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不良反應及護理要點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療的不良反應及臨床護理要點。方法 4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及實驗組, 各22例。參照組患者給予氯氮平治療, 實驗組患者給予利培酮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參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9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91%, 包括頭昏患者3例、流涎癥狀患者2例、肝功能異常患者1例、嗜睡患者3例。實驗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64%, 包括頭昏患者1例、流涎癥狀患者1例、嗜睡患者1例。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2509, P=0.0422<0.05)。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5.32±3.33)分, 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0.32± 4.01)分, 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4993, P=0.0001<0.05)。 結論 將利培酮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可減少不良反應, 值得全面借鑒應用。
【關鍵詞】 利培酮;精神分裂癥;不良反應;護理要點
精神分裂癥屬于常見的合并行為障礙、情感障礙、思維障礙、知覺障礙在內的精神疾病, 對患者和家屬的安全帶來極大影響, 也將其社會壓力增加。臨床一般都是通過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 可對患者病情進行有效控制。其中氯氮平和利培酮均屬于常見藥物, 此次報告利培酮在 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臨床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及實驗組, 各22例。參照組男女性別比為11∶11;年齡20~66歲, 平均年齡(43.22±8.35)歲;病程最長20年, 最短4年, 平均病程(12.32±3.36)年。實驗組男女性別比為12∶10;年齡22~67歲, 平均年齡(44.56±8.29)歲;病程最長21年, 最短 3年, 平均病程(12.54±4.5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入組患者均符合國家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等給出的《精神分裂癥防治指南》的規范; ②患者與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表示簽名認可。
1. 2. 2 排除標準 ①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②肝腎功能異?;颊?③藥物依賴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參照組 患者實行氯氮平(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7022820)治療, 初始予以50 mg/d, 8周后藥物劑量增加到250~600 mg/d。持續治療2個月。
1. 3. 2 實驗組 患者予以利培酮(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2330)治療, 初始予以1 mg/d, 8周后藥物劑量增加到4~8 mg/d。持續治療2個月。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生活質量評分(滿分100分, 分數越高, 生活質量越好)。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參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9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91%, 包括頭昏患者 3例、流涎癥狀患者2例、肝功能異常患者1例、嗜睡患者3例。實驗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64%, 包括頭昏患者1例、流涎癥狀患者1例、嗜睡患者1例。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2509, P=0.0422<0.05)。
2. 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5.32±3.33)分, 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0.32±4.01)分, 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4.4993, P=0.0001<0.05)。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病因未明導致的一類重性精神病, 患者一般智能尚正常, 意識清楚, 少部分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 且發病之后患者病程遷延難愈, 具有反復發作、惡化等特點, 也有一些患者可能發生精神殘疾、衰退等現象, 經治療后患者能夠維持痊愈狀態[1]。
利培酮屬于一種具有獨特性質的選擇性單胺抗結劑, 對于多巴胺D2受體和5-羥色胺能的5-HT2受體具有相對比較高的親和力。服用藥物之后可顯著降低患者陽性狀態改變率, 增加臨床治療療效。
錐體外系反應的臨床護理。醫護人員需要觀察患者錐體外系列反應, 如發生肌強直、靜坐不能、震顫等情況, 需要告知主治醫師為患者注射相關藥物, 且需對患者予以密切關注, 避免患者摔傷或者跌倒, 告知患者家屬屬于正常藥物不良反應, 降低患者擔心程度, 告知其停藥癥狀即消失[2]。
中樞神經系統的臨床護理。利培酮治療經常產生頭痛和頭暈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 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告知臨床主治醫師不良反應情況, 保持患者病房及時通風, 維持空氣清新, 保持適宜的溫度, 輔助患者充分休息。也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屬頭痛和頭暈屬于正常并發癥, 告知其停藥癥狀即消失, 不會產生藥物后遺癥, 并且護理人員可通過聊天、談心等方式疏導不能入睡患者, 提升患者耐受力[3]。 焦慮護理。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和患者溝通, 了解患者心理情緒和心理狀態, 予以患者更多鼓勵和關心, 讓患者充分享受到家庭般關心, 讓其維持穩定的日常情緒, 提升藥物耐受程度, 并且護理人員也需要予以其家屬適當心理干預, 告知家屬關懷的重要性和意義[4]。
護理過程中也需要密切觀察患者血壓、呼吸、脈搏扥指標, 如發生心慌、胸悶等情況, 需要向主治醫師進行及時匯報, 如心率<120次/min, 不需要進行處理, 如>120次/min, 需要間隔30 min護理人員進行一次脈搏測定, 提升患者夜間護理力度, 如發生暈厥現象, 需要立即停止有無治療或者降低用量[5-7]。
本文統計顯示, 參照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9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91%, 包括頭昏患者3例、流涎癥狀患者2例、肝功能異?;颊?例、嗜睡患者3例。實驗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64%, 包括頭昏患者1例、流涎癥狀患者1例、嗜睡患者1例。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2509, P=0.0422<0.05)。表示, 利培酮治療結合有效護理可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率, 提高用藥安全性。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5.32±3.33)分, 參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0.32±4.01)分, 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4.4993, P=0.0001<0.05)。證實, 培酮治療結合有效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值得應用。
綜上所述, 將利培酮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中與氯氮平治療比較存在更好的臨床效果, 采取合理護理方式對患者實施護理, 有利于恢復患者病情, 改善其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耿艷萍, 姜琳.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療兒童精神分裂癥患兒不良反應對比及護理要點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3): 171-172.
[2] 程剛明, 鄧芳.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安全性及效果對比分析. 中國醫師雜志, 2018(6):926-927.
[3] 儲昕, 趙小亞, 周宏輝, 等. 文拉法辛緩釋片聯合利培酮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對照研究.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15):70-72.
[4] 韓興玲, 王惠玲. 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 西南國防醫藥, 2018(6):531-522.
[5] 蘇國林, 宋亞玲.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療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的效果.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26):144-145.
[6] 李永強. 利培酮和齊拉西酮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的成本-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15):62-64.
[7] 張坤, 劉杰.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安全性的對比研究.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8(5):621-623.
[收稿日期:2018-1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