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強化康復對中風后遺癥期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強化康復護理干預工作對中風后遺癥期患者運動功能障礙的影響。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收治的中風后遺癥患者,研究時間為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選擇8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存在有運動功能障礙情況,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康復護理組,每組41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和康復護理進行護理干預,比較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對患者的影響。結果:對本研究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價,常規護理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8.05%(32/41),康復護理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12%(39/41),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兩組患者干預結束以后的肢體功能評分進行比較,常規護理組為(61.5±6.7)分,康復護理組為(92.3±7.3)分,兩組進行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對中風后遺癥期存在有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在進行干預的時候,通過康復護理干預方法進行指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幫助患者改善運動功能。
  【關鍵詞】 強化康復;中風后遺癥;運動功能障礙
  近年來,我國中風后遺癥患者人數正在不斷增多,大部分患者運動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喪失,這種病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而且患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對中風后遺癥期的患者而言,對患者治療的關鍵就是幫助其改善運動功能,提升其生存質量[1]。中風后遺癥一般具有較長的病程,在治療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題,患者運動功能存在障礙的程度,一般與患者的并發癥以及身體的質量有關。有臨床研究認為,為中風后遺癥患者進行肝移植過程中配合康復護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這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2]。筆者針對于此,分析強化康復工作對于中風后遺癥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并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收治的中風后遺癥期患者,調查時間為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共選擇82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康復護理組,每組41例。常規護理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齡為(69.8±10.4)歲;康復護理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齡(71.2±11.3)歲。所有患者均為中風患者,而且后遺癥期存在運動功能障礙。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護理過程中對常規護理組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指導,具體的護理方案按照常規護理原則進行。由于篇幅限制,不做贅述。
  對康復護理組,在護理的時候選擇康復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案為:
  1)上肢運動訓練:醫護人員可讓患者進行肩胛帶的上提、內收以及向外擴展的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還可讓患者保持向上仰臥的體位,引導其進行肘關節的屈伸、旋前及旋后的運動,再進行腕關節的屈伸運動,盡可能使患者的掌指及手指關節均能得到背伸屈曲等伸展活動。2)下肢運動訓練:醫護人員可讓患者進行髖關節及膝關節的內收、外展及內外旋轉的屈伸運動訓練,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還可讓患者進行踝關節的背屈及跖屈的關節被動活動[3]。3)橋式運動訓練: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偏癱情況以及身體機能的功能狀況進行輔助治療的安排,每次治療時間限制為30min,每隔2h進行1次。此外,待患者恢復一定的行動力后,醫護人員可根據其身體狀況,安排其進行綜合神經的促通術,在進行有效共同運動的同時,增強患者對分離運動的掌控能力以及促進患者手指運動的靈活性[4]。4)早期康復訓練:手術以后需要協助患者選擇正確的體位進行休息,如果患者自身情況允許,需要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這樣能夠有效地對下肢血液循環產生刺激作用。當麻醉效果消失以后,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主動或者被動的內翻鍛煉,指導患者做背伸跖屈活動,并且進行環轉練習[5]。使患者的兩側下肢肌肉收縮進行訓練,對患者的健側下肢抬高進行練習,借助抗栓壓力泵對患者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指患者能夠保持獨立坐、立、行等狀態下的平衡10min以上,且對于外力導致的失衡狀態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有效指患者能保持獨立坐位、站位的平衡5~10min;無效指患者的平衡功能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無法保持獨立平衡。以顯效+有效統計為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處理軟件SPSS 15.0進行處理,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價,常規護理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8.05%(32/41),康復護理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12%(39/41),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兩組患者干預結束以后的肢體功能評分進行比較,常規護理組為(61.5±6.7)分,康復護理組為(92.3±7.3)分,兩組進行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我國中風后遺癥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多數存在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和生存質量。采用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體機能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幫助患者進行運動和康復訓練,促進其運動功能的恢復。本研究對中風后遺癥期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發現康復護理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肢體功能評分,顯示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后肢體功能恢復效果更好(P<0.05)??梢姡R床對中風后遺癥期存在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在進行干預的時候,通過康復護理干預方法進行指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幫助患者改善運動功能。
  參考文獻:
  [1] 蔡浩狄,何惲曄,莊登芳.中醫手法康復護理中風早期癱瘓肢體53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5,07(09):118-119.
  [2] 彭純林.中醫手法康復護理中風早期癱瘓肢體53例臨床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06):92-93.
  [3] 譚宗和.中醫手法康復治療中風后癱瘓臨床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01):86-87.
  [4] 林雪霞,姚國新,周嘉澄.中風恢復期癱瘓肢體中醫手法康復治療及護理[J].按摩與導引,2005,(08):7-9.
  [5] 陸娟英,張永建,張線英.針灸聯合康復訓練配合西藥治療腦梗死后頭痛25例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15,50(03):210-2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2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