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影響的作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實施有氧運動對其肝功能及血脂影響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健康管理部體檢檢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表法分為試驗組(30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試驗組聯合有氧運動,對比肝功能(TBil、ALT、ALP、A/G)和血脂變化(TC、TG、HDL-C、LDL-C),以及體質指數、脂肪面積變化。結果: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及血脂變化優于對照組,體質指數及脂肪面積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實施有氧運動,可以明顯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情況,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關鍵詞】 有氧運動;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體質指數; 脂肪面積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0.0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0-0-02
脂肪肝分為酒精肝和非酒精肝兩種,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代謝性肝損傷臨床綜合征,與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但無飲酒史,臨床主要特征為肝實質細胞脂肪性病變,其病變與肝功能關系較為密切,有研究顯示,運動可以介導肝臟的適應性,阻止體內脂肪過量的累積,長期間歇的低氧和常氧運動可以有效地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提高機體內血清蛋白的含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復[1]。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代謝性肝損傷臨床綜合征,與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有氧運動可以明顯地降低肝功能異常、血脂異常,是臨床上治療此類患者最有效的方法[1]?;诖耍敬坞S機選擇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給予其有氧運動,觀察其肝功能及血脂情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5年8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60例體檢檢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診斷標準:參考影像學檢查和患者臨床癥狀,結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療學》進行診斷[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語言交流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2~69歲,平均(60.5±8.5)歲;身高1.52~1.71 m,平均(1.61±0.8)m;體重53.6~64.2 kg,平均(58.9±4.6)kg。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3~70歲,平均(61.5±8.2)歲;身高1.54~1.73 m,平均(1.62±0.81)m;體重53.5~64.8 kg,平均(58.2±3.7)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臨床研究標準,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呔栽负炇鹬橥鈺?。
1.2 方法
對照組:藥物熊去氧膽酸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1875,生產企業: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規格:50 mg/片)治療,口服,8~10 mg/kg,分2次服用[3]。治療4個月。試驗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在專業人員指導、相關護理人員監督下實施,將患者的運動強度(自身感覺發熱、微出汗、心率保持在合理狀態內)控制在中等范圍,于餐后1 h進行鍛煉,每次鍛煉1 h,運動干預總時間為4個月,每周4次,運動程序分為熱身、運動、放松、由專業人員指導,組織患者行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4]。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分析兩組患者肝功能,包括總膽紅素(TBi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堿性磷酸酶(ALP)、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血脂變化、體質指數及脂肪面積變化。
血脂變化情況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進行檢測,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5-6]。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肝功能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前TBil為(32.21±6.22)μmol/L,ALT為(128.94±75.69)U/L,ALP為(40.26±5.22)g/L,A/G為1.23±0.26,對照組患者分別為(32.24±6.35)μmol/L、(129.31±75.98)U/L、(40.56±4.69)g/L、1.29±0.18,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試驗組TBil為(18.72±4.16)μmol/L,ALT為(67.61±25.94)U/L,ALP為(13.83±4.36)g/L,A/G為1.52±0.28;對照組患者分別為(25.36±5.13)μmol/L、(125.74±74.36)U/L、(38.26±4.45)g/L、1.45±0.09;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506、4.182、21.478、2.139,P<0.05)。
2.2 兩組患者血脂變化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前TC為(5.15±0.94)mmol/L,TG為(3.84±2.46)mmol/L,HDL-C為(0.58±0.24)mmol/L,LDL-C為(3.29±0.89)mmol/L,對照組患者試驗組患者分別為(4.36±0.89)、(3.96±2.46)、(0.59±0.31)、(2.81±0.74)mmol/L,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TC為(3.25±0.95)mmol/L,TG為(2.16±1.09)mmol/L,HDL-C為(1.31±0.36)mmol/L,LDL-C為(1.94±0.63)mmol/L,對照組患者TC為(3.29±0.94)mmol/L,TG為(2.89±1.41)mmol/L,HDL-C為(1.06±0.28)mmol/L,LDL-C為(1.98±0.39)mmol/L,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343、2.243、3.002、2.271,P<0.05)。 2.3 兩組體質指數對比
試驗組患者體質指數為(25.36±2.12)kg/m2,對照組患者體質指數為(27.66±4.16)kg/m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98,P<0.05)。
2.4 兩組脂肪面積變化對比
試驗組患者總脂肪(3.89±0.81)m2,內臟脂肪(1.93±0.72)m2,
皮下脂肪(2.48±0.56)m2,對照組患者總脂肪(1.46±1.53)m2,內臟脂肪(1.59±0.18)m2,皮下脂肪(2.01±1.06)m2,試驗組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7.688、2.509、2.147,P<0.05)。
3 討論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見疾病,在短期內難以發生逆轉,若不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很容易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脂肪性肝炎,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7-8]。
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治療后TBil、ALT、AlP、LDL-C低于對照組,A/G、TC、TG、HDL-C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有氧運動可以減慢體內脂肪的分解速率,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減少脂肪的合成,降低患者體質指數,從而快速地清除血漿中的甘油三酯,對機體的脂類代謝紊亂狀態進行調節,從而將其維持在一個正常水平,這與吳皓等[9]研究一致。有氧運動可以促進皮下脂肪的消耗,減少機體能量的堆積,增強自身的機體儲備,降低內臟脂肪的含量,這與曹姣等[10]研究一致。TG、TC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膽固醇在動脈管壁中的堆積狀態,有氧運動可以加快患者的心率,增加心臟每搏輸出量,改善血脂的代謝情況,還可以收縮下肢肌肉群,加大外周血液的回心血量,促進心臟適應機體的運動活動[11-12]。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酒精外,其他原因造成的脂肪肝,是由單純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演變而來的肝功能損傷,臨床上胰島素的分泌對病情有較為嚴重的影響,在本組研究中,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良生活習慣、多食少動等引起,運動減少會導致機體能量降低,導致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增減體內能量的消耗,增加體內脂肪的消耗量,改善胰島素的抵抗能力,通過適量的有氧運動,對體重、血脂、血糖水平進行維持,還可以有效的保持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疾病的發病機制,緩解病情[9-10]。
綜上所述,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實施有氧運動,可以明顯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情況,減少自身脂肪含量,改善脂質代謝紊亂現象,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段雪輝,吳偉東,譚燕萌.有氧運動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8,11(05):449-453.
[2]付洋洋,孟美美,榮寧,等.有氧運動與抗阻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影響效果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8(4):528-531.
[3]余新華,孫芳,王洪燕,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氧運動的卡沃寧法靶心率與攝氧量百分比法靶心率的比較研究[J].中外醫療,2018,37(8):23-25.
[7]馬宏劍,張清雷,楊潔.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組織核轉錄因子-κB、腫瘤壞死因子-α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7):800-802.
[5]李娜,吳國梁,肖國強.16周太極拳健步走綜合練習對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0):2455-2457.
[6]郝偉,姜雯,袁建國.營養干預結合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3):426-429.
[7]吳衛東.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組織AdipoR2、PPARα蛋白表達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5(4):33-37,42.
[8]荊西民,岳靜靜,吳衛東,等.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組織AMPK蛋白活性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5,34(7):653-657.
[9]吳皓,劉暢,管又飛,等.肝臟ChREBP在有氧運動預防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4,32(4):446-450.
[10]曹姣,何應先,肖國強.健步走和太極拳綜合練習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損傷及儲備功能的變化[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2,31(12):1048-1053,1102.
[11]吳明方,陸阿明.有氧運動及其聯合飲食干預影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漿SREBP-1c、RBP4水平的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2):132-137.
[12]計慧.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聯素及肝臟TNF-αmRNA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29(10):975-9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12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