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在冠心病房顫心功能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索超聲在冠心病心房震顫(房顫)心功能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100例 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100例疑似冠心病房顫患者作為觀察組, 且均進行超聲檢查, 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 并評估此項檢查方式的臨床價值。結果 觀察組左房內徑(LAD)為(42.53±3.62)mm, 左心房最大容積(LAVmax)為(40.38±2.65)ml, 左心房最小容積(LAVmin)為(19.85±1.52)ml, 舒張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為(91.65±5.86)cm/s, E/舒張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為(2.74±0.51), 左房排空分數(LAEF)為(4.85±1.33)%;對照組LAD為(34.22±1.88)mm, LAVmax為(30.62±2.52)ml, LAVmin為(14.15±1.78)ml, E為(70.63±3.44)cm/s, E/A為(1.43±0.46), LAEF為(16.85±2.56)%。觀察組LAD、LAVmax、LAVmin、E、E/A均高于對照組, LAEF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00例疑似冠心病房顫患者, 經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檢查確診冠心病房顫(+)82例、(-)18例。進行超聲診斷發現有98例確診, 超聲診斷對冠心病房顫患者的敏感度為98.78%(81/82), 特異度為94.44%(17/18), 漏診率為1.22%(1/82), 誤診率為5.56%(1/18)。結論 在評估冠心病房顫患者心功能時, 還需運用超聲檢查, 價值性較高。
【關鍵詞】 超聲;冠心病;房顫;心功能;診斷;價值
冠心病目前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為房顫, 為了降低臨床病死率和病殘率, 還需加強臨床影像學檢查, 從而對病情起到評估、診斷、評價等作用[1]。目前常運用超聲檢查, 其具有無創性、安全性、價值性高、操作簡單、無輻射等優勢, 在預估患者心功能時, 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且在評價預后中具有一定指導價值[2, 3]。而本文旨在探索超聲在冠心病房顫心功能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月15日~2017年7月15日本院100例疑似冠心病房顫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同期100例 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入選標準:①患者臨床資料齊全, 且自愿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②受檢者均無先天性心功能障礙或畸形、發育不全現象;③受檢者均無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等疾病合并現象。其中, 觀察組男54例, 女46例;平均年齡(65.32±4.58)歲;平均體重(61.32±3.89)kg。對照組男55例, 女45例;平均年齡(65.78± 4.26)歲;平均體重(61.57±3.74)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儀器和設備 本次使用的超聲診斷儀選用GE公司提供的VIVID 7 PRO型號, 在檢查前, 將頻率調整為2~4 MHz。
1. 2. 2 檢測方式 首先囑咐受檢者保持平靜呼吸狀態, 且協助其采取左側臥位或平臥位, 獲取心臟各切面的標準二維圖像(連接同步心電圖常規), 記錄肺靜脈血流頻譜和二尖瓣血流頻譜。本次超聲測量:①二尖瓣血流頻譜;Aa屬于二尖瓣舒張晚期血流頻譜曲線下面積積分;②LAEF=1/2× SP×MVA×A2(MVA為二尖瓣口面積、A為二尖瓣口舒張晚期峰值流速;SP為血液比重1.06 g/cm3);③在測量LAVmax和LAVmin時, 需運用雙平面面積長度法測量;④LAD。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受檢者心功能各項指標, 包括LAD、LAVmax、LAVmin、E、E/A、LAEF。以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檢查所得出的結果為標準, 分析超聲對冠心病房顫心功能診斷的特異性、敏感性、漏診率、誤診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心功能各項指標對比 觀察組LAD為(42.53± 3.62)mm, LAVmax為(40.38±2.65)ml, LAVmin為(19.85±1.52)ml, E為(91.65±5.86)cm/s, E/A為(2.74±0.51), LAEF為(4.85± 1.33)%;對照組LAD為(34.22±1.88)mm, LAVmax為(30.62± 2.52)ml, LAVmin為(14.15±1.78)ml, E為(70.63±3.44)cm/s, E/A為(1.43±0.46), LAEF為(16.85±2.56)%。觀察組LAD、LAVmax、LAVmin、E、E/A均高于對照組, LAEF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超聲對冠心病房顫患者的診斷結果 100例疑似冠心病房顫患者, 經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檢查確診冠心病房顫(+)82例、(-)18例。進行超聲診斷發現有98例確診, 超聲診斷對冠心病房顫患者的敏感度為98.78%(81/82), 特異度為94.44%(17/18), 漏診率為1.22%(1/82), 誤診率為5.56%(1/18)。
3 討論
維持心功能的主要評判依據為左心房功能, 正常情況下, 左室充盈的主要動力為舒張早期心室肌被動舒張產生的抽吸力, 而影響左心室舒張期灌注的決定因素為左心房功能, 一旦出現心功能異常或障礙現象, 可影響心排血量 [4]。當機體出現左室舒張功能降低時, 可引起E/A、E、LAD指標的改變, 反之長時間的心房負荷加重, 還可降低心功能, 導致左心房重構, 甚至可誘發血栓栓塞、腦卒中、血栓等疾病,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對此還需加強臨床檢測工作, 從而對病情起到檢測、評估作用[5]。 超聲檢查可無創性評價左房功能, 屬于臨床常用診斷方式, 能夠檢測血流頻譜, 反映左房收縮功能和左房充盈能 力[6]。分析本次結果, 觀察組LAD、LAVmax、LAVmin、E、E/A均高于對照組, LAEF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 冠心病房顫患者存在明顯管道功能升高, 左房泵功能降低和左房儲存功能降低, 且當心房壓力增加時, 可導致房室間壓差增加和舒張早期代償性增加, 進而增強心房泵功能, 降低管道功能[7], 再加上冠心病長時間的缺血缺氧, 可促使心室舒張功能降低, 順應性下降, 心肌組織僵硬, 促使房室間壓差減小, 加重左室容量負荷, 減低心室對心房的抽吸作用, 進而說明了當心功能出現異常時, 左房收縮代償性可呈現為增強狀態, 舒張晚期左房收縮容量增加, 舒張早期左室充盈量減少, 而通過超聲檢查, 能夠通過評估超聲影像圖片, 了解當前心功能和血流頻譜, 及時發現機體危險因素, 從而加以治療[8, 9]。雖然超聲檢查具有一定優越性, 但本次實驗中, 仍存在1例誤診和1例漏診, 對此還需適當聯合CT或MRI檢查, 且規范操作方式和原則, 進而降低誤診率[10]。
總之, 超聲能夠準確評估冠心病房顫患者心功能, 反映房室容量變化, 為治療方案擬定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崇恒, 莫芳萍. 左房異?;颊叱曅膭訄D表現的探討. 醫藥前沿, 2014, 21(24):86-87.
[2] 趙蘭蒂, 代世昌, 楊建彬, 等. 心電圖聯合超聲心動圖檢查對不同程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 臨床誤診誤治, 2017, 30(11):55-59.
[3] 王亦文, 何小梅, 劉麗娜, 等. 冠心病患者P波離散度對左心室舒張功能的評估價值. 臨床薈萃, 2014, 18(5):563-565.
[4] 張小杉, 哈斯, 李治安, 等. 超聲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14, 30(11):994-997.
[5] 王一灑, 袁建軍, 朱好輝, 等. 超聲評價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層厚度與頸動脈彈性的相關性.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3, 21(7): 522-525.
[6] 黃曉云, 郭衛紅, 牛曉仙, 等. 超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硬化及血流動力學檢測中的價值.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20): 5054-5056.
[7] 來炳巖. 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環位移的超聲評估及其與左心功能、血清指標的相關性研究.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6, 22(19): 2353-2356.
[8] 李婭姣, 李晨, 李春梅, 等. 超聲三維斑點追蹤及面積應變技術在冠心病室壁運動異常檢測中的價值.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44(4):651-656.
[9] 汪彩英, 林來紅, 張苗, 等. 超聲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體收縮功能的研究. 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31): 100-103.
[10] 趙蕊, 秦妍濱, 李晶晶, 等. 超聲評價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 臨床軍醫雜志, 2015, 43(4): 357-359, 412.
[收稿日期:2018-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