療,藥方組成為:茯苓、豬苓各15g,白術、白芍、澤蘭、桂枝各10g,煎附子8g,葶藶子6g,另加甘草3g。加水煎煮,早晚分服,每次口服劑量控制在100~120mL藥液。連續用藥2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停藥,停藥1周對臨床治療效果做出評價。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包括療效、治療后血漿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標情況,并對兩組用藥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其中,臨床治療效果參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3]及《中醫臨床疾病診斷療效標準》[4]中針對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內容:①顯效:臨床多種癥狀完全或大部分消失,電圖檢查結果正常,心功能提高超過2個等級;②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心電圖檢查基本無異常表現,心功能提高1~2個等級;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效果,或者病情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值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相關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漿BNP水平及心功能相關指標(包括LVEDD、LVESD、LVEF)均明顯改善,但是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反應對比 觀察組治療期間,惡心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對照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11例,分別為惡心5例,便秘3例,頭暈3例,發生率為25.58%。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發病機制比較復雜,采用常規西藥對患者進行治療,可改善心肌功能,改善心室重構現象,并發揮一定免疫調節作用。祖國醫學認為,慢性心力衰竭屬“心悸”、“水腫”及“哮癥”等范疇,病機“標實本虛”結合病機,提倡采用“溫陽利水”法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開展對癥治療。中藥真武湯方中包括茯苓、豬苓,可發揮利水效果,白術性溫,發揮燥濕健脾之功效,茯苓、白術相用,可行健脾作用。附子溫補腎陽,雖為大辛大熱之物,但是方中白芍乃是微寒之物,能夠一定程度緩和附子辛熱。方中加入葶藶子、澤蘭,可對溫脾腎、利水濕之功效進行適當強化。此外,方中添加少劑量甘草,能夠中和藥效。 現代藥理學證實[5],方中葶藶子成分能夠發揮良好的利水功效。茯苓具有免疫調節及抗氧化效果。真武湯中有效成分能夠對神經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抑制作用,從而擴張心血管,改善患者血液循環狀態,并對血漿NT-proBNP中成分產生抑制作用,降低血漿NT-proBNP水平,為疾病預后創造良好條件。用藥期間,患者服藥依從性良好,無明顯不良反應,對肝腎功能影響不大。通過臨床試驗證實,在常規西藥的基礎上,采用中藥真武湯,能夠顯著提高臨床效果,發揮一定協同治療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42%,上述研究結果說明采用真武湯進行輔助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與此同時,服藥結束后對比血漿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相關指標,結果發現,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藥真武湯能夠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漿NT-proBNP水平,對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較大幫助。此外,觀察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4.65%)低于對照組(25.58%),則與文獻[6]報道結果相符,說明服用中藥湯劑,不僅不會增加不良反應,還能有效控制藥物副作用,減少單一西藥所帶來的副反應,從而切實保障患者總體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臨床對照試驗證實,中藥真武湯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能夠發揮顯著的臨床效果,在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功能、血漿NT-proBNP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等方面具有明顯應用優勢,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賈娟.真武湯合血府逐瘀湯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淮海醫藥,2018,36(5):591-593.
[2]慢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J].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6, 16(5):225-232.
[3]陳纘珅,韓毅,黃岳岳,等.家庭醫生遵循《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管理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評價[J].上海預防醫學,2018,30(6):509-513.
[4]張碧華,楊莉萍,唐鵬.慢性心力衰竭與中醫相關病證的淵源與發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38(5):633-635.
[5]曾夢楠,李苗,張貝貝,等.葶藶子、薏苡仁、車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較[J].中成藥, 2018(1):40-46.
[6]李佳,高小明,焦曉民.真武湯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MMP-3中醫證候影響[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56-59.
(收稿日期:2018-05-11 編輯:楊 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8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