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方法 138例腦卒中患者, 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延續組, 每組69例。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的院內護理服務和院外電話隨訪, 延續組患者在常規組的基礎上給予院外延續性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出院前及出院后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評分。結果 出院6個月后, 延續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55%, 高于常規組的86.9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HPLPⅡ評分均明顯高于出院前, 且延續組患者的HPLPⅡ評分為(179.5±12.4)分, 明顯高于常規組的(149.4±20.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延續性護理使腦卒中患者出院后依然能接受規范化、專業化的護理服務, 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的行為模式, 控制病情, 預防腦卒中復發, 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腦卒中;健康行為;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92
  腦卒中是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征的腦血管疾病, 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高;同時腦卒中又是一種行為相關性疾病, 不健康的行為對腦卒中發生、復發有重要影響[1, 2]。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將臨床護理服務延伸到患者社區、家庭的一種護理模式, 讓患者出院后依然能獲得專業化的護理服務, 對于腦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復護理有極重要的臨床意義。本院為保證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為, 特對患者開展延續性護理, 有效保證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為,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8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無語言、智力障礙, 既往無腦血管疾病, 無心、肝、腎功能障礙及惡性腫瘤患者。將患者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延續組, 每組69例。常規組患者中, 男35例, 女34例;年齡52~83歲, 平均年齡(64.5±8.7)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1例, 高中以下38例。延續組患者中, 男38例, 女31例;年齡54~85歲, 平均年齡(64.8±8.9)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3例, 高中以下3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組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院內護理服務和院外電話隨訪, 即住院期間的基礎護理、健康教育、生活干預、心理護理、并發癥預防護理以及出院后的定期電話隨訪、回院復診。
  1. 2. 2 延續組 延續組患者在常規組的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2. 1 成立延續小組 成立由康復醫師、骨干護士、神經內科醫生組成的延續小組, 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延續護理方案, 并及時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調整護理方案。
  1. 2. 2. 2 健康恢復體系護理 在患者出院后7 d進行第1次電話隨訪, 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心情、肢體功能等的恢復情況, 并開始健康恢復體系的護理指導。①健康知識宣教、肢體功能鍛煉方法和志愿者體驗分享。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給患者開展健康宣教, 宣傳腦卒中病情進展知識、肢體功能鍛煉知識、飲食知識等, 讓患者深入了解出院后的健康恢復注意事項等, 提高其自信心;通過微信的方式分享肢體功能鍛煉宣教視頻, 并叮囑家屬監督患者每天定時定量完成訓練;通過微信、電話的方式讓志愿者給患者講解自己的親身經歷, 引起情感共鳴, 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②評估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 排查有無心理健康問題等, 并與患者商定一個大健康目標, 據此設定多個小目標, 一步步達成目標。③電話隨訪全面了解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健康恢復情況等, 如了解患者的肢體功能鍛煉、飲食依從性, 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④家庭訪問, 與患者商定時間后, 延續小組到患者家中進行系統地訪問、觀察病情等, 重視對患者的心理指導和康復鍛煉指導。如家庭訪問了解患者的服藥情況, 詳細講解各種藥物的藥理作用、毒副反應、服藥方法等, 讓患者學會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在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及時到醫院就診;詢問患者的健康行為, 對于有煙酒、熬夜等習慣的患者, 進行戒煙限酒、休息指導等, 并請家屬監督指導, 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行為模式。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出院前及出院6個月后采用HPLPⅡ進行健康行為的調查評估, 其分成6個維度共52個條目, 分別為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鍛煉、營養、人際關系和壓力應對, 采用4級計分法, 總分52~208分, 得分越高表明健康行為越好。②于出院6個月后評估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分成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出院6個月后, 延續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55%, 高于常規組的86.9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00, P=0.009<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6個月后HPLPⅡ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前的HPLPⅡ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HPLPⅡ評分均明顯高于出院前, 且延續組患者的HPLPⅡ評分為(179.5±12.4)分, 明顯高于常規組的(149.4±20.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與患者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加快腦卒中的復發。目前腦卒中在診斷、治療方面得到長足進步, 但是也出現重搶救生命、忽視康復的現狀問題, 許多患者在出院后未能及時接受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的居家康復鍛煉, 錯過早期功能恢復的時機, 導致預后惡化, 后遺癥頻發、腦卒中復發等[3]。而延續性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 其是順應社會形勢而發展下來的一種護理模式, 要求以患者為中心, 提供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 將臨床護理延伸到社區、家庭中, 體現整體護理等內涵, 維持患者的健康, 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 從一定程度上節省醫療資源[4-8]。
  本院對腦卒中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續性護理, 著重于患者健康行為模式的構建, 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延續護理計劃, 通過電話隨訪、微信隨訪、上門家訪的方式給患者提供循序漸進的健康恢復體系護理, 幫助患者了解健康行為模式對疾病的積極作用, 并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行為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規避不良行為習慣, 預防卒中復發。本研究結果顯示, 出院6個月后, 延續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55%, 高于常規組的86.9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HPLPⅡ評分均明顯高于出院前, 且延續組患者的HPLPⅡ評分為(179.5±12.4)分, 明顯高于常規組的(149.4±20.2)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延續性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為其提供專業化的出院后護理服務, 幫助患者養成健康行為模式, 以健康的行為模式促進病情的控制, 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肢體功能等, 預防腦卒中復發, 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葉丹, 王鳳英, 劉祚燕, 等.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8, 38(2):377-383.
  [2] 江思思, 沈利平, 阮恒芳, 等. 腦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與健康行為的調查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7):849-853.
  [3] 陳鴻梅, 蘭鴻, 鐘澤清. 腦卒中患者延續護理方案的建立及效果評價.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22(22):3122-3126.
  [4] 謝歌, 于小萌, 田惠杰. 延續性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病人中的應用效果. 護理研究, 2016, 30(17):2079-2082.
  [5] 周博, 楊玉潔.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腦卒中病人健康行為的影響. 全科護理, 2015, 13(29):2914-2916.
  [6] 蒙彩英, 王艷麗. 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 廣東醫學, 2017, 38(4):651-653.
  [7] 唐興鳳.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為的影響. 當代醫學, 2016, 22(12):87-88.
  [8] 李洪芳. 延續性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31):323-324.
  [收稿日期:2018-1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3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