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評判健康教育的實施,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方法:使用隨機抽簽分組方法,將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擷取的42例腦卒中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21例。研究組接受健康教育,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兩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性均顯著,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患者的滿意。
【關鍵詞】 健康教育;腦卒中;影響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06-01
腦卒中,也可以叫作腦血管意外CVA,屬于急性腦血管病癥之一。為因腦部血管突然破裂/血管阻塞所致血液無法流到大腦中,引發的腦組織損傷疾病。發病原因,和血管性危險因素、年齡、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1]。主要表現:一側臉、手臂/腿部突然無力、暈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1 臨床資料、方法
1.1 臨床相關資料 通過隨機抽簽分組方式,將我院近3年來擷取的42例腦卒中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21例。研究組男性、女性各14例、7例;年齡搜集范圍55~78歲,平均(66.5±3.4)歲。參照組男性、女性各15例、6例;年齡搜集范圍52~74歲,平均(63.9±3.2)歲。兩組臨床相關資料比較,P>0.05。
納入標準:接受顱腦CT檢查/MRI檢查確診[2]者、通過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關于腦卒中診斷標準[3]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心臟病者、感染性疾病者、腫瘤者。
1.2 方法
1.2.1 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告知患者按醫囑用藥、合理搭配飲食。
1.2.2 研究組接受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動和患者、患者家屬溝通,秉持耐心、負責的態度溝通。然后,為其講解腦卒中相關知識,治療及護理方法、優勢。
康復健康教育,待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保持穩定狀態,可接受康復治療。針對腦出血者,發病7~14d病情穩定后實行康復治療。主要進行肢體功能擺放、調整體位、關節被動活動等。早期進行康復介入治療,可很好的預防關節攣縮、畸形、壓瘡等情況。因此,需經簡單——復雜過度加強康復訓練。
飲食健康教育,鼓勵患者飲食以清淡、低脂肪、含有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可多食用瘦肉、西紅柿、菠菜等食物。
用藥健康教育,對患者的用藥劑量、時間、方法,予以針對性指導,告知患者嚴格按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出院健康教育,教會患者自我監測血壓、血糖的方法,必要時候可服用降壓藥、降血糖藥處理。叮囑患者可多進行戶外活動,但需有家人陪伴,此外需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入院復診。
1.3 觀察項目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
1.3.2 通過健康狀況問卷SF-36,對腦卒中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評分。分數更高,代表患者生存質量越好。除活力、社會功能外,其他維度變化范圍在0.72~0.88。
1.3.3 經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按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評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臨床數據,均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計數資料率%和兩組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均借助X2實行統計學檢驗。計量資料均數差x±s與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均通過t實行統計學檢驗。對比數據為P<0.05時,能夠判定存在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在方面的對比 研究組中,非常滿意者、滿意者、不滿意者各12例、7例、2例,護理滿意度為90.48%(19/21);參照組中,非常滿意者、滿意者、不滿意者各4例、9例、8例,護理滿意度為61.90%(13/21);P<0.05,X2=4.7250。
2.2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在生活質量評分方面的對比 研究組及參照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以及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職能的評分分別為:(90.01±2.61)分、(92.57±16.33)分、(74.24±10.13)分、(80.57±12.24)分、(78.02±9.13)分、(91.57±13.23)分、(74.36±16.27)分、(76.21±40.31)分;(42.55±12.35)分、(46.22±15.11)分、(41.97±11.24)分、(49.61±11.01)分、(49.85±10.08)分、(46.24±16.22)分、(53.11±0.66)分、(36.68±43.81)分,P<0.05,t=17.2298、t=9.5469、t=9.7731、t=8.6177、t=9.4919、t=9.9242、t=5.9803、t=3.0428。
3 討論
腦卒中為當前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病癥的發生對患者生命健康威脅較大。該病患者因對腦卒中疾病的了解較少,所以不能很好的配合醫護人員開展臨床相關工作,進而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臨床效果,可見實行護理干預的必要性。本文實行了健康教育,旨在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健康教育活動,幫助患者樹立健康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用藥習慣等。當前,人們對于護理服務的質量比較關注,因此醫護人員需要保證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時,使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感到舒適。本文經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促使患者能正視自身病癥,改善自身負性心理情緒,并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病癥、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然后,嚴格按醫囑合理搭配飲食、加強康復訓練、用藥。出院后,定期入院接受復查,在家人陪同下外出活動。
總之,健康教育在腦卒中患者中實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質量,并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賀利平,張瑛,周蕓等.回授式健康教育對恢復期腦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7):652-655.
[2]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出院健康行為綜合提醒系統的構建與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28):3548-3553.
[3] 萬麗紅,潘俊豪,張小培等.健康信念在高血壓合并腦卒中患者健康知識與健康行為間的中介效應[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7,26(9):847-8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