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氮平與利培酮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淺析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奧氮平與利培酮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98例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 采用電腦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9例。觀察組患者口服利培酮治療, 對照組患者口服奧氮平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治療6、12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評分表(PANSS)評分和中國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7.96%(48/4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7.76%(43/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 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為(46.65±7.42)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0.76±9.6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 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為(40.65±8.57)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4.78±9.3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12周, 觀察組患者的總智商、操作情商、語言智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中, 利培酮的療效優于奧氮平, 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認知功能, 改善精神分裂陰性和陽性癥狀, 值得全方位推廣。
【關鍵詞】 奧氮平;利培酮;首發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71
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除了存在精神、行為錯亂等陽性和陰性癥狀外, 另一核心癥狀就是認知功缺陷, 如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反復發作后會造成認知功能永久性損傷[1]。目前臨床針對該病的治療主要應用抗精神病藥物, 盡管能改善病癥, 但是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尚無明確定論, 對于患者的康復有著不利的影響[2]?;诖?, 本院篩選9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分組, 分別給予奧氮平、利培酮進行分析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文員會批準。篩選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8例首發精神分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電腦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9例。觀察組中, 女15例, 男34例;年齡31~72歲, 平均年齡(43.7±9.5)歲。對照組中, 女17例, 男32例;年齡33~71歲, 平均年齡(43.5±9.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對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首次病發;PANSS總分>60分;未使用過抗精神病藥物;家屬知曉本次研究, 并自愿簽訂書面同意書。
1. 3 排除標準 參與本次研究前使用過苯二氮類藥物、抗抑郁藥物;存在腦外傷史、腦器質性疾病史;合并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者;孕婦、哺乳期婦女。
1. 4 方法 觀察組患者口服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309)治療, 起始劑量0.5 mg/d, 根據患者病情和藥物耐受性, 逐漸將劑量調整到4 mg, 連續用藥12周。對照組患者口服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799)治療, 起始劑量10 mg/d, 根據患者病情和藥物耐受性, 逐漸將劑量調整到20 mg, 連續用藥12周。
1. 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對比, 以PANSS為標準, 顯效:認知障礙、焦躁、易怒、妄想等癥狀明顯改善, 精神狀態良好, PANSS評分降低≥75%;好轉:癥狀有所緩解, 精神狀態尚可, PANSS評分降低<75%;無效:癥狀、精神狀態、PANSS評分均無明顯變化[3]??傆行?顯效率+好轉率。對比兩組患者經過6、12周治療的PANSS評分。分別于治療6周、12周時對兩組患者進行WAIS-RC測評, 分為總智商、操作情商、語言智商3方面, 具體項目包括:圖片排列、圖形拼湊、相似、填圖、譯碼、積木、詞匯、領悟、算數等, 單項最高分值為100分, 評分與智力成正比[4]。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中顯效27例, 好轉21例, 無效僅1例, 總有效率為97.96%(48/49);對照組中顯效23例, 好轉20例, 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87.76%(43/49);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后PANSS評分對比 治療6周, 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為(46.65±7.42)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0.76±9.6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 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為(40.65±8.57)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4.78±9.3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治療后WAIS-RC評分對比 治療6周, 觀察組患者的總智商評分為(84.36±5.84)分、操作情商評分為(76.37±4.25)分、語言智商評分為(94.13±5.28)分, 對照組患者的總智商評分為(80.32±5.46)分、操作情商評分為(43.63±4.35)分、語言智商評分為(91.85±2.74)分;治療12周, 觀察組患者的總智商評分為(92.73±4.26)分、操作情商評分為(79.71±5.42)分、語言智商評分為(99.46±3.15)分, 對照組患者的總智商評分為(82.67±2.58)分、操作情商評分為(74.53±4.61)分、語言智商評分為(95.82±2.43)分;治療6、12周, 觀察組患者的總智商、操作情商、語言智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所有精神病患者中, 精神分裂癥的患者最多見, 首次發病時多為青壯年時期, 該病頑固、難治、病發緩慢, 是危害國民健康、人口質量的重大疾病, 大部分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表現為執行力、注意力、記憶力障礙, 所以進行有效治療至關重要, 但是常規的抗精神病藥物難以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無法改善患者認知功能[5]。由于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和中樞5-羥色胺功能上升、前額葉多巴胺功能降低相關, 所以要使用具有控制兩者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6]。
奧氮平是常用的抗精神病藥, 具有較強的巴胺受體、5-羥色胺受體拮抗效果, 能選擇性地作用于腦內多巴胺神經通路, 糾正患者的陽性和陰性癥狀;但是不能長時間用藥, 患者易出現體重增加、嗜睡、便秘等不良癥狀, 還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耐受性[7]。利培酮也是臨床中常用藥物, 是單胺能拮抗劑, 有著較強的選擇性, 能和α2-腎上腺素受體、H1-組胺能受體相結合, 且對多巴胺D2受體、5-羥色胺受體有著較強的親和力, 所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陽性癥狀, 還不易誘發強直性昏厥、運動功能抑制;同時, 該藥能降低錐體外副作用的發生率, 從而對情感癥狀和陰性癥狀有著較好的改善作用[8-10]。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7.96%(48/4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7.76%(43/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 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為(46.65±7.42)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0.76±9.6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 觀察組患者PANSS評分為(40.65±8.57)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4.78±9.34)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12周, 觀察組患者的總智商、操作情商、語言智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 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中利培酮有著更好的效果, 在患者認知功能恢復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奧氮平也存在一定效果, 但長期服用不良反應較大, 無法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性, 而利培酮能同時改善患者情感癥狀、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 還不易發生不良反應, 所以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 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中, 利培酮療效優于奧氮平, 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認知功能, 改善精神分裂陰性和陽性癥狀, 值得全方位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乃啟, 張朋, 宋寧, 等. 利培酮聯合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認知功能及臨床療效的影響. 河北醫學, 2016, 22(11):1837-1839.
[2] 趙瑾, 張燕, 晁陽陽, 等. 利培酮和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的對比觀察. 中華醫學雜志, 2016, 96(37):2960-2964.
[3] 盛承東, 宋蘇琪, 俞海云, 等.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及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近期臨床癥狀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中國醫藥, 2016, 11(12):1858-1862.
[4] 孔令光, 林崇光, 黃倩倩, 等. 5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對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標的影響. 檢驗醫學, 2018, 33(3):196-200.
[5] 韓攸村, 黃同旭. 帕利哌酮緩釋劑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及對認知功能影響對照研究. 精神醫學雜志, 2017, 30(1):53-55.
[6] 高慧, 姚培芬, 盛嘉玲, 等. 長期服用奧氮平精神分裂癥患者穩定期認知功能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7, 27(5):293-296.
[7] 朱逸溪. 奧氮平和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對慢性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影響.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0, 4(9):175-178.
[8] 張朝英, 張程赪. 奧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記憶功能的影響.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5, 21(3):18-21.
[9] 寧布, 許明智, 林勇強, 等. 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的影響.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09, 18(8):710-712.
[10] 李凈, 賈強, 石夏明. 奧氮平與利培酮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陜西醫學雜志, 2013, 42(12):1622-1623.
[收稿日期:2018-1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