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管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各級政府越發重視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特別是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我國未來國家發展的綜合實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在部分管理環節還存在一些欠缺,尤其是后續服務管理環節。本研究探索性的對上海市大學生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管理(以下簡稱后續服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政府、社會以及高校層面探討出后續服務管理改進措施,從而希望可以改善現有困境并提升大學生群體體質健康水平。
關鍵詞:上海市;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管理
一、上海市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各級政府部門、社會第三方組織以及高校部門在其中發揮了核心的作用。對于我國目前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管理運作過程,普遍存在著“重測試、輕后續”的管理偏差,忽視了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管理工作。
首先從政府層面,筆者認為政策缺乏制度保障是最主要的原因。首先很多高校沒有制定具體的后續服務管理制度、規章以及政策,部分雖然建立了相關制度,但是還不夠細致與專業;其次很多高校存在謊報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現狀,僅選擇性的上報較好的測試數據,而隱瞞了部分不好的測試數據;還有大部分學校并未充分宣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影響政策制度的反饋、改進以及制定活動。即使政策制度相對完善,但是執行力度也普遍缺乏:部門管理者存在認知偏差,不重視政策法規的執行實踐活動;另有相關政策執行過程缺乏監管,普遍存在形式主義,從而導致政策執行力嚴重下降;當然不能排除政策執行過程缺乏評價、獎勵以及糾正機制,從而導致政策目標與結果不一致。除此之外,管理模式比較單一:首先,政府在現行管理模式中缺乏具體的、實質性的政策監督與評價;其次,缺乏行之有效的評估體系,工作缺乏動力;再者,忽視了社會機制以及市場機制的準入,導致社會化力量沒有得到發揮;最后,學校承擔完全管理工作,而其他相關管理主體的管理職能未獲得充分體現。
相對于政府,學校與大學生的健康問題似乎聯系更為緊密。學校通常存在評價反饋不及時和指導干預流于形式的問題,大多數高校對于體質測試工作僅僅是完成成績測試并且上報成績數據,缺乏成績信息的反饋及針對性處方指導意見。目前大部分高校對體質健康干預工作不夠重視,已有的反饋與干預工作嚴重不到位,導致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管理流于形式,缺乏系統性的管理手段和方式。究其原因還是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低:缺乏對體質健康測試的介紹和宣傳,導致學生對測試內容、指標、結果均不清楚,很容易把體質測試工作視為一種額外的負擔,工作過程敷衍了事,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測試管理工作;再者,眾多高校未將測試結果與畢業、評優等活動進行掛鉤,導致學生測試態度不認真及對測試結果不關心。最后,學校對于不管是設備、教師資源、課程及其他相關輔助的投入均嚴重不足,直接影響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展開。
至于社會層面:①社會組織參與程度較低:通過調查當前上海高校社會化社團以及院系社團在后續服務管理的參與程度,發現71.8%的被調查者認為社會化社團參與程度不理想,56.8%的被調查者認為院系化社團參與程度不理想。整體來看目前社會社團組織在大學生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管理參與程度還處于較低的層次。②社會組織監督缺位:通過對非營利組織在大學生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管理監督程度統計,僅僅41.6%的被調查者認為監督程度理想。整體來看目前社會社團組織在大學生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監督管理活動還處于較低的層次。
二、上海市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管理優化措施
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本文擬提出如下建議措施:
?。?)促進公共政策制定:相關主管機關首先應對后續服務管理工作政策制定提供充足的經費、人員及物質支持;其次對后續服務管理工作政策制定存在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充分調研,為政策制定提供素材資料;最后應盡快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政策分析與制定,為后續服務管理提供充分的、針對性的制度支持。
?。?)強化政策執行力度:首先,政府主管單位應強化政策法規的約束力與強制性,避免被高校以及社會主體所忽視;其次,提高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程度;再者,提高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在畢業要求、評獎評優活動中的比重,通過硬性指標相掛鉤可以間接提升法律法規的效力;最后,增加硬性的監督標準、檢查程序以及考核機制,通過更為細致的監督機制強化相關政策法規的有效執行。
?。?)實現多樣化管理模式:首先廣泛動員政府、社會、高校、家庭各種力量,充分引入社會化機制,輔助高校單位完成后續服務管理工作;其次,打破現行單一的管理模式,避免把所有的管理職責都推卸給學校體育管理部門,完善相關評價體系與監督機制,明確各方管理主體的職責;最后,學校作為服務管理的核心主體,需要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建設,實現各方資源整合配置,實現多方位的治理機制。
?。?)培養專業化管理人才:首先,提高相關主體的道德標準,道德水平直接決定了相關管理主體對待后續服務管理的敬業心、責任心以及公平心。其次,提高相關主體的專業化程度,進行專業化知識培訓及法律法規學習,并為成績達標的管理人員提供專業化證書,實現專業化持證上崗制度;最后,提高相關主體的工作主觀能動性,加強相關管理成員的道德自律能力。
學校在加強對弱勢群體體質健康的管理和干預的同時也要注重調整公共體育課程服務方向,增加教師課堂干預:首先是要加強弱勢群體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組織該部分學生參加體質健康講座。其次,強化特殊體質鍛煉跟蹤服務,可為其設立特色體質訓練,保持每周最少開展2-3次的頻率。另外,根據不同弱勢群體的現狀,制定運動處方也十分有效。高??梢赃x拔體質測試優秀者與體育社團成員構建志愿者社團,通過社團服務提升弱勢大學生群體的體質水平。調整公共體育課程服務方向:一方面,高校體育課程需要轉變傳統技能教學的單一教學模式,提高人們對體育課程的認識。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師應當充分發揮體質健康引導的主觀能動性,在體育課程中不僅注重課程質量,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參與體質訓練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質鍛煉習慣。此外還要對處于體質健康弱勢大學生群體進行引導與指導,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進而提升這部分群體的體質健康水平。增強體質測試相關激勵措施:既可以利用政府進行典型案例宣傳與評比,建立相應的獎勵與懲罰措施,也應當對體質健康的重要性進行充分宣傳與講解,此外還應將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與畢業條件、評優活動以及評獎活動相關聯,提升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重要地位。
社會層面優化措施相對多樣:在提高社會組織的參與程度方面:“軟措施”對于正處于社會轉型以及政治改革時期的中國體育教育而言,社會組織可以承擔政府組織釋放出來的部分職能,成為彌補“政府失靈”以及“市場失靈”的重要管理載體。“硬措施”是強化社會組織的外部監督:現階段需要把社會組織以及市場機制更多的引入到體質測試后續服務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積極的將家庭家長引入到監督工作中;另一方面可以將第三方的社會組織引入到監督工作中,改變以前執行者同時又是評價者的不合理現狀,以保證體質測試工作的真實性、客觀性以及公正性。
文章對后續服務管理現狀進行實證研究,發現現有管理現狀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在政府層面,存在政策缺乏制度保障、政策執行力度不足、管理模式比較單一等問題;其次,在學校層面,存在評價反饋不及時、指導干預流于形式、認識不足和重視程度低以及激勵措施缺位等問題;最后,在社會層面,存在社會組織參與程度較低和社會組織監督缺位問題。
針對后續服務管理存在的各種問題,本研究同樣從政府層面、學校層面和社會層面對應的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首先是政府層面,政府主管機構應促進公共政策制定、強化政策執行力度、實現多樣化管理模式以及培養專業化管理人才;其次,在學校層面,加強對弱勢群體體質健康的管理和干預、調整公共體育課程服務的方向,增加教師課堂干預、增強體質測試相關激勵措施以及開發便捷高效的網絡服務平臺;最后是社會層面,提高社會組織的參與程度以及強化社會組織的外部監督。
參考文獻:
[1]陸秀云.上海市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管理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2]田甜,古博文.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模式[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9):1285-1287.
[3]付鵬,袁鋒.簡析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J].運動,2017(2):79-80.
[4]沈洋.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研究與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8, 8(18):198-1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