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預見性護理在腦出血急性期應用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預見性護理模式在腦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的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的比較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的比較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模式可以顯著降低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常規護理;預見性護理;腦出血;急性期;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急性腦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疾病,主要是由非外傷性腦實質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具有發病急、病情兇險和致死率高的特點。在腦出血早期,病情變化快,可出現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多種并發癥,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還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因此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降低或預防患者的并發癥,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有重要作用[1]。本文選取我院急性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采用預見性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10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4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2例;年齡42-86歲,平均(65.23±2.32)歲;其中基底節區出血29例,丘腦出血12例,腦葉出血5例,小腦出血5例,腦干出血3例。觀察組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43-85歲,平均(65.47±2.20)歲;其中基底節區出血28例,丘腦出血11例,腦葉出血 6例,小腦出血6例,腦干出血3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常規觀察病情,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2.1 嚴密觀察病情 護理人員需要詳細掌握患者病情具體情況,并對血氧飽和度、呼吸等生命指標進行實時觀察與記錄,便于能夠分析病情的變化情況與做好準確評估工作;另外,還需要定時測量體溫,若體溫>38℃,可通過物理方式降溫,盡可能確保腦部正常功能等。
  1.2.2 心理預見性護理護理 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嚴重,變化快,患者也能夠意識到自己情況的嚴重程度,擔心的事情多,顧慮重重,所以很容易形成心理壓力,出現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而不良心理因素會嚴重影響疾病的恢復。所以,護士要主動與患者溝通,詢問患者有何擔心的事情,盡量幫助患者解決困難,鼓勵、開導患者,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情緒積極、健康,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1.2.3 呼吸道預見性護理 鼓勵患者自主性咳嗽,幫助其定期變換體溫,必要情況下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治療,每次吸入氨溴索15mg,每天進行3次治療;如果患者自主排痰困難,那么醫護人員每隔一個小時要協助其翻身,吸痰在無菌情況下進行,與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結合,采用抗生素對其治療,對肺部感染、墜積性肺炎進行有效預防[2]。
  1.2.4 再出血的預見性護理 保證引流管的通暢,并觀察引流情況,如果有鮮紅的血液流出,則表示有出血情況,因此要及時的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另外,在術后48h內,患者會出現一定的血壓波動,當其穩定后,可以將頭部抬高,有助于靜脈的回流,防止顱內出現淤血以及腦水腫,并且要穩定患者的情緒,避免情緒導致顱內壓升高。
  1.2.5 消化道預見性護理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其制定健康飲食方案,告知患者多攝入維生素、高熱量以及蛋白質食物,減少鈉鹽以及脂肪的攝入量;給予處于昏迷狀態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定期檢查患者的胃液狀況;對于能夠獨立飲食的患者而言,需要告知患者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2.6 泌尿系統預見性護理 在患者恢復期間,醫護人員需要指導患者獨自排尿,避免尿管感染現象的發生。在進行導尿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所有操作均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與此同時,密切關注尿袋的位置,其位置處于病床下10cm左右,目的是為了確保引流通暢。在此期間,如果需要搬運患者,首先要將尿管關閉,然后進行搬運,在搬運結束之后將尿管夾打開。
  1.2.7 皮膚預見性護理 保證患者床單被套干凈、干燥。定時給予患者皮膚進行清洗,保持患者皮膚干凈。同時,應定時對患者翻身、按摩,防止壓瘡發生。
  1.3 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與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①并發癥情況: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對比。②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評價分值>90分;滿意:評價分值>80至<90分;一般:評價分值>70到<79分;不滿意:評價分值<70分。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PS 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達,采用x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70%,與對照組的33.33%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13.04±0.78)d,與對照組的(19.65±1.86)d比較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30%,與對照組的87.04%比較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小結
  預見性護理是一種科學的新型護理模式,與常規護理相比,預見性護理的預見性更強[3],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與評估,評估出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與存在的隱患,然后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使治療效果得以提高,進而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使患者可以更早的出院,且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與此同時患者對預見性護理措施更加滿意,因此更加接受與配合,進一步提高了護理效果與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在腦出血急性期實施預見性護理,效果優異,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肖良華. 急性腦出血急診急救中預見性護理的應用分析[J]. 當代醫學,2018,24(17):168-169.
  李 敏. 對比常規護理與預見性護理模式在腦出血患者急性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35):98.
  滿榮妹. 預見性護理在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其護理滿意度影響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50):20-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4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