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脊髓損傷術后護理干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脊髓損傷患者手術后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18例行手術治療的脊髓損傷患者, 患者均采用護理干預, 觀察其護理結果。結果 通過實施護理干預, 18例患者順利渡過了術后危險期。其中, 2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 經過采取護理措施和應用抗生素, 感染得到控制。護理人員積極地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保證了手術療效。結論 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保證了手術療效,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護理干預;脊髓損傷;手術治療
脊柱骨析在臨床中較為常見, 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發生的幾率最大。脊柱出現骨折的情況后, 可能會造成馬尾神經或脊髓的損傷, 其中脊髓出現損傷的幾率高達70%[1]。脊柱骨折并脊髓損傷是極為嚴重的創傷, 常見于重物砸擊、嚴重交通事故以及高空墜落等意外事故。脊髓損傷可能會造成多種并發病, 應當加強護理干預, 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各項身體功能的恢復?,F對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行手術治療的脊髓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醫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行手術治療的脊髓損傷患者, 其中男14例, 女4例, 年齡32~64歲;骨折段位:頸段骨折4例, 胸段骨折11例, 腰段骨折3例。
1. 2 護理方法
1. 2. 1 一般護理
1. 2. 1. 1 心理護理 脊髓損傷患者由于突然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對個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會有許多顧慮, 表現為抑郁、憤怒、內疚。針對患者的心理情況, 護理人員要做好精神護理, 適時給予安慰與鼓勵, 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1. 2. 1. 2 疼痛處理 脊髓損傷平面以下截癱, 失去感覺, 可在椎體骨折部位仍有疼痛感覺存在。為此, 必須保持局部的穩定, 方可止疼。協助患者翻身時切勿扭轉軀干。搬運頸椎骨折的患者, 要注意保持頸椎的生理曲度, 頸椎雙側可置沙袋固定, 防止頭部轉動。
1. 2. 1. 3 確定知覺平面, 指導肢體活動。反復多次地由遠端至近端地測定感覺平面, 并做好記錄, 可以明確病情變化和治療的效果。若感覺平面逐漸上升, 應考慮椎管內出血、血腫壓迫, 要及時手術探查。同時要檢查肢體的活動范圍, 不能自主活動的部位應給予按摩及被動活動, 能做自主活動的部分必需指導功能活動, 防止關節畸形。
1. 2. 2 防治并發癥
1. 2. 2. 1 呼吸系統并發癥防治 截癱患者易發生呼吸道梗阻及感染, 尤其多見于脊髓損傷高位截癱患者, 也是截癱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肋間肌麻痹, 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 極易導致肺部感染、肺不張等。因此, 要鼓勵、幫助患者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 如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拍打胸背部、定時翻身、體位引流, 通過運動促進肺部的血液循環, 幫助患者痰液排出。
1. 2. 2. 2 泌尿系統并發癥防治 截癱患者泌尿系統可出現感染、結石、尿失禁3種并發癥。護理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尿潴留應留置導尿, 操作時注意無菌操作, 每日更換引流瓶, 且會陰護理2次/d, 以保持尿道口清潔;②為防止殘留尿引起感染、結石, 應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 鼓勵患者多飲水, >1500 ml/d為宜, 以便沖洗出尿中沉渣, 預防結石;③脊髓損傷后6周可以訓練排尿功能, 管道夾閉定時開放, 每次放尿后用雙手擠壓恥骨聯合上端以排除殘余尿。一旦反射性膀胱建立, 可拔除尿管。
1. 2. 2. 3 壓瘡的預防和護理 壓瘡是截癱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 截癱患者皮膚失去感覺,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局部缺血, 容易發生壓瘡, 好發部位為骶部、大粗隆部和踝部等骨突起處。間歇性解除壓迫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護理人員在早期應2~3 h給予患者翻身1次, 分別采用仰臥, 左右側臥, 有條件的可使用特制翻身床。特別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骨突起部位, 可使用透明貼。
1. 2. 3 飲食及消化道護理
1. 2. 3. 1 截癱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亂, 多有食欲缺乏和便秘。脊髓損傷后1周內, 為了避免腹脹可適當限制飲食量, 用輸液等方式補充營養。術后早期開始患者只進食流食, 然后是半流食和較軟的食物, 最后才能進食平常的食物。即使在最后的階段, 患者也不能進食牛奶和含糖量過高的食品, 因為會產生酸性物質或是讓腸道滯氣, 因此要控制進食量?;颊咴诨謴推诙嗍骋恍┣宓?、易消化、又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2]。
1. 2. 3. 2 鼓勵患者自行排便, 出現便秘患者按照醫囑服用液體石蠟等潤腸緩瀉藥物, 必要時用灌腸解除便秘。
1. 2. 3. 3 患者如有腸管脹氣, 可行腹部按摩、胃腸減壓、肛管排氣或者灌腸等給予干預。
1. 2. 4 肢體護理
1. 2. 4. 1 截癱患者下肢無自主活動, 極易發生靜脈血栓形成, 并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深靜脈血栓脫落可發生肺栓塞, 栓子較大者可引起猝死。因此, 早期被動活動關節, 防止萎縮, 按摩肌肉4次/d, 每次按摩要有順序, 捏起要有力, 同時要注意手法, 結合翻身, 不使腓腸肌部位持續受壓。
1. 2. 4. 2 脊髓損傷急性期2~3個月后, 護理人員根據病情讓患者由輕到重、由坐到起、由近到遠, 循序漸進地進行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在幫助患者實現功能恢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是護理工作當中的重點[3-8]。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地指導并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的功能鍛煉量不宜過大, 應當適量, 否則非但不能實現功能恢復的目的, 還有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傷。 1. 2. 5 健康教育
1. 2. 5. 1 護理人員適時向患者和家屬解釋相關醫學知識, 有關治療、護理和康復的方法和意義,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 2. 5. 2 截癱患者的病程較長, 甚至伴隨患者的一生, 會有遺留形態、能力、社會適應力等方面的缺陷或下降。出院時確認患者的自理能力, 便于其回歸家庭和社會前, 作相適應的康復指導。
1. 2. 5. 3 繼續功能鍛煉, 使殘存的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復, 培養日常生活動作的自我能力,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2 結果
通過實施護理干預, 18例患者順利渡過了術后危險期。其中, 2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 經過采取護理措施和應用抗生素, 感染得到控制。護理人員積極地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保證了手術療效。
3 討論
臨床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后果極為嚴重, 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因此, 早期、及時、有效的處理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預后。在患者手術后, 適時進行護理評價:①患者呼吸道是否暢通、呼吸功能維持正常, 是否保持體溫在正常范圍;②患者是否攝入足夠的液體和飲食, 保持理想體重, 維持正常大便形態;③患者能否自行排尿或者建立膀胱的反射性排尿功能;④患者能否接受身體及生活改變的現狀, 保持心理健康;⑤患者有無長期臥床或者截癱而發生壓瘡、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并發癥[9-12]。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醫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脊髓損傷患者, 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18例患者順利渡過了術后危險期。
綜上所述, 護理人員積極地指導并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保證手術療效,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徐肅. 康復護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護理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 22(15):129.
[2] 齊艷. 嚴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聯合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華護理雜志, 2008, 43(1):598-600.
[3] 施舒. 優質護理干預在9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的護理對策.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2(8):1511.
[4] 鐘傳弟, 殷巧艮, 鐘愛紅, 等.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中的效果觀察. 護士進修雜志, 2015(14): 1334-1336.
[5] 王春地. 護理干預對脊髓損傷后大便失禁患者的影響.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7, 4(1):40-41.
[6] 吳東杰. 優質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手術中的護理效果. 中國醫藥指南, 2016(30):261-262.
[7] 于亞英. 連續護理干預模式對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研究.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3):2520-2521.
[8] 羅筱瑋, 郭乃銘, 徐海濤, 等. 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研究. 河北醫藥, 2017(16): 2542-2544, 2547.
[9] 劉博, 王靜, 劉繼巍. 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內固定術中的護理效果. 醫學信息, 2015(2):258.
[10] 郎玉玲, 王祖述. 優質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手術中的護理效果.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30):86, 89.
[11] 彭小苑, 歐陽艷菲, 谷忠建. 脊髓損傷后便秘病人實施改良式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 全科護理, 2013, 11(6):481-482.
[12] 蒙榮微. 連續性護理干預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研究.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382(14):107-109.
[收稿日期:2018-1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