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蘇豪×鐘曄蠶種試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蠶桑產業在元陽縣被列為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示范產業,選擇適合當地的蠶品種是保證蠶繭優質高產的重要前提。為了探索適合元陽的蠶品種,筆者于2018年春蠶期和夏蠶期引進多絲量蠶品種蘇豪×鐘曄在農村試養。結果表明,與當地現行品種菁松×皓月相比,5齡經過和全齡經過基本一致。飼養成績上差異不顯著,但各項指標均稍高于對照組,特別是萬蠶收繭量春蠶期和夏蠶期分別高出5.45%和7.06%,存在顯著差異,夏蠶期更是顯著大于菁松×皓月。說明蘇豪×鐘曄蠶種產量更高,有更好的經濟效益,在元陽縣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蠶桑產業;蠶品種;蘇豪×鐘曄;試養;云南元陽
中圖分類號 S8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196-01
云南省元陽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氣候、日照、雨量和地理條件造就了其獨特的農業氣候。蠶桑產業在元陽縣被列為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示范產業,對促進當地貧困農戶創收和脫貧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元陽縣蠶區的地理位置特殊,農業氣候獨特[1-2],對養蠶的技術性要求較高[3],選擇符合當地蠶業生產條件的蠶品種是保證蠶繭優質高產的重要前提。選擇適合的蠶品種及其質量直接影響到蠶繭的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進而影響當地蠶桑產業的穩定與發展[4]。菁松×皓月、云7×云8等高產、多絲量、優質蠶品種在元陽縣推廣,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長時間飼養,退化在所難免。 為應對品種不斷退化,蠶桑經濟效益不斷下降,筆者引進多絲量蠶品種蘇豪×鐘曄在農村試養,調查研究各項指標,以探索尋求適合當地的家蠶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蠶品種:蘇豪×鐘曄,由江蘇省蘇豪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菁松×皓月,由云南美譽蠶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供試的2個蠶品種均在當地小蠶共育室進行共育直至3齡,之后選擇飼養水平在元陽縣大坪鄉處于中等偏上的3家農戶,每戶飼養蘇豪×鐘曄、菁松×皓月各1張。每個品種飼養至4 齡時數蠶分小區,每小區400 頭,設置3個重復,飼養過程中記錄每小區病死蠶頭數。各小區分別上蔟,采繭后調查蔟中病死蠶頭數、產繭量、全繭量、繭層量等,計算每小區繭層率、蟲蛹率和萬蠶收繭量等。全齡飼養經過按照當地飼育標準進行。
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繭層率、蟲蛹率及萬蠶收繭量等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2個家蠶品種的飼養成績
從表1可以看出,蘇豪×鐘曄和菁松×皓月春蠶期的5 齡經過均超過7 d,全齡經過均超過25 d,2個品種的5 齡經過和全齡經過基本一致。2個品種的全繭量和繭層量差異不大,蘇豪×鐘曄的全繭量和繭層量比菁松×皓月的稍高,增幅分別為4.41%和4.65%。2個品種的繭層率都超過21.13%,蘇豪×鐘曄的比菁松×皓月高0.36個百分點。蘇豪×鐘曄的蟲蛹率比菁松×皓月的高4個百分點、萬蠶收繭量和萬蠶繭層量均比菁松×皓月的稍高,增幅分別是5.45%和7.33%。
從表2可以看出,蘇豪×鐘曄和菁松×皓月夏蠶期的5 齡經過均超過7 d,全齡經過均超過24 d,2個品種的5 齡經過和全齡經過基本一致。蘇豪×鐘曄的全繭量和繭層量比菁松×皓月的高,增幅分別為8.72%和6.98%。2個品種的繭層率都超過21.95%,蘇豪×鐘曄的比菁松×皓月低0.57個百分點。2個品種的蟲蛹率差異不大,蘇豪×鐘曄的蟲蛹率比菁松×皓月的高0.87個百分點。蘇豪×鐘曄的萬蠶收繭量和萬蠶繭層量均比菁松×皓月的稍高,增幅分別是7.06%和4.32%。
2.2 2個家蠶品種飼養成績的方差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蘇豪×鐘曄和菁松×皓月春蠶期的繭層率方差分析的P值為0.175,大于0.05,說明2個家蠶品種的春蠶期繭層率差異不顯著。夏蠶期的繭層率方差分析的P值為0.107,大于0.05,說明2個家蠶品種夏蠶期的繭層率差異不顯著。
從表4可以看出,蘇豪×鐘曄和菁松×皓月春蠶期的蟲蛹率方差分析的P值為0.143,大于0.05,說明2個家蠶品種的春蠶期蟲蛹率差異不顯著。夏蠶期的蟲蛹率方差分析的P值為0.525,大于0.05,說明2個家蠶品種夏蠶期的蟲蛹率差異不顯著。
從表5可以看出,蘇豪×鐘曄和菁松×皓月春蠶期的萬蠶收繭量方差分析的P 值為0.049,小于0.05,說明2個家蠶品種的春蠶期萬蠶收繭量差異顯著,即蘇豪×鐘曄春期的萬蠶收繭量顯著大于菁松×皓月。夏蠶期的萬蠶收繭量方差分析的P值為0.004,小于0.01,說明2個家蠶品種夏蠶期的萬蠶收繭量差異極顯著,即蘇豪×鐘曄夏期的萬蠶收繭量極顯著大于菁松×皓月。
3 結論與討論
2個家蠶品種春蠶期和夏蠶期在飼養成績上差異不顯著,蘇豪×鐘曄春蠶期的各項指標均稍高于菁松×皓月,夏蠶期除了繭層率低0.57個百分點(方差分析差異不顯著)外,其他各指標也均稍高于菁松×皓月,說明蘇豪×鐘曄適應元陽縣的氣候條件。特別是萬蠶收繭量春蠶期和夏蠶期分別高出5.45%和7.06%,存在顯著差異,夏蠶期更是季顯著大于菁松×皓月,說明其產量高,比菁松×皓月有更好的經濟效益,在元陽具有推廣價值。但夏蠶期繭層率偏低,春蠶期和夏蠶期都未表現出多絲的優勢,適合當地該品種的飼養、蠶病防治等技術還要進一步研究[5-7]。蘇豪×鐘曄在秋蠶期、晚秋蠶期的飼養是否能取得良好成績有待于進一步試驗。
4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元陽縣志編纂委員會.元陽縣志[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94-127.
[2] 馬牛壤,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制約因素及對策建議[J].廣東科技,2014(6):120-121.
[3] 金鳳銀.談談養好蠶的幾點技術措施[J].蠶桑通報,2008,39(3):53-54.
[4] 李建琴,顧國達,封槐松.我國蠶種生產與經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蠶業科學,2011,37(2):285-291.
[5] 霍金兵.新品種蘇豪、鐘曄的繁育體會[J].廣東蠶業,2018,52(11):1-2.
[6] 楊建設,丁志偉,黃振濤.云南高山區栽桑養蠶關鍵技術措施[J].中國蠶業,2013,34(4):71-72.
[7] 王永生,范永慧.云南元陽縣栽桑養蠶技術探討[J].四川蠶業,2017(1):33-35.
作者簡介 羅正宏(1971-),男,云南蒙自人,實驗師,從事蠶業推廣相關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2-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928.htm