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GC-MS測定四照花花朵揮發性化學成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花朵中的揮發性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從四照花的花朵中共鑒定出41種揮發性化學成分,包括烯類、酯類、醇類,還有少量酸、雜環類和烷類物質,其中主要成分為4-甲基庚烷等15種,占總相對含量的86.83%。單萜類化合物是各類精油的主要成分,研究結果為該品種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GC-MS;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揮發性化學成分
  中圖分類號:O65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9-010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9.02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flowers of four flow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op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1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including enes, esters, alcohols, and a small amount of acids, heterocyclic and alkan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flowers of the four flowers.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15 species, such as 4-methylheptane, accounting for 86.83% of the total relative content. Monoterpenoid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various essential oils, and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processing of this variety.
  Key words: GC-MS; 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又名山荔枝、青皮樹、雞素果、羊婆奶、涼子、石棗子,山茱萸科四照花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1]。因花序外有2對黃白色花瓣狀大形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2];果熟紅色或紫紅色,狀如草莓或荔枝,而得名山荔枝?;ㄆ?-6月,果期9-10月。四照花樹形圓整,呈傘形,葉片光亮,入秋變紅,且留樹上時間近1個月,花瓣狀苞片大而潔白覆蓋滿樹。成熟果實紫紅色,鮮艷。葉片嫩時紅色,夏季綠色,秋天變為褐色??捎^花、觀葉、觀果,是一種很好的園林綠化樹種和庭院觀賞樹種[3]。四照花各部分皆可藥用,果實入藥有暖胃通經活血的作用。枝、根、葉含有菲醇-3-半乳糖苷和櫟皮酮-3-半乳糖苷等物質,鮮葉敷傷口可消腫;根及種子煎水服用可補血,治婦女月經不調和腹痛。
  試驗對四照花的花朵以水蒸氣蒸餾法加醋酸乙酯提取,采用氣相質譜聯用GC-MS方法鑒定揮發性化學成分,歸一化法測定各成分相對含量,為進一步綜合利用四照花植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試驗于2018年6月10日在昆明學院校園內采集四照花盛開的鮮花,在當地正處于盛花期,采集時間為上午,陰天。采集當天進行試驗。
  1.2  儀器
  美國安捷倫7890A/5975C GC/MS,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用儀;PDMS-DVB固相微萃取儀;65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頭,美國Supelco公司;HP-5MS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 m×250 μm×0.25 μm)。
  1.3  方法
  1.3.1  色譜(GC)條件  色譜柱Agilent 19091S-433 UI,30 m×250 μm×0.25 μm,流量1.0 mL/min;柱箱升溫程序:初溫40 ℃,保持3 min;以4 ℃/min升至160 ℃,保持3 min;以6 ℃/min升至280 ℃,保持10 min;進樣口溫度250 ℃;進樣量1 μL;載氣He(99.99%);不分流進樣;MSD傳輸線溫度250 ℃。
  1.3.2  質譜(MS)條件  EI源電壓70 eV;離子源溫度230 ℃;MS四極桿溫度150 ℃;質量掃描范圍 50~550 amu;溶劑延遲3 min。
  1.3.3  樣品處理  稱取4 g粉碎后的樣品置于20 mL的頂空瓶中(該頂空瓶需配有聚四氟乙烯膠墊),在70 ℃恒溫條件下預熱30 min。將帶有100 μm PDMS固相微萃取頭在250 ℃條件下活化35 min后插入密封頂空瓶中,頂空吸附30 min,隨后在GC-MS進樣口250 ℃解吸5 min,按相應條件,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四照花花朵中揮發性主要化學成分分析   按GC-MS條件對揮發物進行分析,得到四照花花朵中揮發性化學成分的總離子流見圖1。經質譜數據庫檢索,并結合有關文獻從基峰、相對豐度等方面進行比較,鑒定出四照花花朵中共41個成分,按峰面積歸一化法確定出各組分的相對含量(表1)。將GC-MS所測成分的質譜圖與計算機質譜數據庫檢索結果進行比較,匹配度都在80%以上,有較高的可信度[4-8]。以上的化合物對各色譜峰面的歸屬加以確認,從而鑒定出四照花花朵揮發性化學成分主要為芳香環、酚、醇和酯類等化合物(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四照花花朵中共鑒定出41種揮發性化學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為4-甲基庚烷、紫丁香醇、2-環丁-1-1-2-羥基、4-羥基丁酸乙酰酯、N-甲基-1,3-丙二胺、2-羥基-丁酸酮、1-辛烯-3-醇、葉綠醇、氟草煙1-甲基庚基酯、十二甲基環六硅氧烷、棕櫚酸甲酯、乙酮,1-(3-乙基-2-氧氰酰)-、亞麻酸甲酯、2,3-二氫苯并呋喃、8-七烯,其相對含量分別為13.22%、11.98%、10.27%、9.25%、6.84%、6.46%、4.78%、4.23%、4.12%、3.66%、3.31%、2.41%、2.27%、2.04%、1.99%,共占總相對含量的86.83%。
  2.2  主要揮發性化學物質的作用
  試驗從四照花花朵中分離鑒定出41種揮發性化學成分。其中十甲基環五硅氧烷、環己硅氧烷、紫丁香醇、8-七烯、棕櫚酸甲酯、亞麻酸甲酯、葉綠醇對眼睛和咽喉有刺激作用,特別是十甲基環五硅氧烷?;瘖y品中常見的兩個成分D4(八甲基環四硅氧烷)和D5(十甲基環五硅氧烷)是有毒物質。D4和D5這兩種硅氧烷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一樣,在動物體內難以降解且具有積聚特性。相關研究發現,這兩種化學物質對動物的繁殖能力造成損害,如發生子宮腫瘤[9-15]。4-甲基庚烷的毒性似正辛烷,屬低毒類,有麻醉作用;對眼睛、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急性吸入后可引起心跳驟停、呼吸麻痹、窒息而迅速死亡。
  3  結論
  研究通過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測定了四照花花朵的主要揮發性成分,鑒定出41種揮發性物質,包括烯類、酯類、醇類,還有少量酸、雜環類和烷類物質,這些成分共同構成了四照花的濃郁香氣[16-19],其揮發成分主要為單萜類化合物。其主要含量物質都具有特征性氣味,在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單萜類化合物多為有特殊氣味的揮發性油狀液體,廣泛存在于植物體內,是構成某些香精、樹脂、色素的主要成分。四照花花朵內含有的主要化學成分十甲基環五硅氧烷、環己硅氧烷、紫丁香醇、8-七烯、棕櫚酸甲酯、亞麻酸甲酯、葉綠醇多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花朵不宜藥用,為四照花的進一步開發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對開發利用這一植物資源具有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 第29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17.
  [2] 方文培.四照花屬的研究[J].植物分類學報,1988(2):89-120.
  [3] XIANG Q Y,BOUFFORD D C.Flora of China:14[M].Beijing:Science press,2005.206-221.
  [4] 楊春華,王  港,侯  娜,等.貴州野生四照花屬植物資源及利用價值研究[J].種子,2013,32(2):61-62,66.
  [5] 洑香香,徐  杰,劉國華.觀賞型四照花種質資源及其開發利用[J].林業科技開發,2015,29(3):1-6.
  [6] 杜廣釗,白  冰,李  慧,等.廣玉蘭葉精油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7):1707-1708.
  [7] 石  磊,王金梅,康文藝.HS-SPME-GC-MS分析2種木蘭屬植物的揮發性成分[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2):1429-1433.
  [8] 吳芳華.固相萃取新技術研究進展[J].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2012,18(2):114-120.
  [9] 王  賢,唐曉偉,周  滌,等.固相微萃取氣質聯用測定百合(Lilium spp.)揮發性成分[J].現代儀器,2011,17(5):47-49.
  [10] 代  毅,須海榮.采用SPME-GC/MS聯用技術對龍井茶香氣成分的測定分析[J].茶葉,2008,34(2):85-88.
  [11] 白沙沙.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法在幾種有機污染物分析中的應用[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3.
  [12] 畢淑峰,程雪翔,陳靜雯,等.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黃山野菊花的揮發性成分[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2):88-92.
  [13] 夏新中,肖  靜,夏庭君.湖北五峰野菊花揮發性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1):132-137.
  [14] 連建偉,夏建陵,黃  坤,等.β-月桂烯在有機反應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1,30(8):1826-1831.
  [15] 李  凝.α-蒎烯化學性質的應用[J].廣西化工,2000,29(1):36-38,48.
  [16] 廖圣良.新型(-)-β-蒎烯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和構效關系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6.
  [17] 謝志軍,厚毅清,王  煒,等.萜類化合物的化感功能及其開發應用前景[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4):233-237.
  [18] 谷文祥,段舜山,駱世明.萜類化合物的生態特性及其對植物的化感作用[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98,19(4):5.
  [19] 龐雪威,王積武,吳志蓮,等.植物性食品原料中單萜類化合物形成機理及生物活性綜述[J].中國釀造,2016,35(6):24-29.
  收稿日期:2019-01-31
  作者簡介:白艷榮(1972-),男,云南武定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園林植物生產及教學工作,(電話)13354638968(電子信箱)965318577@qq.com;通信作者,余  磊,男,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研究及教學工作,(電子信箱)376914788@qq.com。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2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