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炎癥因子的影響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以及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 選取120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給予拜阿司匹靈、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常規治療, 在此基礎上, 給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脂、炎癥因子、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后, 患者總膽固醇(TC)(4.10±0.78)mmol/L、甘油三酯(TG)(1.21±0.4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2.31±0.63)mmol/L低于治療前的(5.34±0.97)、(1.57±0.57)、(3.86±0.9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1.65±0.22)mmol/L高于治療前的(0.86±0.38)mmo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者紅細胞沉降率(ESR)、紅細胞比容(HCT)、纖維蛋白原(FIB)、全血粘度(ηb)、全血低切粘度(ηbl)、全血高切粘度(ηbh)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以及炎癥因子水平, 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應用效果明顯。
【關鍵詞】 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血脂;炎癥因子;血流動力學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blood lipid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they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of aspirin, nitroglyce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atorvastatin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lood lipids,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hemodynamic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lower total cholesterol (TC) as (4.10±0.78) mmol/L, triglyceride (TG) as (1.21±0.43) mmol/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s (2.31±0.63) mmol/L than (5.34±0.97), (1.57±0.57) and (3.86±0.97) mmol/L before treatment, and higher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as (1.65±0.22)mmol/L than (0.86±0.38) mmol/L before treatment.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lower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terleukin-6 (IL-6), interleukin-8 (IL-8),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lowe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hematocrit (HCT), fibrinogen (FIB), whole blood viscosity (ηb), whole blood low-cut viscosity (ηbl), whole blood high-cut viscosity (ηbh)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lipid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is obvious.
【Key words】 Atorvastat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lood lipid; Inflammatory factors; Hemodynamics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發病率、致死率均較高的疾病之一, 給患者的家庭、社會帶來一定負擔。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與頸動脈斑塊形成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 由于斑塊脫落對血管形成阻塞從而產生血栓, 進而導致冠狀動脈血流受阻, 心肌細胞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 出現疼痛等臨床表現[1]。斑塊的形成與炎癥因子有密切關 系, 由于炎癥因子的參與造成血管內皮出現損傷, 從而增加了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目前, 該疾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 本研究探討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并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關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 排除存在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所有患者在接受研究前均未服用抗氧化藥物或降脂藥物。120例患者中, 男 67例, 女53例;年齡52~73歲, 平均年齡(62.6±4.3)歲。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拜阿司匹靈、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常規治療, 在此基礎上, 給予阿托伐他?。ㄝx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20050)進行治療, 起始劑量10 mg, 1次/d, 4周后調整用藥劑量, 最大用量<120 mg[2, 3]。
1. 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脂(TC、TG、LDL-C、 HDL-C)水平, 炎癥因子(hs-CRP、IL-6、IL-8、TNF-α)、血流動力學(紅細胞沉降率、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全血粘度)水平。取患者靜脈血, 經離心后將血清置入-70℃保存。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 并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試劑盒檢測患者的炎癥因子。血流動力學指標檢查由本院資深醫務人員獨立完成。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后, 患者TC、TG、LDL-C水平低于治療前, HDL-C水平高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 患者 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 患者ESR、HCT、FIB、ηb、ηbl、ηbh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現如今, 隨著我國中老年人口數不斷增加, 高血壓、糖尿病等內科疾病顯著上升, 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生。近年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數逐年增長, 該疾病屬于急性病癥, 發病迅速、病情危急, 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
脂蛋白中TC、TG、LDL-C水平與冠心病有密切關系, 其水平增長與冠心病的發展、發生存在一定聯系。同時, 炎癥因子水平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由于白細胞、腫瘤壞死因子等直接參與到患者斑塊形成過程, 這些炎癥因子之間相互作用, 最終導致斑塊破裂最終阻塞血管形成血栓, 因此炎癥反應標志物也是缺血性心臟疾病的危險因素[5]。就目前現狀而言,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給予優質有效的治療方式, 采用藥物降低患者血脂、炎癥因子水平, 對其病情發展控制具有較高的治療意義[6]。
阿托伐他汀作為他汀類藥物, 是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抑制劑, 不僅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還能夠起到抗炎效果[7]。該藥物能夠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增加肝細胞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數目, 通過促進其有效分解代謝, 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相關研究證實, 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價值明顯[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 患者TC、TG、LDL-C水平低于治療前, HDL-C水平高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者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者ESR、HCT、FIB、ηb、ηbl、ηbh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阿托伐他汀通過降低炎癥因子聚集、產生, 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血栓素形成, 從而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 并改善血流動力學。
綜上所述, 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炎癥因子水平, 應用價值較高, 值得廣泛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文藝, 胡中耀, 任等.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近期療效.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26):99-102.
[2] 潘永東, 宋炳慧.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評價.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10):790-792.
[3] 李連沖.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5, 3(1):85-86.
[4] 孫平, 侯東彬.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和心臟功能的影響.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6, 35(8):1893-1898.
[5] 范智波.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早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對比. 華西醫學, 2015, 30(6):1060-1062.
[6] 周云, 渠樂, 朱小莉. 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炎癥因子及左室重構的影響.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6, 22(13):1390-1393.
[7] 趙冬婧, 湯瑋. 阿托伐他汀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構及血清ICAM-1、IL-6、TNF-α表達的影響.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6, 28(3):54-58.
[8] 王進. 評價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效果.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5):180-181.
[收稿日期:2018-1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