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觀察及臨床護理干預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分析不同臨床護理干預方案對青光眼術后淺前房康復情況的影響效果。方法 94例青光眼術后淺前房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7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 觀察及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眼壓及前房深度、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干預后, 研究組眼壓(14.53±2.67)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對照組的(11.38±2.46)mm Hg, 前房深度(3.20±0.35)mm高于對照組的(2.98±0.41)mm,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7%, 高于對照組的80.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在青光眼術后淺前房中應用價值高,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借鑒。
  【關鍵詞】 青光眼;淺前房;針對性護理;眼壓;前房深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1.108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眼科疾病, 臨床上以視乳頭萎縮、凹陷為顯著特征, 常伴有視野缺損現象, 視力明顯下降[1]。青光眼術后淺前房是小梁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 指青光眼術后第1天前房未形成, 或者前房形成后數日內又消失的表現[2]。
  相關資料表示,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發生率約為10%。如今, 隨著醫療水平的大幅提升與醫療改革的大范圍推廣, 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臨床護理、對護理干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本文選取94例青光眼術后淺前房患者, 分析對比采用不同方案進行護理的效果, 現將結果報告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94例青光眼術后淺前房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47例。對照組:男25例, 女22例;年齡43~78歲, 平均年齡(57.56±6.82)歲;病程3~17 d, 平均病程(8.1±3.1)d。研究組:男27例, 女20例;年齡41~80歲, 平均年齡(58.92±7.03)歲;病程2~19 d, 平均病程(8.5±3.5)d。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青光眼術后淺前房診斷標準, 年齡41~80歲, 排除有酗酒史、藥物過敏史、吸毒史的患者, 排除合并有其他嚴重造血系統疾病、心肝腎功能不全以及精神障礙、聾啞、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見表1。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說明注意事項, 觀察病情變化, 遵照醫囑, 提供規范化護理服務。
  1. 2. 2 研究組 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術后, 患者發生淺前房, 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不安、煩躁等負面情緒, 對此, 護士應評估患者心理狀態, 了解患者情緒變化的主要原因, 耐心介紹淺前房相關知識, 告知患者病情的可治愈性;認真傾聽患者訴求, 只要患者的需求在合理范圍內, 就盡最大程度滿足, 引導患者全面認識、了解疾病, 指導患者通過聊天、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 分散注意力, 緩解消極情緒, 保持最佳身心狀態, 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護士應多鼓勵患者, 引導患者多結識病友, 交流治療經驗體會、彼此鼓勵支持, 同時應叮囑家屬安慰、支持患者, 避免表現出負面情緒, 以使患者對生活充滿希望, 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②術眼觀察:一般術后1~2 d便可形成前房, 3~4 d左右前房較淺, 5 d左右前房的深淺趨于穩定。對于術后淺前房患者, 護士需密切觀察掌握濾過泡的形成狀況, 分析前房的深淺程度, 并積極協助醫師, 對形成淺前房的原因進行探究分析,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 采取可行的方式予以處理, 根據病情進展, 提供護理服務, 促使前房形成。③術眼護理:術后, 術眼加蓋眼罩, 予以保護, 叮囑患者切勿揉搓, 防止淺前房的程度加重。一般可應用小紗枕進行加壓包扎處理, 在操作過程中, 在濾過泡對應的眼瞼位置進行加壓處理, 防止由于對角膜進行過度壓迫, 無限接近晶狀體, 加重病情。同時, 在加壓包扎處理過程中, 要求松緊度適宜, 不宜過松也不宜過緊, 若包扎太松可能達不到加壓的效果, 若包扎太緊則可能引起頭痛等不適癥狀。包扎后, 叮囑患者閉目休息, 盡可能不要轉動眼珠, 不得自行解除包扎, 遵照醫囑, 配合眼藥治療。護士在幫助患者滴眼藥水的過程中, 動作輕柔, 避免與濾過泡接觸。一般情況下, 結膜下給藥操作時應注意注射部位和濾過泡的距離, 不宜過近;控制注射量不得過多, 以免結膜下張力增加, 誘發結膜口滲漏現象。大多數情況下,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患者在治療時需聯合使用多種眼藥, ≥2種眼藥交替使用, 每次的間隔時間應為15~20 min。④生活護理:術后護士應指導患者注意休息, 盡可能保持臥床休息狀態, 禁止參加劇烈運動, 下床過程中動作應緩慢, 或由家屬、醫務人員等協助其下床, 避免進行用力大便、劇烈咳嗽以及低頭取物等動作。日常生活中需做好保暖工作, 不得感冒, 盡最大程度消除淺前房的誘發因素, 有助于恢復前房、恢復視力。⑤飲食護理:飲食方面, 以清淡、富含營養的食物為主,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 保持大便通暢, 以免便秘而增加腹壓。同時, 嚴禁吸煙飲酒, 不得喝濃茶,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眼壓及前房深度, 調查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 總分為100分, 90~100分為非常滿意, 60~89分為滿意, 0~59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眼壓、前房深度比較  護理干預前, 兩組患者眼壓及前房深度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 研究組眼壓(14.53±2.67)mm Hg高于對照組的(11.38±2.46)mm Hg, 前房深度(3.20±0.35)mm高于對照組的(2.98±0.41)mm,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干預后,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95.7%高于對照組的80.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青光眼是常見眼科疾病, 病理性眼壓增高是引起該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同時, 年齡、眼球局部解剖學變異、家族史、心血管疾病、血液流變學異常、近視眼、糖尿病等因素也可能與青光眼發病有關[4, 5]。一般情況下, 根據病因、房角、眼壓描記, 可將青光眼分為3大類, 即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6]。其中, 原發性青光眼, 根據眼壓升高時前房角的狀態, 又可分成閉角型青光眼和開角型青光眼。這些年, 青光眼發病率逐年升高, 成為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 手術是治療青光眼的常用方法, 而術后淺前房的發生是影響手術療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光眼術后淺前房, 是較為常見的青光眼術后并發癥。為了防止眼部受到進一步損害, 一旦發生青光眼術后淺前房, 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可行的處理方法, 并配合科學的護理, 盡可能恢復前房、改善預后。針對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理念, 將“以人為本”作為基本思想, 綜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考慮疾病特征, 根據醫院的臨床護理水平和條件, 制定一系列護理措施, 遵循個體差異原則, 解決患者實際問題、提高護理質量[7-10]。在青光眼術后淺前房患者的護理觀察中, 應采取針對性護理, 加強心理護理、緩解患者消極情緒, 配合術眼觀察與術眼護理, 根據術眼實際病情, 遵照醫囑、對癥處理, 強調生活護理與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的日常生活、科學飲食, 配合臨床治療, 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改善預后[11, 12]。
  本文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干預后的眼壓及前房深度均高于對照組, 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能夠提高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恢復水平, 并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 針對性護理在青光眼術后淺前房中應用價值高,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傳芳, 趙艷, 王秀蘭.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觀察及臨床護理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32):278-279.
  [2] 陳玲.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觀察及臨床護理干預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8, 13(31):184-185.
  [3] 唐穎.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觀察及臨床護理. 吉林醫學, 2012, 33(15):3300.
  [4] 劉潔. 青光眼術后發生淺前房的觀察及護理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3):167-168.
  [5] 薛洪斌. 青光眼術后發生淺前房的因素及護理.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8, 25(13):93.
  [6] 張慶鳳, 段惠靜, 袁士仿, 等. 探討護理干預對青光眼濾過術后發生淺前房患者預后的影響.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3):244-245.
  [7] 麥小婷. 青光眼濾過術后淺前房的臨床探討.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75):14670-14671.
  [8] 張映爽.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護理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9):231-232.
  [9] 康艷立, 鄒香妮, 楊愛榮, 等. 青光眼術后患者淺前房的護理效果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2):238-239.
  [10] 李璟. 分析青光眼淺前房形成及術后處理方法. 蛇志, 2016, 28(4):507-508.
  [11] 張琪, 呂旭紅. 原發性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臨床分析與防治. 臨床研究, 2017, 25(3):112-113.
  [12] 張苗. 心理護理在青光眼術后淺前房二次手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3):551-552.
  [收稿日期:2018-12-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0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