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臨床對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總結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癡呆(SD)的效果以及對精神行為癥狀的影響。方法 112例SD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6例。實驗組患者采用奧氮平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前及治療2、4、8周的癡呆病理行為評定量表(BEHAVE-AD)分值。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1.07%高于對照組的76.7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2、4、8周的BEHAVE-AD分值均低于治療前, 且實驗組患者治療2、4、8周的BEHAVE-AD分值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失眠、錐體外系反應、激惹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6%、3.6%、3.6%,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3%、17.9%、14.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嗜睡、乏力發生率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對于利培酮, 奧氮平在SD治療方面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等整體優勢, 可作為首選藥物。
【關鍵詞】 奧氮平;利培酮;老年性癡呆;不良反應;精神行為癥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olanzapin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SD) and its influence on mental behavioral symptom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S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lanzap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behavior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 (BEHAVE-AD) scor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2, 4, 8 weeks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1.07% than 76.7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lower BEHAVE-AD score after 2, 4 and 8 weeks of treatment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BEHAVE-AD score after 2, 4 and 8 weeks of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insomnia, extrapyramidal reaction and irritation reaction respectively as 3.6%, 3.6% and 3.6% than 14.3%, 17.9% and 14.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sleepiness and fatigu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isperidone, olanzapine has the overall advantages of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SD, and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drug.
【Key words】 Olanzapine; Risperidone; Senile dementia; Adverse reactions; Ment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SD屬于老年人群常見性疾病代表, 在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當下臨床發病率有明顯遞增表現[1]。此類患者的精神行為癥狀包括攻擊性、幻覺以及行為紊亂、妄想等, 治療需要應用抗精神病類藥物, 但是經典抗精神病藥物會加重意識障礙表現并誘發椎體外系反應, 導致認知功能損害, 無法實現預期用藥治療效果[2]。本院對SD患者采取奧氮平治療效果顯著, 在改善癡呆精神行為癥狀(BPSD)方面價值突出。本文就本院收治住院治療的112例SD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進行分組治療, 對比奧氮平、利培酮治療效果以及BPSD的影響?,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7年1月本院神經科收治住院的SD患者112例?;颊呔稀吨袊裾系K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的阿爾茲海默病、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 近1周內未進行抗精神類藥物治療。排除合并精神、神經病史以及嚴重軀體性疾病患者。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家屬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6例。實驗組患者中男30例, 女26例;年齡60~88歲, 平均年齡(70.50±5.84)歲;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60±2.20)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 女28例;年齡60~86歲, 平均年齡(70.80±5.07)歲;病程1~6年, 平均病程(4.30±1.6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采用奧氮平治療。奧氮平口服, 初始劑量2.5 mg/d,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不良反應增加藥物口服劑量, 每天最大劑量控制在5~20 mg, 日均口服劑量為(5.50±0.50)mg。
對照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療。利培酮口服, 初始劑量0.5 mg/d, 根據患者具體病情、不良反應增加藥物口服劑量, 每天最大劑量控制在1~3 mg, 日均口服劑量為(2.50±0.50)mg。
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8周的臨床治療, 治療期間要求責任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的臨床護理以及安全護理工作。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4、8周的BEHAVE-AD分值, 臨床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利用不良反應量表(TESS)評定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同時進行患者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腦電圖檢查。療效判定標準:基本痊愈:BEHAVE-AD分值減分率>75%;顯著好轉:BEHAVE-AD分值減分率介于50%~75%;好轉:BEHAVE-AD分值減分率介于30%~50%;無效:BEHAVE-AD分值減分率<30%[3]。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好轉+好轉)/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07%,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6.79%;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364, P=0.0395<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4、8周的BEHAVE-AD分值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EHAVE-AD分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2、4、8周的BEHAVE-AD分值均低于治療前, 且實驗組患者治療2、4、8周的BEHAVE-AD分值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治療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失眠、錐體外系反應、激惹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6%、3.6%、3.6%,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3%、17.9%、14.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嗜睡、乏力發生率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SD即處在老年階段發生的社會活動能力低下、只能受損類疾病, 病情有漸進性加重表現,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記憶、認知功能衰退、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表現, 通氣治療的SD患者中超過半數患者有BPSD表現[4]。疾病的發生不但造成患者明顯身體、心理傷害, 還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當前, 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 BPSD患者有明顯遞增表現[5]。關于BPSD臨床上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 整體療效顯著[6]。奧氮平、利培酮均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代表, 廣泛用于精神分裂癥治療中[7]。奧氮平屬于新型第二代藥物, 對5-羥色胺(5-HT)、組胺(H1)、膽堿能(M)等多種受體均有親和力, 能夠穩定患者的心境[8]。另外, 此藥物對中腦皮質、大腦邊緣有選擇性作用, 能夠調節患者海馬區域的M、5-HT系統活動, 改善患者精神急性癥狀、病情發展情況。利培酮屬于苯并異惡唑衍生物, 和多巴胺受體-2、5-HT2受體有較高的親和力, 在與H1方面的親和力表現較弱, 與M甚至無親和力表現, 所以在起到治療效果的同時藥物不良反應問題也相對明顯。
綜上所述, 奧氮平治療SD患者的整體效果明顯優于利培酮, 更具推廣實施價值。另外, 護理人員要做好SD患者的臨床安全護理, 保證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彭慧, 莫祥徳. 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臨床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6):254-255.
[2] 徐艾林. 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臨床對比分析.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1):39.
[3] 陳平勛, 馮金河. 奧氮平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的效果觀察. 中國民康醫學, 2014(6):60-61.
[4] 何炳接. 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實施奧氮平治療的有效性分析. 醫藥前沿, 2014(5):14.
[5] 閆明貴. 奧氮平治療老年性癡呆的精神行為癥狀的臨床療效.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5):1023.
[6] 何衛亮, 王世鍇. 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期癡呆精神行為障礙的對照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3(20):147-148.
[7] 胡小軍, 余長江, 李俊, 等. 回陽九針聯合中藥通竅活血湯加減治療老年性癡呆精神行為癥狀療效觀察.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28):3124-3126.
[8] 季燕, 王展航, 任利民. 奧氮平治療老年性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的療效觀察. 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21):2456-2457.
[收稿日期:2017-12-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