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以及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以及風險管理對策。方法: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0例的透析患者以及5名護理人員作為本次分析研究對象。護理風險管理未干預前的統計結果作為對照組,護理風險管理干預后的統計結果作為觀察組。評估和分析護理治療以及風險,對常見護理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出風險管理對策。結果: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理論知識不扎實1(20%)名,與患者缺乏溝通1(20%)名,專業技能低1(20%)名,風險意識薄弱2(40%)名。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生理職能為(75.46±1.49)分,情感職能為(81.56±1.78)分,生理功能為(74.51±0.63)分,總體健康為(65.83±0.38)分,精神健康為(65.86±3.77)分,軀體疼痛為(78.13±5.11)分,社會能力為(83.16±1.19)分,活力為(68.45±2.29)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生理職能為(63.1±4.66)分,情感職能為(63.1±4.66)分,生理功能為(73.91±0.44)分,總體健康為(51.13±0.44)分,精神健康為(59.13±5.11)分,軀體疼痛為(71.35±5.19)分,社會能力為(72.80±2.43)分,活力為(55.24±1.57)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具有顯著差異。觀察組護理風險因素比對照組少,具有顯著差異。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為97.50%(78/8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為66.25%(53/8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具有顯著差異。討論:加大護理風險管理力度使血液透析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得以提升,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改善,降低了護理風險發生率,護理風險管理值得推廣。
【關鍵詞】 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風險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79-02
前言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治療腎臟疾病,此種方法適用于病情較重且其他治療方法無效的患者[1]。經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各項身體機能恢復差,最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因此,對于血液透析患者最關鍵的是預防護理風險,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質量得以提高,有助于增強患者的自信心[2]。
1 一般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0例的透析患者以及5名護理人員作為本次分析研究對象。5名護理人員的年齡在24歲至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4.1)歲。80例的透析患者中包括42例男患者,38例女患者,年齡在53歲至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5.8)歲,平均病程為(10.8±1.4)年。
1.2 研究方法
護理風險管理干預后的統計結果作為觀察組,護理風險管理未干預前的統計結果作為對照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①營造舒適的血透室環境:以患者的病情嚴重情況為依據,進而對患者進行處理。將透析相關知識宣傳冊發放給患者,從而使患者更了解透析的重要性,②制定機器操作程度,規范護士的操作技術,對設備定期維修以及養護,測試機器的靈敏度,使患者的透析效果得以提升。③提高和培養護士的專業水平:每月進行一次血液透析相關知識以及操作方面的培訓,組織透析相關知識以及技能考試,護士必須具備精湛的技能以及豐富的知識。④提高護士的溝通能力: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服務的理念,護士應將透析相關知識告知患者以及家屬,及時與患者溝通和交流,緩解其負面情緒。⑤設置護理風險小組:護理人員定期討論對于風險的認識以及管理措施的建議。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數據處理軟件對相關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用x±s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計數資料,通過t檢驗對研究中的數據進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
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理論知識不扎實1(20%)名,與患者缺乏溝通1(20%)名,專業技能低1(20%)名,風險意識薄弱2(40%)名。
2.2 比較80例患者生活質量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具有顯著差異。
2.3比較兩組的護理風險因素統計結果
觀察組護理風險因素比對照組少,具有顯著差異。
2.4 80例血液透析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為97.50%(78/8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為66.25%(53/8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風險管理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具有顯著差異。
3 討論
臨床上腎臟疾病的療效不理想,采取透析治療的患者逐漸增多,血透室與患者的透析效果息息相關。血液透析相關工作全部要護士操作完成,由于患病人數增多、護理工作強度增大、操作技術更新等,從而使護理風險增加,這些風險貫穿于整個透析過程[3]。
綜上,加大護理風險管理力度使血液透析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得以提升,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改善,降低了護理風險發生率,護理風險管理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春苑,馮婉娜,鐘宇芳,等.血透室護理風險管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3):69-70.
[2] 李鴻燕.血透室護理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8(17):86-88.
[3] 鄧風英,楊雪艷.血透室常見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風險管理對策[J].當代護士:??瓢?,2016,6(4):172-1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7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