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戲中有戲——《我就是演員》的收視魅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如今真人秀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時期,《我就是演員》憑著節目內容的創新以及節目形式的新穎從而被國外公司購買版權,成功成為原創性真人秀的代表,而節目能收獲如此成果的關鍵則是在于對戲中戲結構的運用和強化。文章通過深入分析節目中戲中戲結構的運用,從而展現該節目獨特的收視魅力并對其他真人秀的創作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 《我就是演員》;戲中戲結構;收視魅力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6-0062-02
  繼競技綜藝、歌舞競賽類綜藝、文化推廣類綜藝、體驗式”慢”綜藝之后,專業性強的”試金”式節目的逐步涌現成為中國原創綜藝又一劑強心針。
  1 戲中戲作為真人秀節目的基本敘事結構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創新,我國綜藝發生了巨大變革,真人秀成為了主導觀眾視覺消費習慣的“中流砥柱”。無論是一如既往火爆的《奔跑吧兄弟》《我就是歌手》等老牌綜藝,還是近段時間興起的《幻樂之城》等具有新時代觀眾審美的新型節目,它們都隸屬于真人秀節目類型,并且其中都包含了“戲中戲”結構特點的運用。
  “戲中戲”,顧名思義即戲中有戲。它最初起源于戲劇,作為一種戲劇中常用的手法而存在,后來逐漸滲透進影視綜藝作品。在影視作品中的“戲中戲”指的是電影或電視中的套用了一定故事情節的戲劇或電影片段,而在綜藝中的“戲中戲”就是指臺前與臺后的區別。正是由于運用臺前臺后兩種角度拍攝的結構,真人秀才能展示出嘉賓在綜藝中完整情況,才能體現出其核心真實無劇本拍攝,才能增強觀眾代入感和參與感。眾所周知真人秀的特點就在于“真”,它將人們心中好奇的東西真實的展現出來,而戲中戲作為真人秀的基本敘事結構便是最能表現真實性的方式。就比如節目《歌手》通過運用兩種角度的鏡頭結合播放展現了臺前臺后每位歌手在不同環境中的狀態,將歌手在后臺等待的緊張感以及在彩排中的奮發努力的熱血完整的展示出來,從而生動形象的塑造每個嘉賓的完整體,讓觀眾在全面了解嘉賓形象的同時更能被節目氛圍所感染。隨著這些幕后鏡頭存在于真人秀中的比例逐漸增加,無論是彩排練習鏡頭還是后臺嘉賓之間的商議討論鏡頭或者候場時緊張準備的鏡頭,這更體現了戲中戲結構在真人秀中作為基本所運用的必然性以及對其強化創新使用的重要性。
  2 戲中戲結構在《我就是演員》中的強化
  《我就是演員》這檔節目是浙江衛視推出并由騰訊視頻獨家播出以演技為考核內容的競演類節目,一經播出它就獲得廣泛的關注,從開播到結束其收視率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甚至有時候會竄上我國綜藝節目的榜眼,可謂是現象級節目的代表。
  除此之外這檔綜藝最大的特點便是對戲中戲結構深刻的運用,從節目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這檔節目的主題是圍繞著演員的演技來展開的。每一期節目會邀請三組演員進行演技比拼,并由導師觀眾以及專業人士投票來決定晉級人選,最后從小組賽到導師賽經過幾輪不同的賽制角逐冠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節目的重點在于演技比拼,而為了完整的展現每一個演員的表演,節目采取了臺前幕后鏡頭交叉使用的戲中戲結構。首先每組演員在上臺表演前會介紹背景,緊接著是他們在后臺接到劇本交流討論彩排的幕后場景,最后才是正式的舞臺表演,這樣一系列的流程正是體現了戲中有戲這一特點。戲里就相當于在舞臺上的正式表演,所有嘉賓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臺詞,他們在舞臺上展現了自己最好的演技。而戲外則是在舞臺下的排練,他們作為演員的本職角色在為呈現戲里的角色而去努力,他們根據表演老師的指導的修改完善自己為最后的舞臺作努力。這時候的他們始終專注于演戲這一點,無論是光鮮亮麗的臺上還是觀眾所看不到的幕后他們都在為演戲而演戲,為藝術而藝術,這樣的鏡頭呈現才能使得觀眾全方面的了解了演員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我就是演員》中的一個環節更是對戲中戲結構的強化創新,那就是晉級演員與導師切磋環節。這個環節先是由飛行導演選擇晉級演員和導師合作拍攝短片,接著在臺上展現成片并由現場的觀眾投票選出導師還是晉級演員勝利。在這個環節中節目運用了大量短片的幕后拍攝鏡頭來為成片展示做鋪墊,這些鏡頭讓觀眾直觀感受到了一部好的作品不僅需要導演的現場調度能力也需要演員在拍攝過程中不斷完善的演技和配合,更使其看到了演員辛苦付出的一面。演員們不僅在拍戲時需要在短時間內記憶所有劇本臺詞,一次又一次不斷的NG重來,更需要根據導演的建議達到最好的狀態呈現角色。這樣的生活才是演員的日常,這樣的戲中戲結構運用才能展現演員臺前幕后的狀態,才能讓觀眾感受到演員不僅是局限在光鮮的戲中更包含了幕后的辛勞,才能呈現一個完整的演員形象。
  3 戲中戲結構成為《我就是演員》收視魅力的突出原因
  在如今這樣一個熱度綜藝多為引進他國的時期,一檔原創節目的出現本身就能獲得不少關注,但直至播出結束節目的收視率也一直保持良好的成績,這就值得探究了。到底《我就是演員》的收視魅力在于何處?在我看來首先主題的新穎就吸引了不少關注,節目以演員為主體演技比拼為主題開創先例,而使主題表達完整的關鍵便是對節目內容的把控和節目形式的安排。節目形式又運用了戲中戲結構通過臺前與臺后的區別從兩個角度詮釋了演員在不同環境下的行為,這樣的結構讓觀眾真實的看到了演員臺前幕后的工作狀態,從而突出演員主體。
  其次能完整的看到影視中演員是如何去呈現戲中角色也是觀眾對節目產生吸引的突出原因,而戲中戲結構的運用更是展現整個過程的關鍵。戲里就代表著演員在光鮮亮麗的舞臺上的表演,他們運用自身的演技詮釋了戲中角色的魅力,通過對戲讓觀眾直面感受到了每位演員專業的水準。戲外則代表著舞臺之下的演員,他們在拿到劇本的那一刻起是怎樣來調整狀態的,讓觀眾看到了演員是通過不斷的對戲練習以及根據老師提點不斷的改善才能塑造戲中出彩的角色。
  最后這檔節目最大的亮點環節在于展示每一期的飛行導演攜手導師和晉級演員所拍攝的短片以及幕后的故事,基本上每一期的成片都會引發網友的熱議并且常常出現在微博熱榜。就比如陸川導演所執導拍攝的《女兒》,這部短片讓眾多網友直觀地感受到了實力派演員令人折服的演技,而觀眾在看到這么優秀的短片時肯定會對幕后的拍攝感到好奇。因此節目組通過戲中戲的結構使得《女兒》臺前幕后的故事簡潔明了的展現在節目中,這樣不僅滿足了觀眾的好奇也真實的再現了一部好片背后演員的努力和付出。在如今這樣一個注重流量和粉絲經濟的時代,影視劇中許多角色的演繹實在是令人尷尬的存在,因此觀眾會產生對實力演員的關注和支持從而關注節目。而在節目中觀眾可以看到能被大眾認可的實力演員是怎樣的形象,他們是會在臺前臺后都為能夠完美的呈現自己戲中的角色而去努力的一種角色,他們是擁有專業水準真正值得觀眾欣賞的角色。比如韓雪,她在接到劇本開始就與對方演員處在一種雙方互相幫助的狀態,她會為了更好的詮釋整場戲互相商量著對方角色該有怎樣的肢體行為和情感,更是會為了整場戲的完整來幫忙鋪墊而不只是突出自己。這樣的實力演員無論是在臺前還是臺后都是在為演戲作出奉獻的,節目正是通過這樣的戲中戲結構才能讓觀眾看到實力演員幕后的魅力,才能讓觀眾真實的感受到全方位的演員生活,才能更具收視吸引力。
  4 對其他真人秀節目創作的啟示
  《我就是演員》作為首檔被國外引進的綜藝節目,其主題的原創性以及節目形式的創新戲是值得每檔節目去探究的,尤其是在當今這樣一個綜藝大多體現引進文化的時期,真人秀節目更應該注重于創新。其次節目無論是播出前的宣傳還是播出后在網絡平臺的播放都與網絡有緊密的聯系,更與時俱進的結合了微博熱搜文化和彈幕文化,從而與年輕人的生活接軌擴大了收視觀眾的范圍。因此在如今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真人秀節目應該與網絡取得緊密聯系與網友產生交流感,從而利用網絡爆點炒熱節目更加貼近年輕人的審美。
  《我就是演員》收視魅力之大的主要原因正是來源于對戲中戲結構的運用和強化,這樣利用臺前臺后相對比使得當時現場的情況都能被完整的展現,符合了真人秀用紀實的手法反映矛盾的特征。因此真人秀在塑造嘉賓和表達節目內容時要善于運用和強化戲中戲結構,通過兩種不同角度的對比讓觀眾直觀看到每一個嘉賓臺前幕后的真實狀態,使得觀眾對嘉賓的行為能產生認同感,從而增強真人秀毫無劇本真實發展的氛圍讓觀眾能夠被代入節目。
  參考文獻
  [1]張瑜瓏.綜藝節目的發展及創新路徑研究——以《我就是演員》為例[J].傳媒論壇,2018,1(18):166,168.
  [2]胡健生.“戲中戲”在戲劇藝術中的運用[J].民族藝術研究,2000(2):43-52.
  [3]周冬梅,葉心怡,俞冰.浙江衛視標桿綜藝打造路徑的研究與解析——以《奔跑吧》《我就是演員》為例[J].視聽縱橫,2019(1):81-85.
  [4]趙天晴.《我就是演員》的傳播學解讀[J].新媒體研究,2018,4(20):160-1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39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