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職數學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以后將走入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創造教學條件,努力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親自去探索、發現,從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使他們學到一些社會上實用數學知識而且使他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數學教學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教法探究
與普高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因為數學基礎較差,學習側重點不同,有的對數學課甚至其他文化課都缺乏興趣。由于他們對所學的內容聽不明白,學不懂,碰到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積累多了因而就產生惡性循環,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這樣對我們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來說,責任重大,又是更大的挑戰,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就如何在中職學校做好數學教學工作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從目前的招生情況看,讀中職的學生一部分是成績比較落后的,數學科落后尤其明顯。所以他們會有意無意地厭惡與逃避數學,同時部分學生也因此恨己無能,帶有自卑心理,降低自我要求,缺乏進一步學好數學的勇氣和信心。所以中職數學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是個不容忽視的環節。老師可以先放低要求,從簡單著手,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設計數學問題的梯度和難度。在舉例題時,最好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變式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覺得“我也能行”。
二、 注重初中與中職數學教學的銜接
數學知識是前后連貫性很強的一個知識系統,任何一個知識的漏缺,都會給后繼課的學習帶來影響,因此,在教學中善于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以縮短初中與中職數學知識跨度的距離,順利進入中職數學園地。初中與中職數學教材內容有許多知識需要做好銜接工作,如:函數的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數與銳角的三角函數;線面,面面平行和垂直與平面幾何中的線線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幾何中的角;拋物線和二次函數等等,其中有的是中職數學的新內容,有的是初中的舊知識。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初中有關知識的復習,而且更應注意講清新舊知識的區別與聯系,適時滲透轉化和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使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識,為學習其它專業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充分利用教材中“想一想,讀一讀,試一試,看一看”的事例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些事例看似與本課教學內容無關,實際能夠迅速激發學生思維,教材中有許多新穎、生動、趣味的例題,有許多奇妙、趣味的敘述,教師都應形象、生動趣味的講解,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要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家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華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边@是對數學和生活精彩的描述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差生的學習情緒,差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教師還可以采用講一個數學智力題,或者數學游戲盡量讓全部學生都投入到教學上,然后再繼續講課,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同時教師還要認真學習、鉆研教育心理學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將數學教學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加強課外輔導,重啟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課外輔導是課
堂教學的補充,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通過作業批閱、課堂提問、學生提問等多種手段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給予不同的指點和幫助。針對學生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輔導方式,有的采取啟發式有的采取指導式,有的個別輔導,讓他們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基礎知識,如對差生出現基礎性的問題,應幫助其復習學過的舊知識,舉淺顯易懂的例子,使舊知識能夠自然向新知識過渡。對中上層學生出現一般問題,一般不予直接講解,而是多進行啟發,做到點到為止,盡量讓學生自己領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以后將走入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學。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素質,以掌握的數學知識為基礎,給予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介紹有效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會思考,善于思考,養成自學習慣,培養自學能力。因此,在課外輔導時,要多啟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加強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數學的抽象程度較高,計算較多,學習中要以堅韌的毅力克服困難,學生要正視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首先提高學生對挫折的認識。讓學生真正理解“在科學的道路上從來就沒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這句話的含義,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講正確的方法,并且要努力提示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選擇過程。當然意志品質的培養,還要因人而異,對意志弱、成績較差的學生應建立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多提供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對優等生則應使之看到不足,建立不斷攀登的恒心,從各方面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以后將走入社會,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創造教學條件,努力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親自去探索、發現,從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使他們學到一些社會上實用數學知識而且使他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數學教學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98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